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山西省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两年时间全省已经选聘9748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基层农村,2008年,山西省还将选聘一万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不过,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4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由于自身不适应、村民不认可、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不少大学生“村官”难以真正扎根农村。
从学生到“村官”,大学生们给农村带来知识与新观念的同时,自身对这种角色的转换却不适应。“感到发挥作用吃力,难以下手工作”成了很多大学生“村官”初下农村时的共同困惑。调查发现,由于大学毕业生思想上不够成熟、心理落差较大,新的环境让他们在生活、工作上都有些不适应,没有深入接触过农民,没有深入了解农村,很难将“学生”的方式与农村管理结合起来,也很难做出成绩。
与此同时,部分村干部和村民的不认可也让大学生“村官”工作难以开展。调查发现,由于到农村的大学生中专业对口的很少,刚开始无法对农民提供有效的帮助,而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期待恰恰就是能为他们很快带来实惠,这种反差使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逐渐弱化,认为他们是华而不实,甚至把他们看做局外人,使“村官”在农村的工作很难进行。
此外,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奖励与惩罚体系,以及没有明确的身份和出路也使得不少学生“村官”自己在工作上出现懒散、消极的状态。
对此,调查建议应首先给“村官”建立“分类晋档,勤绩联酬”的目标考核体系,优胜劣汰,使不断引进的大学生“村官”形成一条“送智链”。考虑到大学生“村官”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感,在其工作的适应前期、成熟中期及其发展后期都应进行相应的效绩评估监督,同时对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充实和完善。
在知识培训上,高校在今后课程设置上应增加村务管理方面的课程,有意识地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同时,加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力度,增长“村官”的农村知识,使其学有所用。
为了让大学生“村官”真正扎根农村,调查建议应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用政策、待遇和事业留人,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