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本论》中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2023-09-27 14:57:00
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突破,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快速变革。《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一生中最为经典的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对科学技术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首先,论述了科学技术的一般规定,其次,论述了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述了阻碍科学技术思想的巨大作用。对《资本论》中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不仅表明科学技术是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看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对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促使我国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科学技术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它既是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阐释,又是对科学技术思想的深刻认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思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科学技术的一般规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内容与态度、科学技术的时效问题。

  首先,科学工作要有明确的内容。一是要研究深藏在表面内部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明确指出,“把可以看见的、仅仅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是一种科学工作”。[1]他以经济学为例做了说明,认为经济学既要研究流通过程,也要研究生产过程,“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2]二是要发展和革新科学术语。科学技术的革命常常与科学术语名词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每个科学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名词,而不是照搬过去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一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3]

  其次,对于科学技术研究,要有严谨的态度。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4],这不仅是马克思个人从事经济学研究的经验总结,也是从事任何科学研究工作都应当具备的态度。这既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个人经验的总结,也是任何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一种心态。

  最后,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有时间限制,科技进步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利益,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断实行的改良这会相对地减低现有机器工厂设备等等的使用价值从而减低它们的价值,这个过程特别是在采用新机器的初期具有强烈的作用那里机器尚未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因而在它还没有来得及把它的价值再生产出来以前就不断变得陈旧了。”[5]这样它甚至连手工劳动也竞争不过。在此背景下,要从长远着眼,既要积极地支持科技的发展,又不能因为科技发展的短期利益而把他们扼杀。

  二、《资本论》中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资本论》中阐释的科学技术思想渗透于整部著作中,并有着鲜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第二、具有制度批判性;第三、具有人的解放的特征。

  1、《资本论》中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资本论》所阐述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建立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的。机器大工业是当时的大环境,它深刻地反映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这些都反映了《资本论》所包含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统一。《资本论》所蕴涵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性表现在:《资本论》对机器、技术等的分析与阐释,并非是一种与社会的实际生活脱节的想象,它深植于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实践之中的,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情境的技术实践活动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在社会得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所以,不论是科学技术的运用,还是采用机器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由此产生的科学技术思想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资本论》中所蕴涵的科学技术思想也是带有时代印记的,具有时代性。《资本论》所蕴涵的科学技术思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也“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马克思正是立足于这样一个充满机器轰鸣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孕育并生成他的科学技术思想的。[7]《资本论》中科学技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基于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背景,体现了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资本论》中蕴含的科学技术思想具有制度批判性

  重视制度批判是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马克思指出,在技术进步和机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物质财富与无产阶级的痛苦成正比地变化着,而这一切,现象上归咎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本质上则是归咎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资本家们当然不会同意,因为尤尔一直在宣传机器的发展对工人有多大的好处,以及资本主义的工厂精神,他在《工厂哲学》里严厉地批评了那些非难机械物理学的观点,以及那些认为机器助长资本家专制的人们。他声嘶力竭地为资本主义叫好,他指出那些认为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是奴役人的元凶巨恶的论调是错误的,是阻碍社会前进发展的罪人。[8]对此,马克思反驳道,那些认为存在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可以相分离的冲突和矛盾的观点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去模糊和混淆机器应用的意义与机器资本主义应用的意义,因为他们不知道,也不愿意承认,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就是由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所造成的。马克思指出,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不仅没有缩短劳动时间、没有减轻劳动负担、没有增加生产者财富,反而成了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加剧生产者贫苦的加速器。[9]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机器成为资本家绞杀工人的刽子手,这背后隐藏的不过是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的欲望,是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在作祟罢了,由此可以看出,重视制度批判是《资本论》中阐释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特征。

  3、《资本论》中科学技术思想的人的解放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同时也鲜明昭示了马克思为人类求解放的光辉一生。实现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最终落脚点。《资本论》所蕴含的科学技术思想同样体现了人的彻底解放的特征。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机器等生产设备的改善、大工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强调了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对工人产生的影响。他指出,新机器的采用,给那些旧手工业及其工厂中的工人带来了灭顶之灾,使他们顷刻变得一无所有,并且机器的采用致使机器的竞争者——工人,每天都在以前一天所不能及的新的速度跌入贫困的深渊。[10]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本应该造福人类,成为人类的福音。科学技术本应该是一种能够减轻人类劳动并使劳动更加高效的神奇力量,[11]但是,科技的发展演绎成是资本主义剥削和奴役工人的一种坚固的镣铐。工人被生硬冰冷的机器进行着除资本家以外的无情的再度欺压。当然,工人是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的,因为作为工人的强大的竞争者的机器的应用和技术的进步无时不刻都在排挤着工人,随时都会把工人逐出工厂。同时,科学技术还成为了资本家镇压工人反抗资本专制的周期性暴力和罢工的最可靠和最有力的武器。[12]《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十分关心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苦难,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对人类的剥削,并对广大劳动者和无产阶级群众表示同情,竭尽全力为他们发声,并勇敢地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马克思坚定地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这一切终究会迫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自身的局限性不得不成为自身致命的沉疴痼疾,从而被迫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靠拢,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正如他指出的:“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13]可见,《资本论》中蕴含的科学技术思想的背后,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归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解放,是贯穿于《资本论》科学技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1、有助于认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革命作用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资本论》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对此从两个方面对其革命性力量进行阐释。首先,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的落后和孤立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人民从封建、愚昧、陈腐的思想和思想观念的泥潭中得到了解放。除此之外,科学技术具有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还表现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的广泛应用,大工业的日益形成,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不断显现且愈演愈烈。马克思《资本论》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思想,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不仅对于提高生产力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同样有巨大作用。

  2、科学技术可以提髙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伸缩能力

  马克思认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即使执行职能的资本的量已定,资本所合并的劳动力科学和土地(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也会成为资本的有伸缩性的能力。”科学技术水平不够,则可以制约生产扩张规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生产过程可能扩大的比例不是任意规定的,而是技术上规定的。”

  2、有助于加深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和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然而需要通过雇佣工人实现这一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大工业发展越成熟,科技进步越快,资本家就越是会增加对雇佣者的剥削,以获取更多的财富。而科学技术的运用则成了资本家利用雇佣者的有力的工具。《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中的科学技术思想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已经被资本家所“绑架”,成为了资本主义奴役和压迫工人的帮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科学技术的狂热追捧并不是为了纯粹的求真活动,而是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即“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科学技术在被资本家控制以后,成为与资本家站在统一战线而与劳动、工人对立的对立面。科学技术本来是神圣的、伟大的、对自然的追求和对真理的热爱,本来可以把人类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但资本主义的体制下,却充满了金钱的腐朽,浸透了劳动者的汗水和鲜血,为资本家谋利和剥削。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加深社会对比和加强社会对抗”。

  3、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物品用途的扩展及物料的充分循环利用

  马克思强调“机器生产的原则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且应用力学、化学等等,总之就是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这个原则到处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须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科学技术进步还可以提高原料质量机器质量和减少废料。马克思明确指出“废料的减少部分地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机器零件加工得越精确抛光越好机油肥皂等物就越节省。”“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这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原料的质量又部分地取决于生产原料的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本来意义上的文明的进步)”。马克思还明确提到了“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

  4、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资本论》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并不是从脱离人的解放角度来探讨科学技术的诞生,而是把科学技术和无产阶级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揭示出科学技术是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它以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为价值依归,反映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不可避免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在一定时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促使了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但同时,科学技术又日益成为颠覆资本主义制度的强大推手。起初,科学技术的进步的确使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佼佼者”,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贪欲越来越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下,科学技术便向无产阶级靠拢,科学技术进步越快,资本主义弊病越是难以医治,就会越出现工人运动、经济危机、生态恶化、恐怖主义等的各种社会问题,而工人阶级就会愈加团结起来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资产阶级为了抵抗工人的反叛和安抚,经常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良,但是这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修正,并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终究无法通过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与改良而实现。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它所产生的生产力,必将突破狭隘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5、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变革

  马克思明确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资料是与一定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劳动资料作为指示器与相应科学技术作为指示器是一致的。马克思还特别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革的影响。他认为任何商品生产的经营都同时成为剥削劳动力的经营,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在它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并且不可比拟地超越了以前的一切时期。”“随着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的生产,技术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组织就会发生变革,从而社会的经济历史类型也会发生变革。”马克思所指出的这种作用,也存在于其他社会形态中。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巧倪钢.技术哲学新论 [M].中国环境科学化版社,2009.

  [5] 王治东.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 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 [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7] 陈向义.马克思技术观中的技术决定论思想辨析[J].自然辩证法讯,2007.

  [8] 谷少杰.马克思技术思想探析[J].理论界,2012(01):1-3.

  [9] 郭晓晖,王文行.生产力中的技术与科学──对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的再认识[J].甘肃理论学刊,1996(04):22-25.

  [10] 王华英.历史发生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技术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02):59-65.

  [11] 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的特点与研究路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

  [12] 王妍.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逻辑展开[J].东北师大学报,2013(04):45-48.

  [13] 陈登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多层面指向的分析视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08):8-13.

  (作者:刁乐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