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姚祥燕 张瑜琦 郭秋君)日前,浙江卫视《周末面孔·诗画年华》栏目报道了“绘眼行记,寻物传志”——浙江外国语学院绘眼行记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镜头跟随团队在萧山义桥镇云峰村的实践身影,一起寻觅传统乡居之美。
在镜头中,实践团队于当地寻访“老物件”,他们通过细致地观察、绘画的笔触、镜头的记录,阅读民俗文化留下的痕迹,展现器物的古韵魅力及其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更是通过网络平台集中呈现了乡村民俗文化,让优秀的民俗文化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得以重新发光、弘扬、传承。
聚火成炬,寻物承志
这是一群将青春汗水挥洒在寻找民俗、记录民俗、传播民俗的人。他们以质朴的心,寻偏僻的乡野,溯浪漫的民俗,担传承的使命,从岁月斑驳的民俗老物件中找寻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
“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民俗文化正在日渐消失。我们希望通过绘画的形式,让一件件古老的民俗器物唤醒更多人的传统文化记忆,让传承民俗文化的声音被听见。”这是社团发起人陈海平的初衷。2014年,在一次偶然的乡村旅游经历中,陈海平老师与民俗器物有了第一次灵感上的触碰交流,于是,他决定将这些逐渐消失的物件,通过绘画的形式保存下来。2015年,又是一次出差,在途中的一次深度交流,陈海平老师更加坚定了之前的想法,“带领更多人去画,用一群人的一系列作品去展示民俗文化的魅力”成为了他和同事们的一致心声。
彼时,时任艺术学院院长林刚老师是绘眼行记社团最重要的推动者。2015年,在景宁畲族自治县调研时,林老师发现许多民俗器物无人问津,当时他就想利用专业优势展示民俗器物。“这对学生而言,既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也是加强美育教育的载体。有助于学生发现不同的美,增强文化自信。”林刚老师回忆说。2016年暑假,林刚和陈海平老师带领美术专业5名学生,组建了第一支绘眼行记风物考察小分队,并在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首次展示了他们的绘画作品。饭勺、米铲、锅刷、鼓、提篮……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画作被展示在景宁城市展览馆,社员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那个夏天最耀眼的一束光。
一根扁担、一把斧头、一个火炉……每一件民俗器物都与衣食住行、生产劳作、物候节气等有着密切联系,而其中所蕴藏着的农耕文化缩影,更是珍藏着中国老百姓世世代代的文化记忆与情感体系。让器物被看见,让声音被听见,这是绘眼行记社团的集体心声,在传承民俗文化的道路上,他们用青春书写传承的华丽乐章。
随着作品的不断推出,绘眼行记团队的故事也逐渐传播开来,并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师生加入。如今的绘眼行记社团也从当初一支5人的实践小分队发展成为涵盖8个学院、56名学生参与的校级精品社团。从当初的林刚、陈海平2位指导老师到现在姜云峰、张心馨、张赟、赵春兰等多位老师的加盟,从首站点丽水景宁到延安梁家河、湖州德清、萧山浦阳、富阳银湖等地,绘眼行记社团的队伍和行走足迹不断扩大,绘画作品也积累了1000多幅,呈现出蓬勃朝气的模样。
寓学于行,记感于心
绘眼行记社团以物为载体,把器物带进课堂,以“绘眼”观察器具,以“绘心”感受器物的文化内涵。每周的校内实践日是社员们最忙碌的日子。在老师们的专业指导下,他们既学绘画,又学文案设计、摄影、视频制作、微信公众号运营等。立体化的实践让社员们感到非常充实。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老师们从不干预学生内心所想,而是主张让他们用心感受器物,先建立情感认同,再形成一套自己的画法,最终画出自己心中的器物。
“艺术创作是一种有选择地表达。在选择的过程中创作者与创作对象建立起联系。这种选择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与创作对象的一种交流。对于一些绘画功底不深的同学而言,这种教学方式给予了他们更大的自我探索空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绘画的热爱。”陈海平老师介绍说道。传承不仅需要绘画记录还需要文化传播,于是,绘眼行记社团还在课程中设计了新媒体运营的内容,借助新媒体向更多人生动地讲述民俗器物的故事。2019年至今,他们用镜头记录了200余件民俗器物的真实样子。
对于喜欢民俗器物的人来说,仅仅研究脱离原生环境的器物终究只是远感的观察。被大众看见的,不应只是器物,还应有镌刻在它们身上的地方记忆。为了近感器物,绘眼行记团队奔赴山野,下乡采风。“每当大家对某些古老的器物有陌生感时,老师便带领我们去拜访器物主人,跟随器物主人的叙述来追溯过去,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前社长、2018级美术(师范)1班杨薇回忆说。
在景宁,绘眼行记团队对以畲银为代表的景宁畲物进行考察。2016-2019年,他们曾在景宁城市展览馆先后举办了《火堂里折回的声音-景宁畲族饮食文化》《群鸦集灭-景宁畲族民间信仰文化》《勒在脊背上的日子-景宁畲族农耕文化》《御盏上的甘露-景宁畲茶文化》等系列畲物志器物绘画作品展,展陈作品近400件。
此外,为了提高民众对民俗器物的关注度,继景宁畲物考察后,绘眼行记团队有了更广的目标,希望通过探寻各地的民俗器物,将不同的地方记忆投射到绘画作品上。在延安梁家河,师生用画笔记录当地风貌和知青生活用具,历时半年创作的35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经历的“四关”。如今,这一系列作品已成为学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展厅中一道特色风景线。“习近平总书记住过的土窑洞,用过的劳动工具、老式收音机……每件器物都记载了他奋斗的青春岁月。当我实地观察、感受梁家河的一山一窑以及那些老器物,再用画笔一笔笔记录于脑海中循环时,习近平总书记青年的优秀品质逐渐汇聚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禁让我心潮澎湃。”2021届美术(师范)专业毕业生张浪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器物浸于时光,静而不语;笔触落于白宣,形而有神。“在萧山径游村,我们在一户祖辈经营裁缝铺的家庭里,阿姨轻轻拿出竹尺和算盘,强忍着激动,将抹净灰尘后的器物郑重交给我们。在绘画时,我感觉面前的器物不再陌生、刻板,感受到了它独一无二的情感肌理。”2020级美术(师范)3班的吴宇情说。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这群青春追梦人的坚持下,绘眼行记团队曾连续6年获评校级优秀社会实践队伍,还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团队相关事迹曾多次被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团队成员于2021年参与拍摄的中宣部纪录片《人民小康》《卓越的恩格斯》还在CCTV1、CCTV4、CCTV8等频道播出;团队成员还以绘眼行记的感悟为主旨参加比赛,获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三等奖、省志愿者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近年来,社团也在不断拓展“业务”,加强与中小学、企业的合作,推动社团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他们将展览分别办在德清三中、临平中学、杭州银湖实验中学等校园,以课程开发、作品分享等形式带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同时,绘眼行记社团与尼奥尼合作举办的“当彩铅遇见晒蓝——尼奥尼彩铅全民绘画课程”“寻语形色——尼奥尼水溶性铅笔植物写生课程”等特色公选课程以及“素色与真”全国彩铅作品展,也受到了众多师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好评。
循古以创新。绘眼行记社团挖掘传统,创新出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创作形式。他们用画笔绘制民俗器物,用短视频记录器物和风情,用课程、画展分享器物故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民俗器物留下一点就留下一点希望,我们相信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姜云峰老师满怀期待地说。未来,他们还将致力于推动多领域合作,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道路上闯出一片天地。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