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推动基层党建与读者服务同频共振
近年来,鲁东大学图书馆将党的建设贯穿图书馆建设发展全过程,以党建引领带动资源建设、文化传播、读者服务等多个方面,推动党建工作与读者服务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步推进图书馆各项事业向高质量目标迈进。
一、党建为魂——以党建引领凝聚书香,打造校园党建文化阵地
图书馆党总支积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凝聚书香,党建与书香融合共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政治的明白人、事业的奉献者、师生的服务员”,充分发挥党员在宣讲新思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业务素养、岗位技能方面的标兵示范作用,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专门设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育图书专架,集中陈列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马列经典著作、红色教育读本、党风廉政建设等党建学习资源;开辟红色文化长廊专题学习空间,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方便师生接受红色教育、进行党建学习;组织党员认领图书募捐,开展图书漂流主题党日活动,以书香表达敬党之情,以经典传递爱党之意,着力打造校园党建文化阵地。
二、服务为根——创新工作机制,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服务
图书馆积极打造以部门为“点”,以支部为“线”,以服务为“面”的立体工作格局,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突出时代特色,策划推出AR云看“图说黄河”文化展,精选百余幅黄河图片,配有万余字文字介绍,展示黄河自然风光、治理成就、生态保护、历史变迁、民俗风情等,激励广大读者了解母亲河、扛牢服务黄河国家重大战略责任担当;把握时代定位,以阅读服务社会,积极支持当地社区图书屋、阅读角建设,并通过贯通社区空间与大学校园的“图书漂流”、“书香进社区”等活动,深化全民阅读,助力建设书香社会;顺应时代发展,加强网络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数字化服务力度,在新书版权放开的第一时间进行本地化镜像,同时不断推进已有馆藏资源数字化,及时满足读者的电子化阅读需求,增强数字资源保障能力;服务时代要求,优化服务流程,改革教材发放模式,送书上门,退换自由,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合理规划和优化馆内休读空间并上线座位管理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图书馆空间资源利用率和读者满意度,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之家”。
三、以文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支点作用,打造文化育人主阵地
图书馆以文化传播、文化育人、文化提升为己任,依托馆藏古籍书库,打造“云雅阁”国学品牌,通过开展书法、国画、茶艺、插花等文化展演体验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润泽非遗传承;“镜心苑”读书沙龙以美为介,以艺荐书,精心筹办审美与现代生活、《庄子真义》注释等讲座,以师生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华传统美学,推介中华古典文化;着力建设校友文库、古籍文库、外文原版图书文库等多个专题文库。校友文库已收录校友著作3500余册;古籍文库收录入藏线装古籍2万余册、现代版古籍9200余册;外文原版图书文库收录入藏原版图书5万余册。策划建设著名作家张炜著作版本馆、珍稀资源馆等多个特色馆,充分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资源,构筑文化高地,推进文化传播。
四、读者为本——以读者为中心,多措并举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
图书馆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引导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并利用好图书馆这个知识殿堂。读书节期间多渠道推荐阅读书目,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启广大学生阅读人生,在书香墨韵中成长;倡导交融式阅读,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美好;推出“我的圕时光——刻印四年阅读足迹”活动和“青春印记”——鲁东校园AR智能合影活动,开启书香回忆之旅,制作毕业季视频特版,精心打造毕业留影打卡地,为毕业生留下珍贵的“图书馆记忆”;发布“2022年度图书馆工作微数据”,全面客观展示图书馆运行数据及馆藏资源使用情况,评选年度泡馆达人、借阅明星及阅读推广之星;围绕在校师生的行为习惯,对馆内空间环境进行功能再造和多元利用,拓展研学空间、论文写作空间、笔记本专区、朗读大厅等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阅读空间,满足不同读者对空间求新、求特、求舒适的心理需求;启用“读者荐书”采购模式,图书采购紧密贴合读者需求,优化工作流程,压缩上架周期,提升阅读体验。读者推荐图书上架率保持在90%以上,并可通过互联网将图书上架信息自动推送给读者,提醒关注借阅,受到广大师生读者的交口称赞。
(文稿:靳月庆 孙传月 张韶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