前言:
张同学是某校2020级学生。该同学在新生入学心理测试中就体现出心理异常问题,且患有长期失眠症状,曾有过服用安眠药的情况,常常在凌晨2点多钟才能够勉强入睡,甚至有时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也睡不着,这就导致他经常不能够准时上课,已经出现了连续旷课20学时的情况。除此之外,该生对本专业的学习也没有兴趣,认为来读书只是混时间、混文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加上每天睡不着,于是每天都在寝室熬夜打游戏,和室友产生了生活作息规律上的不和,随后出现了晚归、不假离校的情况。几种情况叠加导致该生经常在上课期间逃课在寝室补觉,经过多次与家长的联系,辅导员得知张同学在家也经常性失眠,并且不爱跟父母沟通。针对张同学的问题,辅导员需要对其开展帮扶工作。
辅导员及时寻找问题关键点
(一)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张同学存在心理异常和长期失眠症状,这是需要优先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张同学在家也存在失眠问题,且与父母沟通存在障碍,这可能意味着他的问题可能也与家庭因素有关;第三,张同学可能因为心理问题和沉迷游戏而和室友不和,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心理问题。
(二)学习动机缺失
第一,由于失眠和打游戏等行为,张同学的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他无法准时上课,甚至需要逃课补充睡眠;第二,张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读书只是为了混时间、混文凭,这影响了他正常的学习生活;第三,由于心理和作息问题,张同学的学业表现可能受到影响,包括逃课、找人替课等行为。
帮扶过程中辅导员积极寻找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一)解决思路
在帮扶过程中,首先辅导员要与张同学建立信任关系,让他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其次,为张同学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包括心理治疗、学业辅导、生活习惯改善等。再次,要多学科协作。与心理健康专家、科任老师、家长等合作,形成完整帮扶团队。最后,持续关注张同学的进展,调整帮扶方案以适应他的变化。
(二)实施办法
1.要引导张同学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与治疗
辅导员开展谈话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经常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该同学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谈话和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竭尽全力的为该生缓解心理压力。在张同学出现严重心理异常问题时安排了专业心理评估,请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例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专业心理治疗方法,并制定紧急情况应对预案,以便在张同学出现严重心理危机时迅速采取行动。辅导员定期跟进张同学的进展,包括心理状况、学习表现、生活习惯等,并向学校相关部门和家长提供反馈,评估帮扶效果。
2.帮助张同学作息规律化,提升社交技能
协助张同学制定并遵守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教育张同学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限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打游戏、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同时安排学生干部对张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监督张同学的作息执行情况,帮助张同学提高学习效率。探索张同学的兴趣爱好,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张同学多参与校园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班集体活动中,例如班会、团组织生活等,让该生多在班级同学面前多发言、多表现自己,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感受到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班级同学对他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让更多的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影响、带动和督促该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与学习习惯。
3.辅导员要获得家庭沟通与支持
在发现情况后,辅导员立即与该同学的家长进行多次的沟通,向家长提出了一些失眠就医建议。针对张同学与父母沟通的问题,辅导员开展了三方座谈,进行敞开心扉的谈话。后期也与家长定期沟通,寻求家庭支持与帮助,让他们多了解张同学的情况,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心理状况,鼓励家长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引导家长参与张同学的治疗过程,让家长从家庭方面对学生进行内在的本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最终,在辅导员的鼓励和帮助下,该生逐渐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开始定期来办公室与辅导员主动沟通近期的生活、学习状态,并持续实施辅导员定制的个性化帮扶方案。一段时间后,张同学开始了改变,从最开始需要班干部天天提醒按时睡觉、按时上课到后来自觉的早睡早起,减少打游戏的时间,并且在班上交到了很多朋友,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去年张同学顺利拿到了毕业证,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国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实现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案例具备典型性,推广价值高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尽早”
一是学校要进行早期识别与干预,开展入学心理健康筛查程序,以便及早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可以防止问题恶化,减少对学生学业和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要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相关的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学习如何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知识,包括常见症状、可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与学生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三是鼓励学生之间的正面互动和支持。利用校园广播、海报、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减少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强化同伴教育,形成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小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个性”
一是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潜在问题,根据评估结果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心理健康干预计划。例如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包括适量运动、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等。二是加深家校联动,家庭与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合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家庭氛围对学生的个性养成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护亲密的家庭和友谊关系,与学生家长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性特点,共同来制定支持计划。三是不断深化多学科协作模式,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协作,采用多种方法和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偏好。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
一是辅导员应根据不同学生制定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定期跟进问题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进度、心理状况、作息规律等,详细记录帮扶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进展,定期向学校相关部门和学生家长提供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帮扶策略。二是即使学生的情况有所好转,辅导员也需要持续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进展,防止问题复发,并通过各种渠道持续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三是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学习,不断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日常工作中实施。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受到重视,及时干预治疗
本案例中体现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张同学的情况凸显了早期识别、专业干预、家庭支持、个性化辅导以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辅导员和学校的支持系统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学习态度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学生心理健康和教育管理中,持续的关注、定期的评估和适时的反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建立有效的记录和沟通机制,可以确保帮扶措施的透明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后续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同时提高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生观。
(文/李嘉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