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成都体育学院:抓准着力点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体系
2022-01-10 17:15:00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秉承“植家国情怀、争竞技荣光、守理想信念、育卓越技能、担复兴重任”的育人理念,立足学校特色、抓准学生特点、发挥专业特性,在提升“言值”“颜值”和“研值”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形成育人共同体,实现课程思政全过程开展、全课程覆盖、全教师参与、全学生受益的新格局。
  提升课程“言值”,构建课程育人新体系
  学校注重提升课程“言值”,铺设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传送带”,形成“梯队”课程网络,扎实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畅通思政课程主渠道,搭建“时政10分钟”特色育人平台。学校党委全方位谋划,积极创新、狠抓落实,成立意识形态与时事政策教研中心,建立全校意识形态宣讲制度,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准确定位、优化建设5门思政主干课程,依托省级示范课程项目,高质量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积极对标、开设“四史教育”“医学伦理”等选修课。坚持问题导向,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搭建思政课堂师生互动平台,形成“紧跟国家大事、关注社会万象、直面学生困惑”的热点主题轮换机制,设置党和国家的系列重要会议系列、抗疫系列等专题,通过听、说、读、写、唱、拍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堂10分钟展示,积极推进师生、生生的多层多样互动课堂,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时政10分钟”的思政课堂全覆盖、本科学生全参与的良好局面。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加强机制建设。立足学校实际,建立由学校党委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联合主导,宣传部、学工部等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协同配合、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形成课程思政专门化结对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做专业课程思政共建人,指导和帮助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交流研讨、主题实践等活动深入日常。加快推进课程思政长周期评价体系建设,形成重品质、科学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聚焦示范专业,打造示范课程。聚焦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依托国家精品资源课程“乒乓球”、省级一流课程“排球”“武术”以及“中国体育史”“郑氏伤科”“新闻学原理”等特色课程,以“体”为连接点将各专业“特性”构筑串联成“+体育”或“体育+”的特色化、资源融合性课程思政育人链条,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典型性和示范性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
  提升文化“颜值”,构建文化育人新体系
  历史是生动的教科书,文化是持久深层的力量。近年来,学校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等战略机遇,挖掘利用体育精神和武医文化资源优势,在天时地利人和中不断提升立德树人的文化底蕴。
  打造“四大文化育人工程”,强化价值引领。打造国术文化育人工程。厚植中华体育精神,成立中华国术院、体育博物馆、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举办国术文化赛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体育精神。打造武医文化育人工程。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利用武医学科优势和文化底蕴,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和“以武修德、德技双修”的武者精神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传承学校特色的怀贤精神。打造博物馆文化育人工程。依托学校体育博物馆推出体育文物专题展,举办博物馆嘉年华活动,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在“体育+艺术”中形成“六艺”体育艺术精品,讲好体育文物故事,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强化价值引领,培养时代新人。打造体育赛事文化育人工程。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奥运会、全运会等赛事活动中形成“专业体育人员全过程参与、专业技术人员多方面保障”的服务模式,实现“场上+场下”全过程参与、多方面服务,在为国争光、为国奉献、为国服务中实现价值认同。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起,在历届夏奥会、冬奥会的备战过程中,学校共承担国家体育部门奥运医疗科技攻关项目近100项,下队服务人次数超过300人次,为国家乒乓球、篮球、举重、曲棍球、羽毛球、射击、射箭、艺术体操、短道速滑、冰壶等奥运金牌队伍提供医疗科技保障服务,两次荣获奥运会贡献奖,为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特色校园文化分类推进,丰富“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武术学院发挥专业特色,拍摄“一代武医宗师——郑怀贤”“剑器行”等课程思政影视资源;运动医学院以“传承武医文化精髓”为主题,定期举办“郑氏推拿技能大赛”,强化学生医者先强技的医理道义;新闻与传播学院立足“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声音”的核心理念打造文化艺术节,当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术科院系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担当精神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专项技能大赛。目前,学校搭建形成具有“体育性+思政性+文化性”的第二课堂,打造冠军文化墙、怀贤文化广场,以“向女排学习,向冠军致敬”为主题的“冠军之夜”“奥运会全运会冠军来课堂”活动已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党委书记舒为平主持的“体育精神铸魂,武医传承植根,体文结合丰翼——成都体育学院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
  提升科研“研值”,构建科研育人新体系
  科研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构建由行政部门、院系、科研团队、教研室组成的四级科研育人培养体系,用高水平科学研究反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政育人效能。
  以项促研,学研相济。近年来,学校围绕体育与改革开放、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体教融合战略以及百年来党的体育思想宣传研究领域开展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两项、其他项目20多项。完成关于女排精神、乒乓精神国家体育部门决策咨询重大科研项目两项,完成相关课题立项7项,获教学成果奖两项。研究团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成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高端智库。立足学校特色,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体育史》相结合,打造“体育与中国革命”虚拟仿真特色项目,第一期“延安精神与红色体育的开展”项目成功入围国家“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评选名单。依托系列高水平项目研究,承担全国体育院校《排球运动教程》《乒乓球运动》《体操运动》等10余部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编写工作,各门课程系统挖掘了课程思政资源。成都体育学院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受到全国同行兄弟院校和多所高校的肯定,接受10余所高校到校学习交流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题专项计划,大力推动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成都体育学院特色”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进科研育人长效发力。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体育宣传、体育研究等相结合,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体育宣传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第三届“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研讨会、“团结·健康:后疫情时代的体育传播”国际体育传播会议、2021中国体育史年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1949—2019)”学术研讨会等近10场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教研感悟,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效结合,积木成林,用科研助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增加育人成效,谱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篇章。
(罗春艺 陈晔)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2002649640 2021-12-31 11:3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