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同时也是数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设计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课前渗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
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纵观现行小学数学教材,许多知识的学习均含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因素,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
1、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事实
数学本身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运用数学教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带领学生回归生活。课前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事实素材。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观察。
2、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
只有学会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数学教材中的许多问题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前,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首先观察社会上各种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再到商店观察中玩具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发现无论是卡车还是玩具车,它们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于是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呢?车轮不是圆形的不能行使吗?”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
二、课内探究,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活动过程。设计安排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知识形成、巩固、应用的前提。
1、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实践探索状态。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先出示带有方格的几个三角形,问学生怎样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很快算出了结果。接着出示不带方格的几个三角形,让学生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感到困惑。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拼摆、观察、讨论。最后让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不仅自始至终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在知识的巩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安排在知识的形成阶段,也可以安排在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阶段。如学习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后,让学生用红色和蓝色分别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学生在画时,就要思考周长和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怎么画。这样周长和面积的空间意义就被演绎到画的动作里,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会理解得更为深刻。
3.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的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其次,它可以促进数学知识的广泛迁移,是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和时间能力的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主动探索精神的天地,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后,教师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画”这样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通过“折折、剪剪、拼拼、画画”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发展了形象思维,培养了实践能力。
总之,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开展的数学实践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