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抓好关键,夯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自立自强;学科交叉融合;有组织科研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义不容辞,优势得天独厚。
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战略支撑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由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决定,能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由发现创造知识的特性所决定,能够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三是由人才引领驱动所决定,能够汇聚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师资;四是由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所决定,能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以上支撑,重在统筹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本质上靠人才引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使命。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依托,通过吸引汇聚优秀师资,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使命,从教育意义上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从人才意义上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科技意义上要“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既将科研训练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又以重大科研任务锻造一流人才队伍,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自洽。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就必须汇聚优秀人才,并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是贯穿教学、科研、服务的主线,要在此基础上分类卓越、各展其长。研究型大学要将进阶式研究训练贯通本硕博培养,本科生阶段重基础,通过研究性学习训练高阶思维能力;硕士生阶段重实战,通过科研活动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博士生阶段重探索,通过科研探索训练解决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的能力。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研究型大学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往往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目标导向下往往需要开展相当程度的自由探索,不为成见所框定束缚,开辟新的技术路线;自由探索也往往隐含“无用之用”的目标潜能,开拓更广泛的新领域,可以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当然,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发展形势、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两种模式应有不同的考量。应该看到,大科学时代的科技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率的特点,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较以往大大增强了,自由探索这种模式与既往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处于追赶阶段的国家,目标导向必然进一步凸显。各创新主体的目标导向与国家整体的科技目标导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又呈现不同侧重。研究型大学要依据科学研究的规律和自身学科结构特点、优势特色,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等采取不同策略。具体到每个研究人员所开展的工作,也要结合所在学科目标和个人研究所长,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有一定兼顾并有所侧重。改进评价与优化生态相结合。研究型大学要更好肩负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必须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要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国家重大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高校要根据办学综合评价,统筹改进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统筹完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强化科研育人,推进分类差异化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开展同行评价以及探索长周期评价,推动科研成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科研活动从“跟踪式”向“引领性”转变,科研组织模式从“裂变式”向“聚变式”转变。要把完善健康学术生态作为一项基础工程,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努力形成良好的高校科研创新生态。要增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辐射性,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为推动全社会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作出贡献。
抓好关键,夯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总体发展正处在从“跟踪学习”向“原创引领”转变,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大学要在坚守人才培养主阵地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关键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着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催化剂”,也是研究型大学不断追求卓越的“催化剂”。事实上,历史地看每一个具体的学科专业乃至整体知识谱系结构,其内涵和形态都处在迁移变化之中。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越来越多产生在学科交叉地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和复杂工程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多学科、多主体协同。由于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兴起,一方面信息学科日益成为蓬勃发展的主赛道之一,另一方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入传统学科而赋能升级,加之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增强了学科间的“可通约性”。既有知识体系由稳定态进入重构期,泛在的学科交叉融合使知识图谱呈现更强的动态性,传统意义的学科边界很多已经模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持续涌现,新领域新赛道不断转化为新动能新优势。研究型大学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抢占科技制高点、突破关键技术痛点。着力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科研是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研究型大学要发挥自身优势,勇担战略使命,根据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的特点,加强学校科研创新体系化布局、前瞻性谋划、组织化推进。要围绕国际科学前沿,顺应大科学时代变革,基于重大科学问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基础研究从散点突破迈向整体跃升。要围绕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根据大学角色定位,有组织参与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攻关行动,并通过重大任务牵引,建制化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把区域发展的产业优势与高校的学科优势结合起来,根据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锻造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依托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大学科技园、新型校企合作研究院等,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以工科见长的研究型大学要积极开展全链条科研创新,既能够上溯源头,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又能够下促应用,加强高价值创新成果培育能力,不断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源动能。着力强化创新平台支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磁场”,是研究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依托。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相比较,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无论从规模还是能级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要立足若干重点优势领域,积极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围绕国家实验室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等重大契机,发挥科研优势和多学科优势加快形成集聚效应,显著提升平台创新能级。要结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向优势区域、薄弱地带双倾斜。要根据学科专业体系,立足于优势学科,注重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分层分类建设科研、人才、学科一体化平台,形成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和平台网络,为开展全链条科研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人才团队提供平台支撑。要通过高水平国内国际合作强化联合共建,集聚优质平台资源,推动平台建设水平加快提升。着力选育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少数”,是研究型大学的最宝贵战略资源。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必须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所以具备战略意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拥有业务精深、视野开阔、境界高远,具备跨学科理解力、科技前瞻判断力、组织协调领导力的战略科学家,并且能够通过战略科学家持续培养出未来的战略科学家。研究型大学要把“以第一流人才培养第一流人才”作为办学兴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拓宽有利于战略科学家涌现的自主培养新路径。要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顶尖人才育引用留两个维度,一方面坚持立足自主培养,努力培养出自己的大师,另一方面坚持全球选才,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及优秀团队。要完善战略科学家培养使用体制机制、畅通参与重大科技决策咨询的长效机制、建立青年科技人才长周期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追求卓越,提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究型大学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入思考“强国建设,大学何为”,进一步认清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所肩负的使命,积极探索形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倍增效应”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切实担负起“双一流”高校“重中之重”的责任。
融入创新“聚变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究型大学应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深度融入整体效能提升的“聚变反应”之中。基于社会分工、劳动分工通过分化与整合共同作用形成的效率机制,跨越所谓“中等技术陷阱”,需要推动科技创新从“裂变”模式向“聚变”模式升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是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中,按照新型举国体制深度参与创新聚变,以“双一流”建设新成效,助力加快形成倍增效应。为此,高校应该推动“双一流”建设“加速跑”,置于国家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加速度”中,努力将学校打造为重要战略支点,以集中发挥比较优势为主攻方向,持续激发创新聚变潜能;在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积极融入重大布局和国家实验室体系,以构筑学校高能级平台体系和汇聚卓越人才队伍为主要依托,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大幅提升创新聚变能级;在加速前沿突破、开展重大攻关、服务区域发展中,持续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贡献力,充分释放创新聚变能量。构聚协同“融合体”。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究型大学要围绕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与区域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融合体,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共建的创新融合体。研究型大学要在国家战略牵引下,根据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方向,把服务国家战略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统一起来,积极构建水乳交融、共融共生的新型校地、校城关系,深度参与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在服务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大连理工大学聚焦“打造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围绕辽宁振兴万亿级主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凝聚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创新链,按照“三纵一横”方案参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同时,学校基于产业布局和科教布局的内在联系,与企业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创新主体等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动力机制和新型合作关系,共建责权利关系清晰的创新共同体,通过与头部央企、骨干民企开展战略合作,按照新模式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取得积极进展。打造卓越“新形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究型大学要率先闯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式蜕变,推动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向战略性研究型大学的跨越。在探索实践中,学校坚持“三步走”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坚定不移,以目标定路径,以改革促发展,努力塑造发展新模式新形态,形成发展新内涵新优势。学校积极探索制度优势下办学优势的实现路径,集成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关优势,按照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要求,积极争取“先行先试”,凝练主攻方向,一体强化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近年来,密集启动人才人事制度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学部制改革、机关“大部制”改革、人才培养改革等,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确立,“双一流”建设“加速跑”的态势进一步形成,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学校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贾振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原载2024年第2期《中国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杂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