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百年自强不息,既是一部辉煌的“向海图强”发展史,更是一部创业史、拼搏史、奋斗史。
永葆“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学校始终心系兴海强国、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循国家战略变迁、产业发展演变、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特色化发展等历史脉络,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向海而兴,勇立潮头,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发展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大学科门类,围绕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紧跟国际前沿,开展应用研究。建立健康绿色水产养殖新模式;构建种质创新与良种选育技术体系,繁育团头鲂“浦江一号”、坛紫菜“申富1号”等国家级良种;在新渔场和渔业资源开发、渔具渔法革新与研发、高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中国远洋渔业开拓者。开创了我国罐头、水产品加工、食品冷冻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水产品综合利用与食品安全研究。近年来,“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创新”等项目分别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有力助推了中国水产事业发展、海洋强国战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本期校史钩沉现将编录介绍学校办学史上若干个“第一” ,以飨读者。
1918年
1918年,筹办中国第一所渔业技术传习所及渔业试验场。
1921年
1921年,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就建立全国第一个养殖科。
1924年
1924年10月24日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淞航”实习船,由侯朝海带队在长江口鸭窝沙至泗礁嵊山两岛间开展海洋横断观测,是中国开展的首次海洋调查。
1925年
1925年,创办中国第一个远洋渔业专科(时为高等专科教育)。
1952年
1952年,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水产本科高校。
军工路校区历史照片
1952年,中国第一个水产生物(水生生物)本科专业。
1953年
1953年,黄琪琰编写《鱼病学》讲义,于1954年首次开设鱼病学课程。
黄琪琰教授著作
1956年
1956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设置鱼类学与水产资源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培养目标为具有水生生物学基础、鱼类学和水产资源基础理论,掌握鱼类数量变动、鱼群侦查、鱼类洄游与行为等生物学调查研究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1960年更名为水产资源专业,1978年更名为海洋渔业资源专业,1986年更名为渔业资源专业,1990年更名为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渔业资源研究、开发与渔政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1956年,著名鱼类学家、中国鱼类学奠基人朱元鼎被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评为第一批一级教授。
1957年
1957年,海洋渔业系无线电教研室主任施彬教授和助手一起与上海海洋渔业公司协同攻关,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垂直式大功率鱼群探测仪,经生产试验,效果良好。该成果获1962年国务院新成果产品二等奖。
1957年8月24、25日,学校赛艇队在龙华华泾划船俱乐部参加上海市划船锦标赛,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赛艇比赛,参加单位有23个,男女运动员256名。学校的薛颂棠老师担任教练兼比赛终点裁判员,运动员陈士麟参加了单人双桨比赛,运动员王维德、何燮成、陈道德(舵手)参加了双人单桨有舵手比赛,王维德、夏章英、何燮城、唐锡良、陈霖海(舵手)参加了四人单桨有舵手比赛。
1957年10月2日至5日,第一届全国七城市划船锦标赛在武汉举行,学校四名学生代表上海参加了这次比赛,其中崔建章担任队伍管理兼八人艇划手,张瑛瑛参加了单人皮艇比赛,马忠和参加了四人单桨有舵手比赛,有学校学生陈士麟同学参加的上海市“八人艇”运动队在2000米比赛中以7分12秒4的成绩取得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接近1956年奥运会赛艇比赛该项目最好成绩。
1958年
1958年,学校编制完成中国第一本《渔捞海图》(由王贻观教授负责)。这是全国海洋普查和吕四小黄鱼渔汛调查的重要成果。
1958年,由王以康编撰的《鱼类学讲义》和《鱼类分类学》,经有关教师整理,分别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鱼类学讲义》是中国第一部本科生鱼类学教材。
骆肇荛组织开设第一个罐头食品专业,1963年更名为罐头食品工艺专业,1985年并入食品工程专业,1998年被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为中国罐头人才培养、罐头工业、罐头出口创汇支撑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立下奠基性贡献。
大水面养殖之父陆桂,带领钟展烈、赵长春等开展钱塘江鱼类和渔业资源调查,著有《钱塘江资源》《钱塘江的湖泊业》等,1961年下半年,陆桂率张友声、赵长春等开展新安江水库渔业生物学环境、渔业资源等的调查研究,成为千岛湖渔业研究的最早先驱。
1958年底,王素娟、朱家彦等在舟山虾峙岛大岙养殖场,第一次将山东、辽宁沿海的海带扩大到江浙沿海生产,为供应富碘食物、防止大脖子病及生产微生物培养基等做出贡献。
1958年,上海市授予陈士麟参加的男子双人艇队伍“全市建设社会主义青年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该队伍又获得共青团中央委员会授予的“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1月,学校划船队正式成立,由校党委直接领导,校团委书记何保源负责组织建设工作,队员是从全校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集中安排住宿、训练和管理。时任校学生会主席的林启仁担任队长,顾锦仙担任女队队长。
1959年
1959年,池塘养鱼学之父谭玉钧,率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使家鱼雌、雄鱼性腺同步发育,在江苏吴江平望突破鲢的人工繁殖技术,1960年在上海青浦解决鲢、鳙的人工繁殖难题,同时在黄河流域、河南武陵率先突破草鱼人工繁殖技术,系大江大河流域首次突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1961年主编《池塘养鱼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1989年所著《中国池塘养鱼学》(第二作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获199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59年8月,水球队员吴承璘代表上海队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水球比赛,获得第五名。
1959年9月,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赛艇比赛在武汉举行,学校陈士麟同学和队友获得双人单桨有舵手项目的金牌。
1959年10月,由张友声主持,上海水产学院和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科学发展规划课题“全国海洋渔具调查研究”完成,后编撰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国海洋渔具调查报告》。
1960年
1960年7月,陆桂、缪学祖、苏锦祥、赵长春、王幼槐等完成长江干流(九江段)及其支流(赣江)家鱼产卵场调查。
1960年8月,朱元鼎出版专著《中国软骨鱼类志》,系中国第一部软骨鱼类志。
朱元鼎著《中国软骨鱼类志》
1960年,陈子英,汪天生在《上海水产学院学报》(创刊号)发表《关于中华毛蟹产卵洄游的初步报告》,报告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查中华绒螯蟹产卵洄游情况,第一次摸清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产卵场在上海崇明外江海交汇处的半咸水弧形带。
1960年,陆桂、钟展烈、赵长春等完成钱塘江鱼类和渔业调查及钱塘江鲥鱼调查,系中国第一次。
1960年,在上海市第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学校张关忠、周润卿、张王明、赵永坚获得4ⅹ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并以5分10秒7的成绩打破5分19秒8的上海市高校纪录;蔡兴邦、赵永坚、陈焜森、张关忠以10分49秒4的成绩打破11分03秒8的800自由泳接力上海市高校纪录;陈焜森以23分59秒9 的成绩打破27分59秒5的上海市高校纪录,获1500米自由泳第二名;此外,陈焜森的800米自由泳、周润卿的100米、200米自由泳、蔡兴邦的200米自由泳、张关忠的400米个人混合泳都获得了较前的名次。
学校水球队代表上海高校队参加上海市秋季运动会,获得冠军。学校参加这次比赛的领队蔡和麟、教练薛颂棠、队员十一人:赵永坚、许品诚、周润卿、童合一、林志强、陈焜森、蔡兴邦、张关忠、张仁杰、皇甫根来、吴承璘。
1961-1962年
1961年,张友声、乐美龙等编撰的中国第一本《渔具理论和捕鱼技术》出版。
1961-1962年,学校主编的第一批全国水产高等院校统编教材。
1962年4-6月,受水产部委托,上海水产学院苏锦祥与长江水产研究所张兴忠赴古巴,接运古巴政府赠送中国的牛蛙种蛙300余只。(6月30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均在重要版面刊发新华社消息。后被称为中古“牛蛙”外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牛蛙。
1963年
1963年,朱元鼎主编,《东海鱼类志》(1963,科学出版社,罗云林、伍汉霖、金鑫波、许成玉、王幼槐参编),系中国第一部东海鱼类志书。
朱元鼎主编《东海鱼类志》
1964年
1964年,学校军工路游泳池建成。
1965年
1965年5月,上海水产学院太湖渔业资源调查与增殖试验组向东太湖投放镜鲤、红鲤、高背鲤夏花500万尾,开太湖鱼类大规模人工放流之先河。
1973年
1973年,乐美龙受命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之一,参加联合国海洋法第三次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后第一次正式派出代表团参加的国际立法会议。
1974年
1974年3月,梁象秋等在《动物学报》第20卷第1期发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的幼体发育》一文。这是我国第一篇在实验室进行蟹幼体发育试验的论文,为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奠定理论基础。
1974年5月,学校承担的农林部部属科研项目河鳗人工繁殖研究,孵出河鳗仔鱼数十万尾,最长存活期达15天,系国内首次。
1978年
1978年,伍汉霖、金鑫波等编著的《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出版,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250余种有毒和药用鱼类的专著。
1979年
197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厦门水产学院上海军工路校区举办水产资源评估培训班,系国内首次,著名水产资源专家高伦等4位专家来校讲学。另有东京水产大学井上实、川岛和幸、铃木康策、小嶋秩夫等4位教授来校分别讲授鱼类行为学、远洋渔业、罐头食品工艺、食品冷冻工艺4门课程。
1981年
骆启荣教授,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博士。曾任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校长,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西北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1981年与丛培基一起成为上海实现遗体捐献者第一人。
1984年
1984年4月,成立中国第一个渔业经济与管理系及渔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86级成为第一个本科专业。
第一个参与远洋渔业的高校
1985年
1985年,中国第一个参加远洋渔业开创事业的高校。
1985年,创办第一个渔业经济管理专业。
图为渔业经济与管理学科奠基人韩家学教授,美国纽约大学工商管理与国际贸易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教授,兼任河南公立商科专门学校校长,兼任河南省银行总行(汉口)行长等
1987年3月
1987年3月,朱元鼎与孟庆闻的专著《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软骨鱼类研究专著。
1988年7月
1988年7月,王瑞霞、张毓人等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青、草、鲢、鳙、鲂受精生物学的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拍摄了第一批揭示青、草、鲢、鳙、鲂精卵受精瞬间的系列电子显微镜照片。
1989年
1989年8月,学校实习调查船“浦苓”号赴日本海前苏联专属经济区海域进行太平洋褶柔鱼光诱钓捕试验成功,正式拉开发展中国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序幕。1990年6月以“浦苓”号为首,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等生产渔船组成第一支鱿钓船队前往日本海作业投入生产性试验成功。由此,鱿钓作业海域不断拓展,从日本海延伸到北太平洋公海(1993年开始)、新西兰周边海域(1995年开始)、西南大西洋海域(1996年开始)、秘鲁外海(2000年开始)、印度洋西北海域(2003年开始)、智利外海(2006年开始)等海域,覆盖到三大洋8大海域,捕捞对象达5个种类,形成了大规模专业化的远洋鱿钓作业船队,鱿钓船达400~500艘、年产近35~40万吨,分别约占我国远洋渔船总数的1/3和远洋渔业总产量的25%以上,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力量。
学校实习调查船“浦苓”号
1994年
1994年,王素娟等出版专著《中国经济海藻超微结构的研究》,于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出版图书一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揭示海藻超微结构的专著。
1997年12月
1997年12月,由周应祺、黄硕琳、崔建章、季星辉、王尧耕等主持完成的海洋渔业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是中国的海洋渔业专业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997年底,承接上海绿全果蔬贮藏有限公司500吨果蔬气调库的研究设计,该冷库1999年9月竣工,这是上海市第一座气调冷库。
1998年
1998年农业部批准在上海水产大学建设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在基本建设方面国家先后拨款2000余万元,学校也相应拨出经费1000余万元。2007年,国家发改委在下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中将其更名为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系中国和亚洲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产培养物保藏机构。
2001年
2001年1月16日,通过上海市农委组织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学校李思发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历时15年,成功培育出团头鲂“浦江一号”,从而使上海拥有了第一个鱼类良种。
2004年
2004年李思发主持的团头鲂良种选育与开发利用——“浦江1号”项目,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由孙满昌主编,张健副主编,许柳雄、钱卫国、叶旭昌等参编的专著《渔具渔法选择性》,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系中国渔具渔法选择性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2004年,设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内第一个设立该专业的两个高校之一。
2005年
2005年,全国第一位捕捞学博士毕业。
2006年
2006年,学校鱼类学课程被评为全国第一门国家级水产类本科精品课程。
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学》精品课程教案
2006年,李曰嵩随“雪龙”号考察南极,系“海大人”第一次登上南极。
2007年
2007年,主编出版《水产词典》,系第一部水产专业辞书。
2008年
2008年,刘洪生随“雪龙”号考察北极,系“海大人”第一次登上北极。
2008年,李思发教授荣获GAA(全球水产养殖联盟)终身成就奖。这是GAA开创10多年以来,授予GAA终身成就奖的第四人,也是第一位华人。2008年,在韩国釜山召开的世界水产养殖大会上,李思发教授被授予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成就奖。这是世界水产养殖学会1969年首次授奖以来,中国大陆水产科技工作者第一次获此殊荣。
李思发教授荣获GAA(全球水产养殖联盟)终身成就奖
2010-2011年
2010-2011年,严兴洪研发的坛紫菜“申福1号”获得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系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菜良种。
申福1号”系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菜良种
2011年10月15日,学校与台湾省苗栗县签署《中华绒螯蟹养殖科技合作协议》,成为大陆第一个成功向宝岛台湾输送农业技术的高校。
上海海洋大学与台湾省苗栗县签署《中华绒螯蟹养殖科技合作协议》
2011年11月7日,举办第一届全国河蟹大赛。
2011年12月29日,学校的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科学技术部批准为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2月27日
2013年2月27日,经台湾苗栗县府县务会议审议通过,授予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王春博士荣誉县民称号。台湾苗栗县县长刘政鸿、副县长林久翔、秘书长叶志航向王春颁发《苗栗县荣誉县民证》,永志感念。王春博士长期驻守苗栗,勤恳尽力辅导该县大闸蟹养殖有成,成为大陆人士获得台湾荣誉县民证的第一人。
王春博士成为大陆人士获得台湾荣誉县民证的第一人
2015年
2015年12月,学校研制的中国首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彩虹鱼”号,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级海试,这标志着中国人探秘“万米深渊”计划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我国首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成功进行4000米级海试
2015年12月,中国第一本渔业英文学术期刊《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创刊。
2015年10月22-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在福建省会福州市举行。本次比赛汇集了来自全国各省市最优秀的运动员及教练员。他们经过各省市多次选拔、层层筛选组建而成。学校田径高水平运动员、人文学院学生杨建行代表上海队参加本次了大赛,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4秒07的优异成绩获得第六名。
2016年
《上海市级专志•上海海洋大学志》出版,系上海市第二轮修志出版的第一部专志。
2017年
2017年3月,由上海海洋大学等建造的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在天津下水。
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
2017年2月27日,中华龙舟大赛在海南万宁打响了2017年的第一战。学校龙舟队再次创造历史,男队力克前一年总冠军山东聊城大学队获得500米直道赛冠军,收获学校龙舟队建队十年来首座中华龙舟大赛金杯,这也是上海市的第一个中华龙舟大赛冠军。女队获得首个季军,进入中华龙舟大赛青少年组的三甲之列。
2017年7月15-17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龙舟比赛在湖南常德举行,学校龙舟队代表上海共获得一银两铜等优异成绩,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海洋大学龙舟队“上海市群众体育工作优秀集体”称号,授予教练员迟焕祺、孙健两位老师 “上海市群众体育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2018年
2018年2月,上海海洋大学与长江流域渔政管理监督办公室合作组织成立了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是国内高校建立的第一个以长江水域生态保护为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
成立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
2018年7月,由上海海洋大学龙舟队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亚洲龙舟锦标赛,收获1金2银1铜。 是国内首个由普通大学生组成的大学代表队参加亚洲龙舟锦标赛的学校。
2018年7月19日,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游泳比赛在浙江省苍南县体育中心游泳馆开赛,来自全国42支高校代表队,共计3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学校游泳队取得1金(女子50米蛙泳)、2铜(女子50米蛙泳、男子50米蛙泳)及男子4×50米自由泳接力第4名、男子100米自由泳第5名、男子100米仰泳第6名的佳绩。这是学校学子首次在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游泳比赛中获得金牌。
2018年9月23日,学校举办上海海洋大学首届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本赛事是学校第一次举办的龙舟国际赛事,来自东京海洋大学、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等11支队伍近200名中外学生共同感受龙舟文化,向全世界展示和弘扬东方文化。
2018年12月,由上海海洋大学和西湖大学联合组成的“彩虹鱼”科考团队,在全球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两台“彩虹鱼”第二代着陆器的万米级海试,深度分别为10918米和10899米。这是国内高校科研团队到达的最深海底。
2019年
2019年6月,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获挪威船级社实验室认证资质。这是中国第一家在船舶压载水检测领域获得国际认可的实验室,也标志着中国的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迈入国际一流的压载水实验室行列。
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获美国海岸警卫队实验室认可资质
2019年5月9日,学校成立极地研究中心, 成为国内高校第一家极地研究中心。
2020年
2020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国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2020),这也是我国首次发表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上海海洋大学和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共建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支参与国际渔业谈判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履约“智库”。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充分发挥科学优势,配合国家远洋渔业方针与政策,积极参加相关国际渔业磋商与履约谈判,参加会议范围几乎实现全覆盖;积极参与我国涉外渔业和远洋渔业的管理政策、行业标准与规划的起草和制定等工作,服务远洋渔业行业发展。
2021年
2021年9月,上海海洋大学与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承办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每十年举办一次,此前已举办三届,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