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科学技术;中国式现代化;关键作用
一、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1.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内在逻辑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已经荣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承载和负荷能力有限,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实现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目标,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需要针对国情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模式。目前,在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现实情况下,我们要推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尽早转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更高阶段,利用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2.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新的内在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科技强国,将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的基础还不牢固,技术创新长期靠跟踪模仿实现,许多世界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依然被其他西方国家牢牢掌控。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实现技术的引进,需要花费非常高昂的代价。在当前技术更新换代飞快、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从科技创新着手,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结合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国情,他提出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强大的资源调配模式和资源动员能力。当前,我国在国际上已经有了高铁、虚拟支付等“中国创造”的闪亮名片,特别是要关注世界级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潮流,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先进水平。
3.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思想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习近平同志针对当前中国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核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原则和举措等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进一步丰富。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经济发展、国家建设及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等重要论断为基础,坚持贯彻以问题为导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1.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追溯和当代变革
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人类文明发展史以资本主义文明为主要形态,它经由西方现代化进程加速成熟与发展,确立了在当代世界文明形态的影响力。自15世纪萌芽以来,资本主义文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得以确立、成熟、发展,将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带入现代工业文明之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与之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积弊。一方面,资本主义文明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驱使下,科学技术充分涌流,推动了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的顺利演进,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为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准备了条件。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按照西方理论在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恐怖主义等诸多现象暴露出资本主义文明的困境,人类发展、世界进步渴求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自由解放与世界未来发展做了科学预设,以社会主义文明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理论构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立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开启现代化历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辩证地吸收、创造运用了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谋大同”的优良基因,对确立完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积极的文化资源。有着科学理论与准确实践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承载着变革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
3.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是整体性、综合性的发展概念,涵盖经济发展、政治原则、社会制度、思想意识、文化历史、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与人类思想意识和实践方式相关的诸多领域,通过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存在方式等,推动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但是,意识形态下的制度差异会使得现代化道路在价值立场、目的方向、评价标准上存在不同的倾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突破了西方资本逻辑架构下现代化的发展局限,形成了异于西方现代化方案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价值导向,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对社会发展的限制和对人存在的桎梏,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案。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创造性转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现代化经验和文明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层面上丰富了一般意义上现代化文明的内涵价值。
三、科技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
1.以科技带动制度变革,促经济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我们抵御外部风险的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标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创新引领和支撑发展的技术和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农业技术等的融合,着重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促进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升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要全力赶超,务求走在世界前列,尽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2.以科技推动农村农业新时代现代化
农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现阶段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猛,食物匮乏、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的解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生物技术的支持。加强种业的自主创新,关键环节在良种和新品种的选育和培育上。培育前注重对种子源头上的监督,培育过程中加强生物组学前沿学科建设,充分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育种的精确化、便捷化。
同时,农产品电商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简称,由线上互联网渠道提供服务代替线下交易渠道完成农产品交易。电商作为时下农产品销售的潮流媒介,不仅是精准扶贫道路上的助力器,而且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拓展了广大农民创新发展农业的思想意识。
3.以科技推动生态现代化,为构建整体现代化保驾护航
随着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推进,中国成为世界新兴发展中国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力量,随之产生的生国广泛的关注。中国从生产力极低的弱国,到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从雾霾、洪水等生态问题频发,到提出把绿色作为现代化的公求,中国与其他非西方国家从同一起点出发,却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一方面改善了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家治理的创新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中国成功地通过科技创新转变了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文,郝凤.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时代创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1(03):10-16+23.
【2】张瑞瑞,薛栋升.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学理论,2019(04):8-9.
【3】胡鞍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21-38.
【4】吴晓明.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J].学习与探索,2022(09):1-8+207.
【5】韩喜平,郝婧智.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04):49-56.
【8】余爱水.发挥制度优势做好自己的事情[J].人民论坛,2020(05):6-11.
【9】李春成,郭海轩.加强科技经济融合组织创新,建设创新联合体[J].安徽科技,2021(01):4-7.
【10】陈学东,王冰,范志超.科技与经济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9(12):5-10.
【11】王璐瑶.现代科技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5):63-64.
(作者:李志红、魏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