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陕西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3-05-22 17:05:00
陕西理工大学
  专业名片
  专业名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标准学制:四年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实力: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概述
  21世纪是材料、能源和信息的世纪,新材料是世纪之皇冠,而高分子材料是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高分子材料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特别是在这次抗击疫情中,高分子材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防护墨镜和面罩、输液器,到建设火神山医院使用的防渗膜等建筑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习,是实现这些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改性和成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
  陕西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1999年筹建,2000年批准招生,2008年获批省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8年入选校级一流专业,2021年完成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和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创建,2022年完成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察,2022年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其领域覆盖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合成与改性、制备与成型以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涉及材料种类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绿色橡胶、复合材料、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材料等,是我校重点扶持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陕西、服务区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专业旨在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要求,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科学基础知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适应性强,能在能源、环境、化工、海洋、交通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业从事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分析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团队精神、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重点人才培养平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研究方向,凝练出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合成工程、聚合物加工三个特色方向。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校外特聘教师2人,企业导师5人,分别来自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及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汉中起落架分公司等知名企业;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6名,副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6名,硕士生导师15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7.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名;具有工程背景教师18名,占教师总人数的81.8%,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不仅可受到良好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训练,还可参与各个层次的学术科研活动,受到良好的学术科研训练,获得良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厅局级以上科技项目15余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6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本科生第二课堂参与率达80%左右,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教学科研平台
  本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总面积84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
  高分子实验室隶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3210平方米,实验指导老师12人,专职实验室人员2人。高分子实验室下设基础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实验室、光谱分析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理工大学-贵州轮胎联合创新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高分子热性能实验室、高分子物性检测室、模具结构分析实验室、加工成型实验室、专业综合实验区、高分子物理机械性能实验室、高分子光学及表面性能实验室、微观结构表征实验室等。高分子实验室以本科实验教学为中心,兼顾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现已成为本科生实验教学、研究生培养及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服务的教学科研基地。实验室主要承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及毕业设计实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高分子材料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任务。
  本专业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从基础实践、工程应用、创新创业等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已形成学术气氛浓厚、教学与科研并重,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较高学科及行业地位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以较深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将大学生创新这条主线连续地贯穿到本科生的4 年培养过程之中,形成了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在校生人数合计203人,第一志愿率逐年攀升,专业录取分数线逐年升高,2020年录取平均分459分,2021年录取平均分477分,2022年录取分均分480分。
  本专业通过春雨工程、学风建设、朋辈引领等活动,筑牢三全育人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指导方案,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考研率稳步提升,2023年上线率达30%;打造“理论+实践”、“教学+科研”、“校内+校外”互为融合的创新系统,构建了“四层次四模块”实践训练体系;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挑战杯”等竞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了创新人才的培育与激励机制。采用导师制、专业教师班主任制、分层次分模块教学、研讨式教学、以赛促培等多重举措有效开发学生潜能。
  实验基地建设
  本专业注重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不断改进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实践动手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现实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高分子材料相关工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在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先后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  “汉中燎原航空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工业陕西飞机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
  此外,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联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科优势与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并聘任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苏巨桥博士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人才定向培养与输送、脱产短期培训、专项励志奖学金设立、产学研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进合作机制的创新设计和实践探索。这将有利于将我院将创新资源优势、科技人才优势与企业面向工业实际的应用优势、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相统一,面向社会和企业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推动市场引导科研和教学、服务产业的创新理念。
  学生创新实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院各个科研团队的有利条件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进一步提高学术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及省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获得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项,其中省级7项,国家级1项。
  就业及深造
  本专业学生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疗、环保等领域备受青睐,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率可达84%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在外资、合资及国内著名企业从事各类高分子材料相关工作。毕业生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三实作风”深受企业欢迎。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社会认可。
  本专业考研升学率为30.78%,其中,40%进入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院校深造,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
优秀校友介绍
结束语
  新材料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规模已占新材料产业40%以上,在支撑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高分子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广阔。欢迎同学们积极报考陕西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陕西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欢迎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