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中国科学院2021年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2021年选举产生了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李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还有复旦大学化学系1979级本科校友王梅祥、复旦大学物理系原教授封东来校友。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78级本科校友林海帆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祝贺4位复旦人!
李骏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骏,男,1982年复旦本科毕业;1984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加入美国斯坦福大学,1998年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2019年回国,任教复旦大学,为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骏任上海数学中心主任,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
李骏的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的代数几何,他是国际知名的模空间理论研究专家。李骏解决了代数曲面上向量丛模空间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结果被写入教科书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定理。他关于GW-不变量的代数几何定义(与田刚合作),GW-不变量的退化公式,K3曲面上的有理曲线等重要工作使其成为在代数几何方面有很深造诣的领袖级专家。1978年,李骏曾获首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1993年获Terman fellowship;1994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邀请报告;1995年获Sloan fellowship;2001年获世界华人数学家最高奖——晨兴数学奖金奖。
李骏和他的数学人生
在李骏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幅现代画,“现代画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东西,它就像数学,你看不懂,但就是有意思,学问就在里面。”李骏被它强烈的色彩吸引到,“它带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尽管它只是一个不知名的习作。”
而在数学领域,他一直不停求索数学带来的震撼感。“数学这座大厦实在是太美了,但你要真正读懂,才能开始体验到它的美妙。”
来复旦学数学,“这是最好的选择”
很小,李骏就展现出对数学的热情。“小学时,在教室黑板上,我的数学老师会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全班只有我全部完成这些题目。从那时起,我开始知道我对数学的兴趣是有点与众不同的。”
李骏回忆,“有一次,数学老师批改错了我的作业,我提出我的意见,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他称这是‘反潮流’,并积极鼓励大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1978年李骏获奖时的相关报道
1978年在首届全国八省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中,李骏获得了第一名。颁奖典礼上,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为他颁奖。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苏步青先生将对他产生深远影响。
李骏很清楚地记得,他曾和一位数学竞赛的优胜者聊:“我们讨论应该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那时候复旦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为我们专门设立了数训班。”李骏和小伙伴想,复旦如此重视他们,在这里学习数学肯定会成功。就这样,在苏步青先生的感召和小伙伴的影响下,李骏进入复旦大学数训班,踏了上数学之路。
“这是最好的选择” 李骏说,“在复旦,我拥有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苏步青先生经常对我们说,‘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条件,好好学习,成为国际数学界的一流的人才,’日后,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能想起苏先生的话,它激励着我克服困难,走到今天。”
1982年,李骏在复旦数学系本科毕业。“我觉得我应该做数学。” 在这样的信念下,他考取了复旦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期间,李骏遇到了谷超豪先生和其导师胡和生先生。他们在李骏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后来又把他推荐给了丘成桐先生,并特批李骏提前毕业,前往美国攻读博士。1989年,在丘成桐先生的指导下李骏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李骏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了三年的博士后。随后,他加入到斯坦福大学。1998年,李骏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
2019年,已是美国斯坦福终身教授的李骏回到复旦大学任教。谈到回国回校,李骏说:“对我而言,回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决定。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回来,我也一直觉得我会回来。”2011年底上海数学中心建立,李骏参与筹建工作,这成为他回国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李骏去美国时,“胡和生先生提出,希望我毕业后能够回国。”这句话,他从未忘记过。
虽然李骏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但他一直坚信他会回来,回馈母校。身在国外,仍心系上海数学中心发展的他,在2019年做出重要决定——回母校,到上海数学中心工作。
在基础数学研究上,李骏走了几十年。“我乐意把时间放在数学里面,这是我可以找到乐趣的地方。在数学里面,我能娱乐、快乐并兴奋着。”此外,在国际上来自同行的尊重和认同,也让他有一种莫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数学研究做到一定的时候,总是要回馈社会的,培养后代是我的责任和任务。因此,对我来说,回国回校任教,是最好的选择”。李骏希望,能够通过数学回馈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喜欢手把手教学生
享受和学生共同探索的乐趣
2019年,李骏回到复旦大学,担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并任上海数学中心主任、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
回国后,李骏一直奔走在教学第一线,坚持给大一新生上课。这个学期,每个星期一和星期三,研究基础数学的他,都会出现在本科生一年级的高等代数课上。
“到退休前每年我都会去教本科一年级。”李骏说,“我现在最喜欢做的,就是和年轻人在一起,那是最幸福的事情。”指导学生,李骏喜欢手把手教。“就我感兴趣的题目,我会给学生做。我希望通过和他们一起工作,在共同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让他们学到怎么做,这是我觉得我可以做到的最好的。”
在课堂上,李骏不仅为学生讲解数学理论,他更希望用亲身经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希望把我走过的弯路都告诉他们,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完全了解,但以后他们走到一定程度,能在某一天突然灵感来袭,想起这是我曾经在课堂上讲过的,对他们有一点点帮助,我就很高兴了。”
在读研究生时,李骏的老师曾让他多读文章。那些在当时看来都是无效的阅读、探索,后来都被证实是有用的。而他,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将这种方式传递给他的学生。李骏的一位学生说:“每当我有问题或迷茫的时候,老师都很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平时他也会告诉我需要看一些什么样的书。”
在教学中,李骏告诉学生,做研究需要有想象力。他鼓励学生先去大胆地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强调,做出新的东西之前就是要敢于有一些新的想法。
数学灵感很重要
不知何时迸发,需要等待
数学,常常研究的是全新方向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迸发出灵感,就需要等待。李骏曾经和他的合作者讨论一个问题,思考了整整一年时间,“我们觉得真的没戏了,都同意不做了。但都做了一年,真的难以放弃。但数学灵感这个东西很奇妙,在要放弃的一星期以后,我们就做出来了。”
李骏曾耗时三年,获得关于模空间退化的研究工作新成果。回忆起灵感迸发时,李骏说:“第一年我觉得我能够做,但总觉得不对,没有找到新的突破。一年之后,某一天我坐在办公室,看着我的书桌桌腿,突然想到了什么,习惯用大脑构思的我,坐在书桌前想了两个小时,把这个问题在大脑中演绎了出来。最后,花了两年时间落实了大脑中的构想。”至今,灵感突袭的那个场景,李骏记忆犹新。
灵感从何而来?“‘算例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是我想跟学生灌输的一个理念。”李骏说,“数学这座大厦太美了,就会觉得越高大越壮观就越好。但问题是,做自己的研究,创造性是最重要的。而创造时:没有大厦,要在平地、在荒漠上创造一个东西,你搬来一个大厦的话是没人理你的。这就需要你去找灵感,灵感哪里来?你只能通过计算这些具体的例子,把灵感招引过来,得到一些启发,发现一些规律。”
曾为李骏的博士学生,现为中心青年研究员的周杨,谈起李骏时,说“做研究时李老师会让我把问题具体化,只有具体之后就可以看到哪一步是行得通的,哪一步是行不通的。后来,我越做研究越会发现具体很重要。”而这,正是李骏传达数学研究理念的生动写照。
有时候,数学领域新的突破,来源于携手合作。在数学领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创新工作常常来源于跨领域的一个概念和技术的应用。在研究中,跨领域学习和借鉴知识,是非常正常的。“我有碰到过几次需要新领域的知识来支撑研究,但跨度不是很大。遇到真正跨度大的领域,你的朋友会带你到新的领域去做,最后成为你的合作者,共同来完成研究。”
日前,李骏和他的合作者郭帅(北京大学)、张怀良(香港科技大学)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在线发表了文章“Polynomial structure of Gromov–Witten potential of quintic 3-folds”, 证明了镜像对称中的一个重要猜想。仅在今年,上海数学中心就在世界数学四大顶尖期刊发表了5篇论文,李骏的文章是其中之一。
李骏坦言,做好数学,“常常要先‘死’过去,再‘活’过来。过程或许很痛苦,但有了新的突破之后,从中获得的幸福是是极致的”。
几十年如一日,李骏将自己的业余时间都放在数学上面。“因为我就是喜欢数学”,李骏笑道。
数学英才班的创立:
提供好的土壤,激发学生的努力
2019年11月,上海数学中心、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启动“数学英才试验班”计划。2020年10月,复旦大学数学英才班举行了开班仪式。
英才班实施导师制,由数学中心、数学学院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一、二年级学习导师,通过近距离、个性化的指导,关心关注学生全方位成长。在三、四年级安排科研导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让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首批受聘的15名指导教师,都是70、80后,以80后居多。
复旦首届数学英才班从校内共选出34位同学,以数学类专业人数居多,还有来自自然科学实验班、技术科学实验班、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同学。有多人是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还有物理竞赛的获奖者。2020级本科生入学后,复旦启动第二届数学英才班选拔,人数增加到50名,并与强基计划相结合。今年9月,经英才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教务处审定,拟录取30位学生。
在2020年的开班仪式上,李骏介绍:“我们选派最好的老师,通过课程改革让同学尽快进入数学前沿,给同学尽可能大的探索机会发挥潜能。我们也选派了上海数学中心、数学科学学院优秀青年科研人员作为导师。他们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交换分享成长故事,也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挡风墙和成功路上的风景线,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最大程度发挥潜能。”
李骏本人,毕业于改革开放后举办的数训班。大学四年,复旦数训班给他提供了宽松的学习土壤,他可以自由地在数学世界探索。而谈及新设的数学英才班,上海数学中心主任李骏直言:“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天分、个人努力和土壤,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好的土壤,激发学生的努力,希望他们中能够走出一批顶尖数学家。”
谈及提供培养数学人才的土壤时,李骏直言:“我不给自己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我喜欢我能证明出来的定理、我能做到的事情。在培养人才上,我喜欢尽力,会尽力,也一定尽力而为。”
还有这些复旦人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梅祥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梅祥,男,复旦大学1979级化学系本科校友。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梅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腈和酰胺的对映选择性生物转化反应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基于新型大环主体分子的超分子化学以及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方面在国内外有重要的影响。在国际重要化学学术刊物上发表百余篇论文和学术书籍的专论。作为无党派人士,王梅祥长期参与全国政协工作,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针对国家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创新文化等提出了多项提案,2014年提出的《全面深化“国家实验室”建设改革,提升我国科研原始创新水平》获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封东来中国科学院院士
封东来,男,2002-2020年担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浩清”讲席教授,2010-2020年担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
封东来长期从事复杂量子材料及其微结构的实验研究,在揭示超导机理和观测拓扑材料新奇性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发表论文166篇被引用13000余次。封东来曾应邀在学术会议做报告百余次,工作多次被《自然·物理》和美国物理学会(APS)《物理》等杂志评述和报道,并因“阐明量子材料的电子结构的开创性贡献,特别是在铁基超导的体材料和界面超导研究中的贡献”当选为APS凝聚态物理部会士。封东来还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科学家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林海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林海帆,男,复旦大学1978级生物学系本科校友。美国耶鲁大学尤金-希金斯讲席教授(终身)、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创始主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遗传学系、妇产科与生殖科学系教授。2018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林海帆长期从事干细胞生物学、生殖生物学、RNA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并对这些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林海帆发现了第一个控制胚胎细胞分裂的母体效应基因,证明了干细胞非对称性分裂的自我更新的理论与干细胞微环境假说,发现并命名了多种在人类与动、植物界共有的干细胞基因,包括著名的Argonaute基因家系。发现并命名新的一类遗传调控分子piRNA,此发现被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评为2006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他发现了piRNA在基因调控与癌症中的重要功能,提出并证明了有关piRNA在表观遗传与转录后调控的重要理论。他也率先发现了翻译调控在干细胞自我更新中的重要功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