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选择以户外活动、游戏为主的大班教育,还是选择更注重知识学习的学前班教育?如何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家长纷纷在网上发帖留言,表达自己难以抉择的苦恼。
【现象观察】
“幼升小”考试压力大,直接上学前班成部分家长首选
王女士的女儿要升幼儿园大班了。女儿读中班时,和女儿同班的十几个同学转为读一年制的学前班,以应付一年后的幼升小考试。而王女士坚持想让孩子读大班。“每天送孩子时,那些还留在幼儿园的家长就在一起念叨人家孩子上学前班了,我们会不会输在起跑点?”对此王女士一脸烦恼。
一位名为“西城糖糖公主”的博友在微博上表示:“这绝对是个问题了。我邻居和周围的孩子现在基本都不上幼儿园大班了,直接上学前班。公立小学的幼升小小学入学考试试题是55+55,还得做卷子,必须具有初级阅读能力。拼音什么的必须提前会,据说小学一年级老师不教,必须家长自己教。”
【家长声音】
反对:“抢跑抢那几步没什么用”
陈先生的孩子即将上中班,他表示:自己绝不让孩子上学前班,就读大班。“提前上和正常上有什么区别?抢跑抢那几步没什么用的。”陈先生从事教育工作,他表示自己办公室里很多同事的孩子都是上了大班直接上小学,没上学前班,“我们听心理学家说,所谓的早教、学前班,都只是让孩子领先个几个月,几个月以后都一样了。学前班学得半生不熟的,等再上一年级了,孩子也不会认真学。”
接受采访的付先生认为,读学前班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孩子多玩玩多好啊,上学前班了孩子就玩不到了。孩子学得累,很辛苦。”他问一旁即将上大班的女儿,“想上学前班吗?”孩子摇了摇头。
无奈:"还有其他选择吗”
“学前班一节课40分钟,一天五节课。但是想到幼升小的入学考试,除了不上班自己教孩子,我还有其他选择吗?”徐女士觉得自己很无奈,虽然她认为上学前班确实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网名为songing77的家长在微博上抱怨:“儿子开始上学前班了,一直不太愿意去,人太多,环境不太好,下课也只能坐在位置上,卫生间不能随便去,因为只有两个老师,40多个孩子,怕出问题。回家后家长也只能贫乏地问:今天表现好不好?得了几朵小红花?认识几个小朋友……总觉得对他有亏欠,但想到上学不也是这样子吗……”
【专家之言】
育儿专家卢欣:综合能力培养很重要
海归育儿专家卢欣认为,家长首先要明确幼小衔接(学前)班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专业的办学机构开办的幼小衔接(学前)班注重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这种快乐教学法及相应综合能力的积累与培养,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更有益。”
她介绍说,有调查发现那些在学前就掌握大量知识的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厌学。扎实的知识基础反而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会更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与老师互动,从中体味学习乐趣,将知识掌握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延伸,进而品学兼优。
在卢欣看来,无论是学前班,还是幼儿园的大班,都不是单纯地学知识,而是应该包括做人、学习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全方面位提升。“父母要做的就是应该和老师多沟通,和孩子多互动,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得到加强。”卢欣同时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对备选培训机构的办学理念、办学业绩、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口碑等进行综合对比,然后再从培训时间的安排与交通是否便利等方面考虑,并要对拟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教育专家胡波: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要重要得多
“如果孩子读学前班,仅仅只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这种方式不是很好。”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作家胡波说。
“重复的知识学习,幼儿可能会降低学习兴趣。对世界充满着求知欲、好奇心很重的孩子,在这两年时间内,学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是个好现象吗?这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太简单了。”胡波认为,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要比分数重要得多。“有一个前十名现象(指在社会中成就事业的大多并不是在学校中成绩排列前十名的学生),很多特别出色的孩子,不是第一名。很多家长总是给孩子灌输第一的概念,孩子的后劲不足。关键在于孩子学得轻不轻松。孩子读了学前班,如果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副作用更大。”
相比于学前班,胡波认为让孩子上大班更好。“按照比较正规的幼儿园来说,它会对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探求心理有一定的培养。说到底,学前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根基,包括孩子品格形成、与人交往、学习心理等等方面。如果家长给孩子报的是学小学知识的提前班,我觉得是毫无必要的。”胡波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