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阳
中国获诺奖指日可待
获诺奖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首先无论是科技成果的原创性,还是文学作品的原创性,都必须达到一流水平,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另外是国家实力上升。中国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这样的水平,但还远远不够,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科研实力的提高,获诺贝尔奖是指日可待的。
05
10月初,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大戏终于揭幕,开奖第一天,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折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隅先生的获奖,把本世纪十七年以来日本获诺奖的人数提高到了十七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然而相较于美国,日本并没有全世界科技精英移民,并且人口也仅是美国的三分之一。
值得思考的是,邻国日本能够屡屡获奖,而中国作为世界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实际获得者却少之又少?这其中的差距到底在哪儿?中国诺奖何时才能真正爆发?
本期嘉宾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研究所所长 为您深度解读本期议题
王晓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研究所所长
陈志文
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涉外监管网 / 金宝搏188入口 总编辑
如何看待中国获诺奖情况?
诺贝尔奖获奖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实力的上升,我们也在初露端倪。比如莫言的文学奖,屠呦呦的医学生理学奖,特别是屠呦呦的成果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做出的成就,所以诺贝尔奖实际上有很大程度的滞后。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目前已经逐渐往世界强国靠拢了,所以未来十年、二十年也可能像日本那样出现一个"井喷式"获奖。
王晓阳
中国获诺奖指日可待
获诺奖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首先无论是科技成果的原创性,还是文学作品的原创性,都必须达到一流水平,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另外是国家实力上升。中国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这样的水平,但还远远不够,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科研实力的提高,获诺贝尔奖是指日可待的。
中国到2050年或有上百个诺奖得主
这些年来,中国学者的向心力越来越大,现在西方人对中国也特别的关注,很多西方的学者,包括到中国来留学,到中国任教的,也有很多,我在使馆工作的时候,特别注意到在金砖四国里头,到中国来留学的学者人数是远远超出到俄罗斯,到印度,到巴西的人数。
所以人才方面从长远来讲,中国比日本有优势,所以将来中国的井喷我觉得应该超过日本。也许在未来的30年,或到2050年,咱们可以真正达到世界前列,有上百个诺奖得主都有可能,也许我们都看不到了,但是可以大胆畅想...[详细]
中国人的诺奖情怀
文化的特性使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有特殊情怀,促成这种情怀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里有造神的习惯,中国文化里非常独特的圣人情怀,在媒体或者舆论的塑造下,让诺贝尔奖成了科学领域一个神圣的存在。
陈志文
"双一流"政策培养人才
国内现在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体制上做改进,在学科局部高效,形成一个薪酬体系上的人才高地。就像城市化一样,在生活发展水平上把差距减小,既吸引得来,也能留得住,而不是说吸引来留不住。
诺奖得主少归罪到中国教育是谬论
很多专家、公知都在讲中国的基础教育多么不好,多么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没有诺贝尔奖。我想澄清这一点,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扼杀他的创造力,所有优秀的人都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止在美国,中国也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压迫式的,还是主动性的。所以很多家长不要被误导,如果你对孩子有什么期望,那还是必须严格要求,而不是吃喝玩乐。在美国就能上名校,没有负担快快乐乐就有创造力,就能成伟大的人才,这是十足的谎言,这和诺贝尔奖没有任何关系...[详细]
您认为现在我们中国的科研水平实际已经很不错了,那么获诺贝尔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吗?
如何看待日本在获得诺贝尔的成就上后来居上?
恐怕还不能说"很不错"。就数量上而言,我们的研究型大学,比如清华的科研室,在数量上已经排到第一。但是原创性、突破性的研究,比如应用率特别高的,与MIT、哈佛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科学技术发展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产生诺贝尔奖级的成果,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经济实力,是最重要的基础。第二个是制度条件,日本按照美国模式改造。第三个方面就是人才,日本的人才外流并没有那么严重。
谈谈我国的现状,您觉得我们现在欠缺什么?
根据您对中国诺贝尔奖未来前景的预估,我们国家首先会集中在哪几个领域在诺奖上有突破呢?
中国现在从整个科技进步的约束条件来看,制度创新可能还是一个很重要的瓶颈吧。制度创新就是说,比如大学技术研究怎么样有更多的自主权。当然我们现在改革在往这方向走,比如说管办评分离。
现在从经费投入来看,我们一般讲,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大学研发中60%的经费用到了生命科学、医学这些领域,化学相关如生物化学也会有一些。物理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此外,文学甚至政治也许将来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