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探索形成退役大学生国防教育“1234”育人新模式
截至2023年9月,临沂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有69位在籍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他们具备良好的国防意识、过硬的军事素养、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国防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高度关注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群体,坚持正向引导、三全育人,以沂蒙精神育人,继承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深入挖掘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防教育,探索形成了退役大学生国防教育“1234”育人新模式。即以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1个核心为主线,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和国防班主任2支队伍为抓手,创设3“味”课堂为桥梁,实现大学生的国防素养、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国防教育管理水平和校园文化感染力的4个新突破。
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弘扬退伍不褪色精神,当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鼓手”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学院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着力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认知,涵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和坚定意志,使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崇高信仰和自觉行动。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觉悟高,在服役期间接受了良好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是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鼓手”。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和国防班主任队伍,完善国防教育育人体系,当好国防教育的“助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从69名优秀退役大学生中选取政治过硬、能力过强的同学,为2023级462名新生共12个班级配备国防班主任,同时成立退役复学大学生爱国主义宣讲团,并为宣讲团成员颁发受聘证书。爱国主义宣讲团和国防班主任结合自己两年酸甜苦辣的军旅生涯,讲述所习得的国防知识,声情并茂,打破以往千篇一律、枯燥的教学形式,极大地引起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的兴趣,是国防教育的好“助手”。
创设三“味”课堂,丰富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当好国防教育的“推手”
一是打造具有“军味”的第一课堂。退役大学生熟悉军队,掌握一定军事理论知识,他们走进课堂,分享军旅生活,讲授部队习得的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国防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弥补军事理论课的短板弱项。
二是构建具有“兵味”的第二课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借助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讲述自己真实的服役经历,让学生对从军报国有更直观的感受。
三是开设具有“战味”的第三课堂。依托退役复学大学生丰富的实践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和执行力,让他们带队前往学校红色馆、博物馆、溯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解沂蒙精神、抗大精神等革命故事,当好国防教育的好“推手”。
创新育人方法,增强国防教育实效,实现四个新突破,当好国防教育“突击手”
一是大学生的国防素养实现新突破。通过退役大学生国防教育“1234”新模式,大学生的国防素养普遍提高,掌握基本国防常识,国防视野进一步开阔,使大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更加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二是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新突破。退役复学大学生通过国防教育宣讲、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等各种活动,锻炼了自身的沟通组织等能力,促进退役复学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自身发展新的突破。
三是学院国防教育管理水平实现新突破。学院充分挖掘退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国防教育潜力,将退役大学生教育管理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创新国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实现国防教育的新突破。
四是校园文化感染力实现新突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学院形成了浓厚的国防文化氛围,国防文化浸润式教育实现新突破。
下一步,临沂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将建立并完善“送出去、迎回来、扶一把”的长效机制,更加关注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用好人才资源,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参军人伍宣传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帮助在校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增加国防知识储备。形成良性国防教育循环体系,深入推进学院国防教育提质增效。(文稿:王龙 高飞 赵彦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