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购买开发工具有什么好处?
可以使工作的组织管理比较规范,信息的管理与检索比较方便,部分地做到信息与知识的重用和共享。过程化程序设计语言:指需要由编写程序的人一步一步地安排程序的执行过程的语言。
非过程化程序设计语言:也称第四代语言,即只给机器下达做什么,由机器自动安排执行的顺序。
可视化编程:就是编程工作的可视化,即在编程过程中随时可以看到结果,程序的调整与后果的调整同步进行。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个阶段,软件设计者需要从用户的初始要求出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抽象出应用领域中实际信息需求,设计出在计算机系统内外的、合理的信息流程,并规定出软件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要求,写出软件功能说明书。
软件结构设计:把软件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指定每个模块的功能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ASE工具: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其基本思想是应用计算机自身处理信息的巨大能力,帮助人们开发复杂的软件或应用系统。
软件工作环境:是集成化的软件开发工具,就是面对软件开发全过程的工具。
软件工程:将工程思想引入软件开发,使软件生产从程序员的个人劳动提高成为有组织、可控制的工程。
水波效应:修改程序带来的连带影响。
结构化程序设计:按自上向下逐步分解的方法划分模块,确保模块符合结构良好的要求。
对象:是含数据及对数据操作的方法的模块。是静态属性和有关操作的整体。
即插即用的程序设计:一部分人专门生产软件组件,而另一部分人则构造整个软件的结构,并且把软件组件插入这个结构,以便迅速地完成大型软件的研制工作。
可视化程序设计:用图标等可视化的元素来编制程序。
概念模式:是认知科学的一个用语,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系统形成的抽象的、一般化的框架。
数据流程图:是建立系统信息流程时所用的一种概念模式,它用于描述某一业务处理系统的信息来源、存储、处理、去向的全面情况。
实体关系图:是在数据库的设计中用于描述静态数据结构的一种概念模式,它以实体、关系、属性三个基本概念概括数据的基本结构。
数据字典:是一种描述数据内容的概念模式,它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数据的基本属性以及相互关系。
时序网络:是一种描述实时控制功能的概念模式,它主要描述系统状态及其转换方式。
数学与逻辑模型:是描述客观世界的状态与规律的一种概念模式,常用一些数学公式或逻辑表达式来描述客观系统的状态或运动规律。
计算机模拟模型:是一种描述客观系统中的某些规律或规则的概念模式。
直观模型:用可视化的元素来描述心目中的系统的概念模式。
数据库:是在文件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管理技术,它的重点在于合理地组织数据,体现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尽可能地帮助用户检索,减少冗余。
数据仓库:将大量的原始数据与多次加工提炼得出的许多派生数据都存储起来,加快派生数据的存取速度,同时保持派生数据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一旦原始数据有所变更或增添,还能自动重新计算或修改派生数据。
信息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随着开发项目进展而不断修改与补充的信息集合。
人机界面:是软件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接受人的输入,又将机内信息输出供人利用。
软件配置:设立一个有效的总控部分,它能够在各个具体工具之上,实现信息的正确传递与转换,帮助人们完成上述协调与配合的工作,从面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支撑环境,并通过一个统一的,友好的人机界面与用户对话。
信息流通模型:即信息的来源、去向、存储及处理的逻辑过程。
信息库管理模块:各种子数据库以及处理模块保持逻辑上统一,物理上分散,由统一的信息库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对分散的各个数据库进行存取,并进行一致性的检查与维护,数据库与模块都实现了模块化,既保持了一致性,又保持了灵活性。
项目数据库:是信息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记录的是项目本身进展的各种有关信息。
审计:指对一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效率进行检测与评价,以便进一步用好或改进这个系统。
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的修改进行标记、组织和控制的技术,它通过追踪和控制软件变动的所有活动来协调和控制整个软件开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