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涪江畔,春风拂过少年的衣角,将琅琅书声暂换作山水间的笑语。3月18日,射洪中学初中部“亲近自然 体验生活”远足拉练活动如期而至,四千余名学子兵分两路,在螺湖半岛的碧水蓝天与双江村的田园牧歌中,完成了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向奔赴。这场春日远征,不仅是一次用脚步丈量大地的体能淬炼,更是一堂没有围墙的生命教育课。
晨光启程:出征仪式点燃热血
早上8时许,广寒运动场早已溢满蓬勃的青春朝气。蓝色校服组成的方阵整齐划一,各班班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亲近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随着德育处副主任、校团委书记文涛铿锵有力的动员致辞,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份鼓励像一簇火苗,点燃了数千名学子眼中的期待——他们即将用双脚走出课本之外的“第二课堂”。
熹微的晨光中,两支队伍浩荡启程:初一初二学生沿文化路、枇杷沟徒步向螺湖半岛进发,初三学子则登上公交车,奔赴双江村的阡陌深处。背包里鼓鼓囊囊的食材,锅碗瓢盆让双手不空,还有拉着的音响、斜背的吉他——这场远足,注定要写下令人惊喜的故事。
山水课堂:野炊野餐中的成长必修课
螺湖半岛:野餐中的“共享经济”
10点过,初一初二学生陆续抵达螺湖半岛露营基地。各班迅速以小组为单位“圈地扎营”,铺开野餐垫的瞬间,原本静谧的草地瞬间化作美食博览会。各色便当盒、保温桶、水果篮星罗棋布,少年们盘腿围坐的圆圈像涟漪般层层荡开,清脆的碰杯声与嬉笑声此起彼伏,承载着爱的美食在师生间传递分享。
双江村:烟火里的生活哲学
与此同时,在双江村玉壶洲,初三学子正经历着更具挑战的考验。炊烟缭绕中,有人被辣椒呛出眼泪,有人把酱油当成醋,但当他们围坐在草坪上分享劳动成果时,那些笨拙与慌乱都化作了爽朗的笑声。正如钟书记鼓励孩子们:“烧焦的锅巴和完美的蛋炒饭同样珍贵,因为它们都烙印着少年们独立生存的初体验。”
午后时光:团建活动绽放青春光芒
下午,吃饱喝足的少年们在春光里释放活力。螺湖半岛的草坪上,“极限挑战”,创意竞赛,才艺展演,初一初二各班燃爆绿茵,精彩不断;双江村的露营场上,初三各班总结、颁奖,卡拉OK引吭高歌,模仿秀舞蹈嗨翻全场,赢得阵阵喝彩。青春无需装备镁光灯的舞台,只需纯粹的热爱便会格外闪耀。
在这场春日远征中,我们看见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各班在野餐后积极清理场地垃圾,学生干部提醒,师生齐动手,践行了“无痕山林”的环保理念,让劳动教育升华为生态教育。正如德育处杨洋主任所言:“当我们把课堂搬到山水之间,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对生命的共情力。”
归途如歌:脚步丈量意志的刻度
夕阳西斜,初一初二学子沐浴着浩荡春风踏上返程。去时的欢歌渐渐变成沉默的前行,有人磨破了脚后跟仍咬牙坚持,有人主动帮体力不支的同学分担背包。
而经历双江村野炊的初三学子,在步行至螺湖半岛乘车点的3公里归途中,红旗招展,歌声嘹亮,恰似这个春天最诗意的注脚。
暮色中的校园重归宁静,但那些在春光里淬炼过的少年,眼眸中已多了几分坚毅的光芒。这场关于成长、协作与坚持的必修课,终将在某个未来时刻,化作他们人生行囊里最温暖的力量。
编辑|李小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