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四川高考语文试题点评:平和厚实 稳中求新
http://sichuan.eol.cn 来源: 作者: 2011-06-08 大中小
平和厚实 稳中求新
----2011年普通高考(四川卷)语文学科试题简评
邓文光
2011年普通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紧扣《考试大纲》,体现了“以思想命题,以能力立意”的原则,试卷平和厚实,稳中有新。试卷的特色体现在能力立意、难易适中、语文味浓、时代感强、开发性大、整体协调、贴近学生、稳中有新等八个方面。
一 、能力立意
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基础知识,强化能力素质,今年四川语文卷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从全卷看,集中考查基础知识的一、三大题和名句背诵,其难度都不大,而阅读鉴赏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试题,能力要求较高。以基础知识方面的试题而论,也不是单纯地考识记或背诵,而需要一定的理解和上下文推断能力。比如错别字一题,学生可能会在“鸠占雀巢”和“卑躬屈膝”两个词上思量,如果学生能分析出“卑躬屈膝”一词的前后对应结构,就不会再去想是“躬”还是“恭”。再比如要判断3题C项句子“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子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中“的”字的使用是否恰当,仅仅凭语感和句法分析是不够的,必须根据句意去思考。病句题的几个错项都涉及思维判断,它考查了学生的句意理解和句子结构分析的能力。文言文实词题中“徐”和“惠”字较为常见,其含义也容易理解;而“厕”和“刺”,学生平常在文言文学习中见得少,但如果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依凭上下文,是能够确定它的意义的:这就是典型的能力测试。这类题在试卷中还有很多。至于语文能力检测类试题,其难易要求也是有别的。科技文阅读重在考查准确理解文意的能力,选项重视思维判断,没有在细枝末节上为难学生,推断题也涉及到文意的准确理解和推断的合情合理,难度不大。文言文翻译重在关键字词和特定句式的理解,这都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规能力,至于第一句中的“楮币”,这是个难点,但学生依据上下文是能推知它的意思。诗歌鉴赏和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审美鉴赏方面的试题,需要较高的语文素养。至于语言表达,有概括要点这样的常规试题,也有文学性和创造性表达方面的题,整体而言,都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言水平。至于作文,考查重心不是审题,而是立意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整套试题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要凭瞎蒙获得高分是不容易的。
二、难易适中
全套试题难易度恰当,但不同的题型,其难度要求是有分别的。整体讲,选择题难度不高,主观试题难度略大,这是符合高考命题走向的。具体说,拼音、错别字难度小,而成语和病句这类理解及表达、运用方面的试题难度略高;科技文阅读试题重视准确理解,试题平和,不刁钻,难度适中,这避免对一些语文水平较高的同学的误判;文言文材料比较简单,但要做好试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和较高的思维判断能力才行,比如文意理解中其妻子御寒的说法,要判断其正误,是很需要一番思索的。翻译题的材料好,难易适中,既考到了一些关键字词理解,又涉及特种句式的理解。名句背诵题的难度偏低,这避免了学生背诵了很多仍然得不到分的情况,也就可以避免一些学生平时因为背诵始终得不到分分而放弃背诵的现象,这符合引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多背诵名篇佳句的语文教学思想,这种命题思路很好。至于诗歌鉴赏和文学作品,试题中有一般难度的,也有偏高的,这符合梯级选拔人才的考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语文优秀的同学得高分,避免一些平时语文成绩很差,考试靠投机取巧或鱼目混珠而得到与优秀同学一样甚至更高分数的情况出现,这有利平时的教学。语言表达,包括作文,都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个平常的分数,但要得高分,则需要超出一般同学的水平。这种难易分布,较好地配合了能力立意这个试卷的基本命题原则。
三、语文味浓
本套试卷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的现实生活、显性和隐性的课本素材、文质兼美的课外文本材料等三个维度选取和组合试题素材。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语文试题在选材上,更加注重材料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语文味更浓。比如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元人笔记《南村辍耕录》,人物故事和文字叙述都值得“玩味”。诗歌鉴赏中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富有意境,可谓千古名句。现代文学作品是散文名家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本文多处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之艺术性较强,学生能获得审美愉悦。仿写的素材,取自于教材中的文化景点和文学意象,例句富有文学意味,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表达题选取了史铁生逝世捐献肝脏这一素材,现实性强,角度特别,既高扬了感恩教育,又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题目“总有一种期待”,该题写作面广,试题下隐含人文性和审美性,它能激发学生内心那份温婉、柔和、美好、向上的情愫,写好了,一定能散发出语言的馨香。
四、时代感强
语文世界并不是空中楼阁,语文的价值追求既要立足于传统又要着眼于时代。本套试题弥漫着浓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理念,它能引领学生关注时代热点、时事新闻。比如病句辨析题涉及到我国“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涉及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气候变暖这个重要话题,它能引起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压缩语段试题选自清华百年校庆,而语言表达试题选择的是才逝世不久的著名作家史铁生捐献肝脏的新闻,这些都都紧扣时代脉络,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主题积极健康。
五、开放性大
规范决定试题之严谨,开放彰显试题之活力。本套试题在重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但开放有度。比如诗歌鉴赏题要求对诗的第二联进行赏析,没有限定赏析的方向,学生从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应该都是可以的,这就给了学生较大的回答空间,这样也就能更准确地检查学生的鉴赏水平。文学作品阅读要求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不仅要领会其思想、认识其形象,还要体味表达技巧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这既考查了文学作品共性化鉴赏,也兼顾了个性化赏析的艺术魅力。20题要求根据语境“写感激的话”,既遵循了“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同样给了考生展示才华的空间。这些开放性试题,避免了单一试题的死板,其试题的区分度比较大。
六、整体协调
本套试题的整体感较好,主要体现在题与题之间的协调配合上。本套试题考查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能力层级和难易程度分布恰当,整体和谐统一。试题的材料与材料之间能互相补充,能包容多元价值观,比如古诗文彰显的是是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的个人情操,而自然科学文章则倡导低碳生活,关注地球环保,文学作品阅读则既关注亲情又崇尚人生价值的实现。
七、贴近学生
本套试题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情感实际,学生对很多试题材料及题目都会有一种亲切感,从而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文言文选材既符合考试大纲考查“浅易文言文”的要求,设题时又很好地处理了“难”与“易”的关系,这中间,试题之间难度有差异,试题内部各选项之间难度也有分别,这就避免出现低效度试题。现代文阅读文质兼美,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设题角度和难度都是学生熟悉的,这些试题不仅与中学的教学实际相吻合,也与大多数考生的阅读水平基本相当。语言表达题不仅生活气息浓厚,而且选材涉及中学语文教材,其中一道题要求用中学教材中景点和意象来仿写,另一道题目涉及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著名作家史铁生,这些能引导学生关注平时语文学习,有利于中学的语文教学,这是本次试题一个很大的亮点。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除实用的工具性外,更具有化育心灵的人文关怀。作文“总有一种期待”有明显的价值导向。中学生正是富于幻想和追求的年龄,以“总有一种”对“期待”加以聚焦和引导,形成向上的张力,能激发考生去努力表现个体生命历程中“期待”的感动点,这不是泛论人生理想或套用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就可以敷衍成文的。
八、稳中求新
本套试卷结构稳定,保持了前几年四川卷的基本风格,在考点选择上,也保持了测查语文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基本格局,试题的难易也与去年基本一致。比如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的是常规的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题型,其考查点也都比较常见。18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19题考查修辞运用能力,这些都应该属于常规题型。
在试题创新方面,主要表现在试卷的教学引领上。
今年的语文试题,更加重视引领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试卷以能力立意,简化基础,重视主观表达,适度提高审美和表达能力要求,这些都是与语文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本年度还特别重视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第7题,让考生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并进行推断,这种从已知探讨未知,就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思维能力。20题要求考生以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这要求学生去深入挖掘史铁生捐献肝脏的意义,须上升到一定的精神层面,才能使该段表达有思想有新意,这当然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作文“总有一种期待”,乍看平淡,却能为全省几十万来自不同区域、生活体验与认知层次不同的考生,留下足够的写作空间,既充分体现了公平性,更体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诉求。
在能力检测上,本套试卷还特别重视测试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且能力要求较往年高。当然能力要求虽然高,但考查的切入点还是挺小,滴水可反映太阳的光辉,通过对细部的鉴赏,我们能更为精细地判断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今年也比较突出。
此外,求新的另一个表现是,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例如字音字形题中的“腈纶”“骨骼”“彗星”“副作用”等词语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科技文阅读关注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涉及到地理和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这体现了文理渗透的需要,它能引领考生把学语文用语文的空间拓展到自然科学领域。
总之,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坚持“稳中求新”,发挥了自主命题的优势,对高校选拔人才,对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改变语文教育行为,都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作者: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树德中学高级教师
转自新浪四川教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