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声乐大讲堂第一期“向经典致敬,与时代同行”——民族唱法的多元化发展在云南艺术学院开讲
2022年10月28日,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承办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暨云南民族声乐大讲堂第一期系列讲座 “向经典致敬,与时代同行”——民族唱法的多元化发展在云南艺术学院安康音乐厅开讲。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系主任陈红玲教授主持、音乐学院院长林林教授主讲。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的同步观看方式,吸引了全国各大高校师生在线上观摩与学习,引起高度的关注与好评。
云南民族声乐大讲堂旨在:通过邀请省内外及校内外声乐教育家、歌唱家、词曲创作家、非遗传承人、歌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曲艺表演艺术家、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专家、学者等不定期走进大讲堂,为民族声乐系及全院师生进行交流、研讨等,并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共同拓展积累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及能力,同时依托大讲堂这个平台开展如课程思政、钢琴即兴伴奏、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题,尽可能地为同学们做好全方位的指导。
林林教授是白族女高音歌唱家、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云南省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文化名家、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林林教授的讲座围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来展开,重点讲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在时代的进步中探索的多元化发展。
林林教授开篇引入了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声乐的经典论述,并列举了建国以来涌现出的民族声乐方向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如王昆、郭兰英、郭颂、胡松华、彭丽媛、李谷一、阎维文、雷佳等,通过聆听其代表作对每位歌唱家的演唱方法和表演风格进行分析和探究,总结出我国民族声乐正朝着唱法多元化、风格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林院长谈道:“每一种风格都别具特色,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只要能正确地表达情感,符合当时的时代审美,是老百姓喜欢的,接受的,这种风格或唱法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接下来,林林教授又列举了云南民歌的代表人物,如黄虹、杜丽华、宗庸卓玛、李怀秀、李怀福、茸芭莘那、新稻子组合等,逐个介绍其不同的演唱风格、嗓音特点,并解析云南民歌演唱的一些特殊技巧及语言特点魅力。最后,林林教授通过分享自己的演唱的现代京剧《黛诺》片段,讲解了京剧的一些发声技巧,让学生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京剧《黛诺》是如何把云南景颇族音乐元素运用到戏曲音乐中的,并提出了云南音乐未来创作的方向。
林林教授指出:“作为一名生活在云南的文艺工作者,云南音乐的发展应立足于云南本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之上,扎根于民间并充分吸收其养分,致力于将云南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传递及展现到全国乃至世界观众的面前,这是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杨映原教授现场互动交流
现场同学听后感想:
2022级研究生班(民族声乐方向)张宇琦:中国声乐作品中蕴含了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民族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时代的诗词歌赋等文学经典。听林林老师的讲述后,我了解到该如何把中国声乐作品唱好,如何去把握它的风格特点。
2019级民族声乐班谢文杰:这次大讲堂通过老师及同学的互动交流,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调动了我对民族声乐的学习兴趣。讲座过程中所展示的片段欣赏提高了我对民歌艺术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2020级民族声乐班刘子赟:通过本次学习,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林院长引导我们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大师身上汲取力量,坚持“中国乐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声乐人,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绽放青春力量!
2021级民族声乐班王嘉庆:这次讲座对于民族声乐的观念和定义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讲解,涉及了我国许多著名艺术家与优秀作品,内容丰富,案例详实,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文:段志鹏、吕灿志,图:张子皓、张宸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