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与自然和平相处”,守护云岭大地的生物多样性,凸显云岭大地生物多样保护的西林担当
2024-10-30 09:58:00
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深秋,从高山之巅的卡瓦格博,到低纬低海拔的滇南、滇西南丘陵谷底,云岭大地层林尽染,亚洲象徜徉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滇金丝猴在白马雪山高山暗针叶林间追逐嬉戏,高黎贡山天行长臂猿在树冠上飞速跳跃,盈江紫颈犀鸟靓丽闪现,一幅幅生物多样,万物霜天竞自由的瑰丽画卷铺展在云岭大地。

  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6)在南美哥伦比亚卡利举行,大会主题“与自然和平相处(Peace with Nature)”。《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开幕式致辞,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COP15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COP16作为“昆蒙框架”达成后的首次缔约方大会,将共同审查“昆蒙框架”实施进展,诊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前瞻性解决方案,为后续目标的实现绘制更为清晰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蓝图。

  云南地处西南山地(Mountains of Southwest China)、喜马拉雅(Himalayas)和印缅地区(Indo-Burma)三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且受威胁最大的热点地区(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s)”的核心区域和过渡结合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高等植物、兽类、鸟类、鱼类、昆虫等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占全国一半以上,生物多样性极具全球意义,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继2021年、2022年COP15第一、二阶段会议之后,西南林业大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多重发力,守护云岭大地的生物多样性,开展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化,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在以往起草、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以及受省人大委托开展“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立法”研究等工作基础上,持续跟踪《条例》执法成效监测和梳理推进《条例》后续修订的工作;主持起草《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我国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产业化可持续用保驾护航;选派研究团队参与省人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立法”工作;参与编制《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

  二、自然保护地综合科学考察、监测和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聚焦中国西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深入云岭大地几十处自然保护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阐明了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编制保护地总体规划、可持续旅游康养规划,探索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高黎贡山、哀牢山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视像监控体系,新物种、新纪录频频发现。与老挝丰沙里省、越南奠边省政府的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部门合作,开展普洱市跨境生物走廊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实施中老、中越两次跨境联合巡护,探索建立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机制,能力建设国际培训有序推进。

  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外来入侵物种管控。成功开展了二十余种国家重点保护蕨类的人工繁育研究,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国家保护蕨类植物— 鹿角蕨的原生地回归,开展了极小种群物种玉龙蕨的人工繁育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完成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及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铁竹、二级保护植物流苏香竹等物种的气候变化响应及其分布研究,以及独龙江空竹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完成了《中国石斛属花形态图志》《中国珍稀濒危兰科花形态图志》,为我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完成了以指甲兰亚族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兰科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比较分析,为兰科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系统演化提供了基因组学证据。

  针对亚洲象、犀鸟、林麝等旗舰物种开展了保护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保护实践的应用探索,在全国首次实现冠斑犀鸟的野外人工繁殖增殖,为盈江县依托观鸟旅游的乡村振新夯实基础。编撰《云南昆虫名录》I,II卷,收集整理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原昆虫纲3目)7目22科136种,昆虫纲25目378科4912属15796种(亚种),其余各物种正在整理中,估测云南昆虫约40000种(亚种),确证了云南是中国昆虫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

  开展了迪庆州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评估与监测预警研究,完成了云南省第一部州级入侵生物物种图鉴。连续两年承担了云南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项目,参与完成覆盖全省重要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的生态质量监测加密网,服务生物多样性本底及动态变化评价。为防控高海拔地区外来物种的科学决策,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重要的应用基础。

  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云南是中国竹类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经过几代西林科学家的努力,以甜龙竹、巨龙竹和龙竹为代表的大型丛生竹研究方面形成了显著特色和优势,实现了筇竹等竹种从濒危保护状态到产业化发展的重大转变,倡导“以竹代塑”,利用竹类的可降解特性研发竹制品,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实施多个竹林碳汇项目,提升竹林固碳能力及其生态保护功能,助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富含神经酸的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蒜头果,卓有成效的开展了蒜头果种质资源保育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研究,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揭示了蒜头果种质资源遗传结构和突破性解决了蒜头果人工繁育技术,促进了蒜头果种群数量的持续增长,于2021年底被移出《云南省极小种群植物物种名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现路径,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优先,永续利用打造了中国样板。

  五、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云南生物多样性网上博物馆借助全景、VR、AI等前沿技术,将自然生态与珍稀物种鲜活地呈现给公众,浏览体验超过30万人次,总浏览量突破千万人次。西林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全校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公选课程,传播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意义、基本方略,科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战略;面向机关、大中小学和社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和自然教育130多场次,线上线下超过10万多人次参与,助力推进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建设的绿色教育。

  六、生物多样,醉美校园。经过学校道路和绿化升级改造,校园绿化率40%,绿化覆盖率达46%,位居云南高校校园绿化前列;使用维管植物127科398属660种(含种下等级),对重要的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和特色物种悬挂了科普解说牌。秋海及其周边独特的水生环境和森林、植物群落,以及毗邻世博园和呼马山大林区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野鸟种群来此栖居。据调查校园内鸟类达300余种,成为西林的新景色、新名片,既丰富了校园生物多样性乐园的内涵,也成为校园内师生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休闲休憩,滋养精神的首选地,以及周边社区居民午后晚间散步休闲打卡的网红点。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本底打造的绿美校园环境成为最普惠的大众福利。

  继往开来,秉承在中国政府主导的COP15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文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标“昆蒙框架”的“2030目标”和云南省新时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西林师生将一如既往,在各个研究领域和科技服务社会的工作中,积极应对COP16 识别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探索云南本土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瞻性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三大目标,为国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责任和义务添砖加瓦,凸显云岭大地生物多样保护的西林担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