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文章;冷静细心,发挥如鱼得水;心想事成,努力备考,考到理想院校!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模拟试题【三篇】》供您查阅。
篇一
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的三好号召。
2.1979年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在扬州召开了 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或扬州会议) ,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3.英国教育家 洛克 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 《体育之研究》 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5.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 奴隶社会 开始出现的。
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 《原强》 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 准备、基本、结束、 、 三部分。
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9. 杜威 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 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已经提出“寓兵于民”的主张,但首先使用“军国民主义”一词的是 蔡锷。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 )
2.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
3.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
4.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
5.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
6.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
7.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 改为“体育科”。( )
8.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
9.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
10.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儿童的本性,按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西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其中 ADEF 体现了体育的内容。
A.礼 B.数 C.书 D.御 E .射 F.乐
2.骑士七艺的内容是 C
A.骑马、跳高、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B.骑马、游泳、投枪、射剑、狩猎、攀登和吟诗
C.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
D.骑马、跳舞、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3.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 B ,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
正式确立。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新学制课程标准》
D.《学校体育指导纲要》
4. D 年,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编订并颁发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A.1952 B.1954 C.1950 D.1956
5.凯洛夫将教学过程分为 A 六个阶段。
A.感知、理解、概括、巩固、熟练、测验
B.感知、理解、概括、巩固、复习、熟练
C.感知、记忆、概括、巩固、熟练、测验
D.理解、记忆、概括、巩固、测验、熟练
篇二
一.填空题
1.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 抽象思维能力 能力较差。
2.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体能的发展分为 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 和下降期。
3.由于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具有不平衡性,身高增长的速度相对要比体重快,因此存在 身长体轻 的特点。
4.运动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 运动兴趣 在运动动机中是最重要的成分。
5. 学生 既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6.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 身心和谐发展 的个性。
7.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是由 长度、围度、重量 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
8. 合作能力 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也是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
9.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既有连续性又有 阶段性 的发展变化过程。
10.所谓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 学生的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 三个方面。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体育锻炼是锻炼学生意志,促进其意志发展的最优活动之一。( )
2.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映。( )
3.体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男女学生体能的发育速度是相同的。( ) 4.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具有波浪式和阶段性的特点( )
5.高中以后,学生的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而肺活量减小。( )
6.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
7.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
8.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随着年龄增长,心收缩力逐渐增强,心率增快。( )
9.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学阶段,学生的有意注意发展显著,稳定性提高。( )
10.各项体能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出现高峰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因此各种体能发展的顺序也有先有后。(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身体发展主要包括 A 等多方面综合的发展。
A.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
B.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技能、社会适应能力
C.身体状态、身体机能、体能、基本活动能力
D.身体姿势、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
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有 ABCDE
A.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B.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C.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D.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E.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要求有 ABCD
A.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B.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
C.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D.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助意识
4.对青少年学生来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骨骼增长 C 厘米。
A.1—2 B.5—6 C.2—4 D.6—8
5.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有 ACD
A.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B.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C.提高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
D.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E.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助精神
篇三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手工艺必修课程。它是 学校课程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2.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是: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处体育活动目标、 课余体育竞赛目标、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等。
3我国新颁布的《标准》将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划分为五个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社会适应。这五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是为学校体育提供几个方面的依据: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为 学校体育评价 提供依据。
5.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和发展。
6在学校体育目标制定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7.学校体育结构的运动教育要素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体育竞赛、
8.运动技能目标是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安全地进行运动 ;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9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教育的基本目的界定在“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感、 伦理 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10.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通常也称为 体育课 和 课外体育活动 两大方面组织形式。
二、选择题:
1.体育与健康课是 A 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
A.学校体育 B.业余训练
C.课余活动 D.体育竞赛
2.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一定的 B 在体育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是对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的陈述。
A.体育活动 B.体育目的
C.体育组织形式 D.体育规则
3.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达到的体育课程目标的 D 和所学习内容的特点划分的等级。
A.原则 B.标准
C.要求 D.程度
4.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 A 的需要、体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A. 社会发展 B.国家的要求
C.教学目标 D.教学手段
5.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是 A 、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
A.体能的练习 B.体育活动
C.体育教学 D.个性培养
6.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及其结果采取鉴赏式的评价,而不是与预期目标进行对应式的比较,主要是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 B 。 A.社会性 B.个性
C.客体 D.主体
7.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总目标、领域目标、 A 的总称。
A.水平目标 B.阶段目标
C.组织目标 D.学习目标
8.心理健康领域目标是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B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提高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意识和能力;学会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预防或消除心理。
A.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B.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D.调节学生的身体体能
9.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学生、 A 、学科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成为学校体育目标的来源。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班级
10.行为性的具体目标指明的具体行为是对学校体育学习后学生所应出现的 A 的精确描述。
A.可观测行为 B.不可观测行为
C.可知性活动 D.不可知性活动
三、判断题:
1.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
2.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在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时的态度与选择,常常表现为强调体育的某些功能,弱化或忽视某些功能。(∨)
3.课余体育训练目标是预期通过对少数具有一定智力因素的学生的训练能得到的结果。(×)
4.“普遍性目标”的取向是建立在一般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的基础上,表现为具有某种哲学或伦理学倾向的特殊教育宗旨或原则。(×)
5.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间活动)、群众性的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令营等形式的体育活动。(∨)
6.上好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仅靠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就能完成教学目标。(×)
7.学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
8.体验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指向无需结果化或难以结果化的体育课程教学锻炼训练竞赛等目标。(∨)
9.学校体育工作与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和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统筹安排,紧密结合起来进行。(∨)
10.学校体育目的涉及的是既定的体育过程,是整个体育,甚至是整个教育追求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