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工作室”揭牌、“江干智爱热线28890610”开通仪式
昨日,2015年江干区特殊教育年会在杭州市艮山路学校内举行。前来参加会议的有江干区残联理事长邹倩、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江干区各学校分管领导、老师以及各镇街残联干事等。
会议议程主要包括观摩特校常态课、“志工工作室”揭牌、“江干智爱热线28890610”开通仪式以及发布送教上门工作检查情况等。
特殊教育,更多的爱心与陪伴
记者随机走进几个教室观摩课堂,发现老师用的最多的教育方式是反复多次的强化。学校绝大多数孩子有认知障碍,老师必须不厌其烦地重复解释帮助孩子加深记忆。
小宇(小名)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平时能指认简单图片,但无法说出正确名字。指导老师就利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强化他区分裤子和衣服。这在别人看来是几分钟就能记住的事,但对小宇来说并不容易。
老师拿着衣服对小宇说:“这是衣服,跟我读衣服”小宇:“衣…服…”老师又指着裤子提问:“那这个又是什么呀?” 小宇有点迟疑:“衣…服…”老师马上纠正:“不对,这是裤子,刚才我们已经认识过衣服了,现在跟我一起大声地读裤子” 小宇:“裤…子…”。
通常认了一圈后回到起点,孩子就不记得了,所以这样简单乏味的对话往往就会重复一节课。在场的普教老师也纷纷动容,表示上这样的课不容易啊,真的需要很大的耐性,特教老师也要有足够的包容与爱心。
刚上完交通安全课的刘老师告诉记者,我们教给孩子的都是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急需的本领。我们希望孩子在活下去的同时,能活得有品质。
老师教小宇辨识衣服和裤子
送教上门,不漏掉一个孩子
还有这样一部分孩子,既不能随班就读,也无法去特殊学校。所以,江干区在去年就出台了《送教上门》文件,锁定了对象,规范了要求。老师送教时间原则上隔周一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累计一生每学年不少于24次。同时应针对送教学生的实际学力,制定教学方案,实施个别化教育。
江干区残联理事长邹倩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是以“普特”结合的原则,以普通学校为主体,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的老师上门教学,真正帮助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障儿童少年。
据了解,目前为止,全区共有24名服务生。江干区教育局教育一科科长蒋春霞说,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只要家长愿意,我们都会安排孩子户籍地所在学校的骨干老师上门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