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积极贡献。
袁武振,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1988年7月从西北大学马列教研室研究生毕业后,在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中共党史研究36年,始终不忘思政教育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以及中共党史研究和宣传中做出突出贡献,受到上级领导、广大师生、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2017年4月至2022年7月,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任西安邮电大学党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兼任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陕西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称号。
坚持“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要求,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袁武振教授认为,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提升教学基本功,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
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袁武振教授组织带领思政课教师在问题导向、专题教学、乡土教材、课堂讨论、社会实践方面下功夫。一是立足学生成长需求,强化问题导向。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问题征集表、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问题需求调研,认真汇总、整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疑问困惑,找准教学切入点,对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理论疑难问题、对现实感到困惑的问题等进行攻关。二是立足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案例,开展专题教学。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关注的理论问题及现实问题,构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符合学生成长实际,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现实性强的专题式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历史、理论、思想与当代青年的时空链接和情感维系。三是立足本地本行业的红色资源,开发乡土教材,讲好中国故事和陕西故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知识输送价值,以故事激发情感,增加教学的亲和力。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的问题不仅观照现实问题,更强调对理论的深度剖析。五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用“大思政课”,丰富课内外实践。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展示、主题演讲、经典阅读、小组辩论、情境表演、拍摄思政微电影、参观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和社会实践延伸拓展课堂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在新时代社会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关键要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近年来,袁武振教授带领思政课教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法研究,设置好每门课的教学专题,规定好每个专题应讲授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要精心编写讲义和课件。二是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过教学关。三是通过试讲、汇报课、领导和督导组听课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是通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题创新大赛、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在大赛中锻炼自己、增强信心、提升本领。五是打造高效协作的教学团队,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
在袁武振教授的示范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的“专题+实践+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受到上级领导、广大师生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学生们高兴地说:“这样的思政课我们喜欢上!”袁武振教授2019年获评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荣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袁武振教授工作室2022年入选首批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
坚持学术研究,以学理支撑政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袁武振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科研体会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开展学术研究,认认真真读书做学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这是思政课教师做好“大先生”、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的前提条件。
袁武振教授坚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学理支撑政理,加强思政课的内涵建设。他从事中共党史研究三十多年来,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十多部,主持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多次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陕西省人民政府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在《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学术前沿》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他主持的陕西党史人物与红色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持的陕西红色文化研究及新媒体传播普及基地,2019年获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2020年挂靠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武振教授任常务副会长。
袁武振教授总结自己读书治学体会时说,要做好学术研究,必须做到有格局、肯吃苦、能坚守。首先,学识拓展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思政课教师必须对读书做学问充满激情和信心,保持浓厚的读书写作兴趣,时刻处于学习、思考和研究的状态,保证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有新认知、新见解、新办法,不断在认识自我中取得新进步,从而拥有更加开阔的胸襟与气度,塑造良好的品格与修养。其次,读书要学会吃苦,要下笨功夫。轻轻松松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思政课教师应该青灯黄卷,默默无闻,皓首穷经,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只有具备了这种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才能真正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良知,无愧于时代。第三,坚守是读书人的职业操守,思政课教师要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思政课教学需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的稳定的研究方向。要围绕研究方向保持学术定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育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袁武振教授十分重视红色文化育人,积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中共陕西省委理论讲师团特聘专家、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基地特聘教授、省委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聘专家、省委教育工委干部教育中心特聘教授,他多次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军区领导讲党课。他多次入选省委宣讲团,在省内外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广泛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党史,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他希望通过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进学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2023年被省委理论讲师团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近年来,袁武振教授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采访,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创办的《红星陕闪》微信公众号,其宗旨为推广红色文化,助力党史研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该公众号积极开展中共党史和陕西红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普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成为陕西党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传播的亮丽品牌。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袁武振教授表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切实按照“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觉担负起“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教学科研水平,努力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再上新台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