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率不等于就业率,1076万大学毕业生并不是都需要找工作,一部分继续上学了,不宜过度放大就业焦虑。在当下,大学生需要有清醒的定位: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先干起来,在工作中寻找发展机会,绝不能居家啃老,否则就可能成为一辈子也走不出去的“蛰居族”。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比上年大涨167万,创下历史新高。再叠加疫情冲击、美国围堵,用人需求不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竭尽全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日前,中央美术学院的书记、院长亲自到网上直播,推介自己学校的毕业生,让人唏嘘不已。
央美院长范迪安线上讲解优秀毕业生作品。图/直播截图
就业难题需要客观看待,但不宜过度放大。
虽然有1076万大学毕业生,但他们并非全都会进入市场找工作。比如4月被曝就业率不足20%的华东政法大学,其情况绝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不堪。
根据该校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本科毕业生30.37%去向为升学,也就说,这些孩子是不需要就业的。假定升学比例不变,加上已就业的数据,那么50%的学生已经有了去向,而不是80%没有去处。
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量超过120万,出国留学人数预计不会低于70万。此外,还有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等等。继续升学深造是今年这批毕业生一个主要去处之一。
同时,和以往不同,更多的同学选择了自由职业,而不是找一个单位去工作。比如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就显示,52%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艺术类学校中选择自由职业比较多,但这类同学占比在各高校越来越高。
其他还有自主创业、参军等等。
在高校毕业情况的统计中,林林总总大约有近10种去向,签约就业只是其中一种,所以不能简单把签约率等同于就业率,更不能把签约以外的去向都等同于失业,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作为毕业生与家长,对自己需要有合理的定位与就业预期。
日前有媒体报道说,即便就业艰难,但中职与高职签约率普遍好于本科学校,我熟悉的一些招聘平台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并非高职学校教育质量高,而是职校孩子们的期望值低,有一个工作岗位就去了,但本科生、研究生就不同了。
我们的就业期望值往往随着学历水涨船高,孩子觉得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怎么能再去做一些服务业或者流水线上的工人?即便一些孩子愿意去,一些父母还嫌丢人百般阻挠。
但是,在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普及化的今天,学历的标签价值在降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对此,大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1999年大扩招,开启了中国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快速扩张的时代。时至今日,考不上大学几乎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本专科招生1001万人。本科线最低仅有280分,而专科线实际上几乎形同虚设。以高考报名人数第二高的广东为例,最后一次专科征集志愿,13000多计划只征集到720余人,分数线仅有100分(满分750)。
对比一下1998年,即大扩招前一年的数据,全国本专科招生仅有108万,研究生更是只有7.2万人。而如今光是研究生招生量,已经超过了当年本专科招生总量。
今年国内一千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加上回国就业的留学生,占到我国新增劳动力的绝大部分。这意味着,今天的大学生不再是精英教育时代的金疙瘩,大部分人只是市场上普通的求职者。家长们绝不能用自己过去的经验衡量今天的大学生,那个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学毕业生有较高的期望没什么错,但我们还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如果回到精英教育时代,现在很多人连专科也考不上,更不要说本科、研究生了,就业预期尽量理性务实一些。
事业是干出来的,要敢于离开舒适区,在奋斗中寻找机会。
曾和一个朋友谈起大学生就业难,他反驳说:哪一年又不难呢?即便是精英教育时代,不都遇到这些问题吗?就业的困境,是一个常见的社会问题,每一个时代都不容易,都有其艰难。可以预见,明年的大学毕业生会更多,就业仍将继续难下去。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存在悲观情绪,对此我充分理解。但是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长征”,怎么办?我们务必要明白,事业与成就是干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不是挑选出来的,更不是等出来的。先干起来,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绝不能以就业难,工作不满意为由,在无限的挑选与等待中空转,空耗。
任何人在工作初期都是艰难的。待遇低、工作辛苦是普遍现象,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恰恰是我们成长的宝贵机会。为培养党的后备干部,来自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选调生一律先到农村一线工作2-3年,其目的也在于此。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工作初期,为了节约5分钱公共汽车费,步行一站地才敢坐车的过往。但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年轻人,更希望一蹴而就,否则宁愿继续等待。这就是所谓的“慢就业”、“缓就业”,甚至“不就业”现象愈加普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积极一点的学生,选择二战三战考研、考公,但也有部分人是以各种理由变相居家啃老。
我想特别提醒家长与同学们,虽然现在有了啃老的条件,暂时不工作也饿不着,但是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有的孩子一旦开始居家啃老,大概率会成为“蛰居族”:常年呆在家里不愿出门,像蜗牛一样,遇到一些挫折就会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若如此,于已于家,都是一场悲剧!
(原文刊载于中国青年报2022-06-24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