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李晓文 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学科学院教授
本文整理自第三届长沙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孩子的健康发展意味着什么。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这是不变的东西,因为人是不会再发生进化的改变了,人的机体不变,有机体形成的精神,有它特定的规律。人的身心的稳定性,使得健康发展有特定的方向。
第二,当代孩子成长所处的环境。我们孩子的发展,包括我们家长生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认清这个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的利弊是什么?
第三,根据健康发展和环境的特点,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最需要的教育功能是什么。
今天会花较多时间谈第一点。
一、健康发展意味着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让孩子独立,变成一个主体。主体的积极发展很重要,这里的内涵是什么?我在网上经常看到概念的混淆。因为我们每个人解读概念是带着背景的,这里面会有混淆。
1.自主。自主意味着什么?我这里特别要说的,自主发展的最高水平,不是指最高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培养的高水平。明白这个最高水平,就会意识到,怎么样培养才是自主。最高水平是内在动机, Intrinsic Motivation,它不是指个体内部发起的,是对过程感兴趣产生的动机。比如,小孩玩游戏对游戏过程的兴趣,到了大了,学习的过程是主要的任务,当然还有其他,对学习过程、任务过程感兴趣产生的动机,就是Intrinsic Motivation。我们老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产生的兴趣,也是Intrinsic Motivation。产生了兴趣,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不断受到强化,无论有没有夸奖、有没有名分、有没有奖金,都不那么重要。那些是外在动机,不是说外在动机一点不重要,那不可能。我们需要用奖励培养内在动机。但有了兴趣,就不能用奖励了,会把这个Intrinsic Motivation压掉的。我到学校听课,老师经常把奖励表扬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学生正兴致勃勃投入动脑筋,冒出个“表扬他,啪啪啪”,表扬打断,还有给他来个五角星奖励一下。心理学有研究,经常这样,就可能把内在的兴趣挤压了,他可能就只对奖励感兴趣。心理健康的问题就出现了,这是一个当代的大问题。现在很多非常不好的、恶劣的行为,都与功名利禄外动机过强有关。所以要培养的内在动机。古人会悬梁刺股发奋读书,到了当代拿这种话激励我们的孩子已经不顶用了。他们不需要通过读书来改变生活状态了,应该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是自主的最高水平。
有学生对我说:老师,这个内在动机太难培养了。谁说难培养?因为人有这个天性,什么天性,探究的本能,人生下来有一些本能,探究也是人的本能。人生来就会对新奇的刺激感兴趣。这样的一种本能并不会自然发展,需要我们的老师、家长培养,第一步当然是家长来培养的,否则他会压抑消退的。因为人还有自尊本能,爱面子。教育要掌握尺度,它是艺术,把握方向非常重要。
因为人的探究本能可能被打压,我们孩子的学习一定要适合他潜在的能力,最需要培养孩子有智慧的挑战。现在两种问题都存在,太容易了孩子不会有智慧的挑战,我经常听课听到的不是太难,而是太容易。当学生不需要动脑筋的时候,他就没劲了,不要听了。还有一种是过早的问题。比如,幼儿园中班、大班教数轴、偶数、基数,这样的教法不仅不让他聪明,而且会让他笨。这个年龄学这些抽象概念,他不能理解,而且会讨厌学习。两极都不利健康成长。所以,教育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它是要琢磨的。
2.自我。自我,就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实际上有消极的、积极的、意识的、潜意识的、意识不到的调节。自我调节的低水平是保护、自我防卫,不要教就会,保护自己。高水平是能够不断让自己提高、主动发展。自尊不培养,他就有,你不要打压他,自尊不会变形。人有妄自尊大的本能,人生下来就会要求自尊满足。为什么说妄自尊大?比如,问幼儿,你好还是我好?你大还是他大?他会说,我好!我大!问谁的妈妈漂亮,他一定会说自己的妈妈漂亮。说完就开心地笑。妄自尊大的本能没有现实感。自我发展意味着自我调节能力在不断发展,不断的朝向现实的自尊满足。这里的内容很多,只能讲原则。什么叫做现实的?每个人的发展不是和别人没有关系的,自我是在不同的关系中发展的。在关系中定位,吸收这个关系的规则,按照这个规则调节。比如说,学校的规则,这是很明确的规则,内化了,他就会按学校规则来自我调节。也有不太明晰的交往中获得的规则。每个人的发展不断在生活的环境里,在他所处的关系里吸收信息,建立自我调节的规则。现实的规则内化,也是社会化的。没有社会化,完全与社会隔绝,就不可能在社会里正常发展。
自我调节发展的另外一个特征:弹性,灵活解决问题。做一件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灵活、有效的处理。这就需要多方面的素质能力。
3.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个体化意味着什么?不是个人主义,不是自私只顾自己的意思。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机能内聚(Coherence),我把它翻译成“整合”,因为“内聚”听不懂。以小孩玩的橡皮泥为例,捏得很紧的状态是内聚。当我们在学习、活动、干什么事情的时候,它发自内心,产生全身心的感受,就一定是内聚的。如果只是嘴上说的,行动上是另外一种,体验是还有一种,肯定就不内聚,离散分裂了。我们现在经常让孩子过早做学不成的东西,就会造成分裂。一定要注意他的年龄特点,以及他跟社会的匹配性,否则就很容易造成破裂。
还有一个特点,丰满(Fullness),人格丰满发展,我喜欢说丰富性发展。让孩子每个阶段的潜能发展出来,让他发展透。幼儿有幼儿的潜能,小学有小学的潜能。比如四年级孩子学画画,就再也画不出还有童趣的画了。过了就过了,每个阶段都有他的潜能,发展出来就叫丰满。而且丰满发展是跟审美感融合的,是一种精神发展。今天中学生家长比较多,都是青春期孩子。青春期交往能力和幽默感发展很重要。我带研究生对交往状态与幽默感做研究,发现攻击性强或压抑孤僻的学生幽默感比较差。现在有一种怪现象,青春期发展的教育总是聚焦sex。青春期性教育应该借着青春期的动力促发展。不能不如禽和兽。孔雀求偶在做什么,鸟儿求偶做什么。孔雀开屏,鸟儿把巢筑得很漂亮。狒狒毛发光,能够承担保护家族的责任,可以成为一个家族的首领,而不是因为它能打架。青春期要让他们像个男子汉、像个美少女。你跟他讲要讲道德,没什么触动。但要求他们帅气、美丽,就会有动力。每个阶段的潜能,要好好发展。
二、当代孩子成长的生态变化
1.信息化带来了什么?直观学习、搜索便利、表现方便。
过去孩子识字了才能学习,现在的孩子不需要识字就可以通过电视学习。网络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搜集信息、主动学习的条件。多媒体和网络提供了观察表演和自我表现的条件。因此,主动选择的可能性增大。学习能力越强,越是喜欢学习的孩子,越能够利用信息化条件,搜集合适的学习材料,选择质量好的电视节目,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视野会变得更为开阔。学习能力越是弱,兴趣越是贫乏狭窄的孩子,越容易选择低水平的节目,越容易接触糟糕的信息。电视和网络有了很多表达观点和自我表现的便利,也为缺乏真情实感的做秀提供了条件。这会使得孩子在现实自我调节和整合发展方面产生差异。跟风攀比做秀,容易降低内在动机和自我的内聚性。环境条件对孩子的选择能力是挑战。所以,家庭教育打下的底色作用巨大。什么底色?善于学习,学会思考,视野开阔,这样就能好好利用信息化条件主动学习。因此要明白,真正的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学习不是轻松事,只有理解其中的道理,才会感受到智慧挑战的乐趣。才会累了心不累。学习过程肯定会受挫,把受挫视作学习的机会,才能够坦然面对。家长尽可能不用学习以外的功名和攀比来干扰孩子,那是最会让他们偏离学习本身的兴趣的。要帮助他学会学习,不要作秀。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无端焦虑。不要介意一时一事的分数得失。学习是孩子自己在学习过程的掌握和体会,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独生子女带来了什么?交往关系变化,受关注变化。
以前有兄弟姐妹,家庭里兄弟姐妹在一起,交往中自然学习。交往学会同感共情,学会对话,学会合作。打打闹闹了学会讲和商量,谁要是总是攻击,就不带你玩了。但是我们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没有这样的环境,懂得的家长让孩子跟其他的孩子交往。当然独生子女与长辈有更多交往机会,更容易从与长辈交往中学习。但有些家长既忽视为孩子同伴交往创造条件,也不能让孩子在亲子交往中学习。我们要明白当代孩子家庭交往关系的优和劣在哪里,让孩子能够在不同的交往关系中学习。
独生子女受关注程度的变化也是有好处,也有不好。受关注度提高,更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可以为他们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当然,关注不得法,包办取代,让孩子为自己争面子,就会造成问题。完全靠我们家长调节了。好可以更好的培养,不好还不如不关注。家长的视野更重要,家长的视野不能讲很多。简单的一点,孩子表达的需要不一定是他发展的需要,我前面谈了健康发展的主要特点。家长的视野要高过孩子,要从孩子变成一个积极健康的人考虑。我在2014年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时针对家庭教育强调“陪”和“夸”的舆论时,提出“陪是为了不陪”,“夸是为了不夸”。家长要有让孩子主体发展的观点,有时候要会“玩滑头”,教育是艺术。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功能
1.身心互动,培养同感能力。我们要在当代补上的是什么?empathy,我喜欢翻译成同感,不是同理,因为很多时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根据对方的状态作出合适的反应。这是一个家长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孩子最需要培养的。什么是empathy?感同身受的感觉和反应。举个例子,我有个学生办幼儿园,他招幼儿园老师一定要招生过孩子的,他说不一样,我让他举例说说什么不一样?他说,孩子摔跤了,没做过妈妈的老师一般温柔地询问,做过妈妈的老师一般会一把抱起孩子,简单几句话,语气不一定温柔,但急迫。伴随发自内心的表情和动作,安抚和鼓励孩子勇敢。孩子有第六感觉,能从大人全身心的反应里感受到爱,这就是人的感觉和能力。独生子女家庭里缺乏兄弟姐妹的身心互动,信息化社会也会弱化人际的身心互动,孩子很容易缺乏empathy,这会带来发展的欠缺,容易人格干瘪,家庭要补上。
2.生活中养成的目标和习惯。生活很多机会可以培养自我监控调节能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幼儿园时学洗碗,先洗淘米水再洗清水,大碗放在下面小碗放上面,筷子搁在碗上,不能搁在桌子上。看看这件事需要多少自我调节的能力,目标行动、条理、合理全在里面训练了。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啥活全都不干,只要求他们读书。现在大学生研究生能力问题出来了,不会计划,做事盲目,有的看书看得懂,但实践就不行。为什么?生活中没有养成目标引导行为的习惯,没有生活经验。这样将来很难挑大梁。
3.生活中培养评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信息化社会选择信息需要评判能力,家庭教育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做事有事理,有效做事就有科学规律,要讲效率。中国大人们普遍有个不大好毛病,让孩子做事只是下指令:你给我这么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搞不清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学习再机械化训练的话,他们就更加不知道,脑子就没了。做事要明白道理在哪里,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学会寻找合理有效做事的规律,不盲目、不盲从。
谢谢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