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高考的文科生张翔早早就想好了要报的专业——新闻。可在高考后报考志愿时,却遭到在一家主流财经媒体供职的叔叔强烈制止:“这两年,很多媒体人都选择离开这个行业,新闻学知识更新极快,还是学些扎实的基础学科吧。”
从没接触社会,也不了解各个专业情形的张翔这下傻眼了,那该填报什么专业?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现在有12个学科共506个专业。相比依据已确定的分数选择就读相应层级的学校,专业的可选择性更为广泛。对很多人来说就业是高考专业选择的指挥棒。在恢复高考后的30多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高考生在填志愿选专业时也在发生有趣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个时间段抢手、热门,随后又逐渐变冷;而一些昔日无人问津的专业,却成了今天的“香饽饽”。
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看来,大学专业冷热变迁,与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有关。“大学专业的冷与热,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人才需求在跳跃式变化。”
“财经学校最后一批进去拿档案”
——1978年参加高考的证监会主席肖钢曾透露,他的高考志愿是中文,但当时文史哲专业优先录取,而“财经学校是最后一批进去拿档案的”,自己被调到金融专业时,“都搞不清什么叫金融。”
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而言,最热门的专业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专业。在中央某部委工作的郑林1982年参加高考,被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当时文史哲是大热门,光我们班就有几个省的文科状元。”郑林说。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在其博客中也写道:“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大学文史哲院系的学生,总体而言都是当时最优秀的文科考生。”
1978年参加高考的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接受凤凰卫视一档栏目采访时透露,他的高考志愿是中文,原因是“那个时候中文比较吃香而且自己也喜欢”。但当时哲学、历史、文学专业优先录取,而“财经学校是最后一批进去拿档案的”,自己因数学拖后腿被调到金融专业时,“都搞不清什么叫金融。”
“不上北大上外经贸”
——很多财经类的专科学校都高出本科分数段招生,不少考生冲着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宁可放弃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也要选择财经专科
率先热起来的是财经专业。80年代中期,我国的“四化建设”方兴未艾,但经济人才极缺。那时财经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去向非常好,大都去了银行、审计等待遇优厚的部门。
有个“倒挂”现象可以说明财经专业当时到底有多火。很多财经类的专科学校都高出本科分数段招生,不少考生冲着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宁可放弃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也要选择财经专科。
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名字和“国际”沾边的专业又取代了财经专业,成了最热门的专业。这与当时我国实行一系列的外贸体制改革、外汇体制改革和启动入世谈判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
说起当年对外经贸专业的热度,有教育专家用“不上北大上外经贸”来形容,“高考成绩全省前几名的学生不上北大上外经贸不足为奇”。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专业被看作皇冠上的明珠。
这些和“国际”沾边的热门专业录取分数屡创新高,分配去向也让人“眼红”。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与涉外经济有关的领域,如国有大型的经贸企业,外资银行或大的跨国公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