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微观环境指的是( ),包括朋友、家庭、学校、工作和生产情景。
A.社会制度 B.社会情境
C.社会文化 D.自然条件
2.对现存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叫( )
A.调查研究 B.档案研究
C.自然研究 D.现场研究
3.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过程,叫( )
A.内化 B.认同
C.分化 D.泛化
4.根据詹尼斯和费希巴赫的研究,恐惧程度与态度的改变呈( )关系。
A.U型 B.倒U型
C.W型 D.M型
5.个人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
A.缩小 B.增大
C.变复杂 D.变简单
6.社会心理学上,把会产生对比效应的观点范围,叫做听众的“( )”。
A.异化效应 B.接受幅度
C.拒绝幅度 D.去个体化
7.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以个体的方式来行动而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 )
A.相依性 B.非偏离性
C.去独立性 D.去个体化
8.认知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关
9.罗斯指出,我们通常认为,一般人们像我们一样。如果我们以一定方式行动,我们希望其他人也会这样。这是归因中的( )
A.行为中心偏见 B.自我中心偏见
C.显著性偏见 D.观察者偏见
10.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 )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同化效应
1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1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1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14.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于个体在对其行动的结果重复性地失去控制而习得的无反应或麻木状态,即使以后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 )
A.习得的无望 B.习得的抑郁
C.习得的懒惰 D.习得的无能
15.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16.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侵犯假设设想在挫折和侵犯行为之间( )”。
A.没有因果关系 B.有负相关
C.有着普遍的因果关系 D.互为因果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包括(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教育 E.医学
2.宏观环境指的是( )
A.社会制度 B.意识形态 C.经济形式
D.文化 E.自然条件
3.态度的功能有( )
A.调节功能 B.自我防卫功能 C.表达功能
D.知识功能 E.决策功能
4.求助者的下列特点会影响利他行为( )
A.健康状况与性别 B.依赖性 C.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D.类似性 E.责任
5.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有( )
A.“零—零” B.“总和—总和” C.“非零—总和”
D.“零—总和” E.“全—无”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态度
2.助人行为
3.遵从
4.社会助长
5.个人空间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心理学经历过的几个阶段及其所处年代。
2.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自由选择研究范例。
4.简述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及它同归因的关系。
5.简述挫折—侵犯性理论对侵犯和暴力的解释。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应注意哪些伦理问题?
2.试述维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