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北大某教授的跨栏事件,大学校园开放与否问题再次被舆论关注,很多媒体与意见领袖入场呼吁开放。相信支持开放的人是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但为什么学校不愿意开放?换个角度,我们到底应该听公众的,还是直接的利益关系人,比如大学师生?
1、不要动辄讲国外如何,我们各级政府与单位不都有围墙吗?哪个可以随便进?
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的确没有围墙,随便进,但问题是,难道仅仅是高校没有围墙吗?国情文化不同,这些国家绝大部分机构都是没有围墙的,何止是高校,议会、总统府也是开放参观的,更不要说各级政府。20多年前在国外时,导游就告诉我,在这些国家,万一找不到卫生间,就找当地市政厅,而且都是24小时开放。
我们一样吗?各级政府都写着“为人民服务”,我们随便进得去吗?也不只是各级政府,我们大大小小的单位都有围墙,都有看门的门卫与保安,为什么不开放?
仔细想想。
一些媒体纷纷呼吁大学应该开放,能否请这些媒体先开放做个示范,让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随时进去看看?
2、不要动辄讲国外高校如何开放,西方国家民众对高校游会如此狂热吗?
西方高校不仅校园没有围墙,校内各种设施包括图书馆也都是开放的,我也很喜欢欣赏这种做法,但我们高校基本都有围墙,图书馆、教室也都有严格的管控,为什么?
原因很复杂,我只提醒一个。
中国人对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敬仰,尊崇,孔子在中国长期被尊称为“圣人”,文庙也往往在当地最重要的政府部门隔壁。到了现代,这些标志就变成了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众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往往物化为对著名大学的重视,对高校游的重视,甚至是狂热,希望孩子到高校“熏陶”一下,尤其是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名校,高校游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今年暑假围绕清华北大的校园游高烧不退,虽然学校也开放了预约,但预约名额秒光,一些人想尽办法进学校,比如和校内师生合作倒卖访客指标,北大为此还公开处分了部分学生。为了混进学校,一些孩子家长不惜躺在小汽车后备箱混进学校,于是学校不得不检查进校汽车的后备箱。
北京大学
如果清华北大开放,大概率北京第一旅游景点就是清华北大,而不是故宫。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每天几万,甚至过十万游客涌入学校,学校会变成什么?
美国、英国的家长会这么疯狂吗?无论是去哈佛,MIT,还是牛剑,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游客往往都是中国游客,为什么?如果他们的民众也如中国老百姓这般热衷,我坚信他们也不得不进行限制和干预。
3、 也不要动辄用过去的经验说今天的事情。
我读书时的时候高校校园的确是开放的,我也经常混迹于附近学校听课,到图书馆自习。比如当年包括北大在内的校园,图书馆都是没有门禁门卫的,随便进出的,围绕学校也存在着一批蹭课听课的校外学生。
但那时是什么时代?
2001年,大学毕业生才第一次突破100万,今年则是1158万,明年是1179万。
当年,我们人均GDP不足1000美金,因为不富裕,各种不便利与成本的高昂,人口流动不是很大,访客总量很少,即便到学校的人,也往往是相关的人员,对学校的秩序有着基本的自律。现在人口流动便利、频繁,专门的游客流量越来越大,几乎是10倍以上的增长,管理难度是前所未有的。
如是,我们如何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曾经某著名大学教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当年校园还开放时,他正在上课,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就进来了,还招大呼小叫地喊同伴,“这里在上课,快来体验一下。”结果课堂秩序大乱,同学们眼光齐刷刷看向这批游客。这位教授愤怒地吼了一声:滚!
有人说,可以把学校教学区封闭起来,难道我们在学校里还要加装复杂的围墙围栏吗?如果不加围栏,你认为家长会听从你的要求,不进教室等不应该去的地方吗?
4、还有,一旦发生校园安全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日前看到一个案例,一个学校响应当地要求,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一位学生放学后进学校踢球受伤,把学校告到法院,法院判学校承担管理不善的赔偿责任。如果都这样判罚,哪个学校敢开放?
校园的全面开放,安全管理肯定难度提高,成本谁来提供?相关的安全负责谁来承担?一旦发生问题,能否让学校无责脱责?
清华大学
5、开放校园,到底谁说了算?听公众的,还是师生的?
大家都在呼吁甚至要求学校开放校园,如果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也希望,至少可以便利地进出我家附近的高校,但这多多少少有点慷别人之慨。开放校园与否,是否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我们是否应该给予尊重?
大学校园首先是服务学生与老师的,是服务教学科研的,是否开放,我们首先需要问问广大学生与老师,他们才是直接的利益关系人,不是社会公众。
开放,还是不开放,交给学校师生与管理者做出自己的决定,就如目前也有学校是开放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都应该全面开放。无论开放与不开放,我们都应该给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