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消失都构成使世界各国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本组织将通过确保世界遗产得到保存和保护以及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际公约来维护、增进和传播知识;现有关于文化财产和自然财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1989年11月15日,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书》,建议世界各国尽快采取行动,保存、保护并传播传统文化和民俗这一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传统文化和民俗是指来自某一个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业、建筑术及其他艺术。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旨在奖励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优秀代表作品。每个成员国每两年可以提交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国际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并决定它是否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代表作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教科文组织的公告,2001 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批准生成了 19 项,2003 年 28 项,2005 年 43 项。2001年至2005 年,共有 90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宣布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入选。
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三十二届会议,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书》《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于2003年10月17日高票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的宗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欣赏的重要性的意识;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公约》是依照国际上现有的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协定、建议书和决议需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新规定有效地予以充实和补充。旨在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出国际社会应当本着互助合作的精神与本《公约》缔约国一起为保护此类遗产做出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2016年,教科文组织根据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及现有保护人权和土著人民权利的国际准则性文件的精神,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伦理原则》是实施《公约》业务指南和各国立法框架的补充,旨在作为制定适合当地和部门情况的具体伦理准则和工具的基础。
2006年至2011年,我作为中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公使衔副代表,负责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14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代表与会),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中国申报的26个项目中,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和妈祖信俗22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与国家有关部委密切合作,抓住时机与机遇,天时地利人和,一次性就成功申报了2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远远领先于其他会员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门由于非遗国际委员会的评审专家有限,规定从2010年开始每年每个会员国只能申报3、4项。现在我国已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首位。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非遗保护逐渐在我国形成热潮,非遗的传承进入了全面整体性的保护阶段。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遗产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教育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能够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其中蕴含着一代代传承人的聪明才智、思想理念、道德修养和艺术创造,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与特征。非遗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普及教育与传承,不仅是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弘扬中华优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举措。同时,也能够在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生动精彩的学习模式和渠道。因此,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全国方兴未艾,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蓬蓬勃勃展开。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热潮中,非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传承多彩非遗,畅享美好生活,剪纸、泥塑、年画、陶艺、京剧、皮影戏等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纷纷进入了课堂,深受师生的喜爱与欢迎。《非遗传承与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19年度重点课题,总课题由26个子课题组成,得到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协会的资助。总课题组由于受新冠肺炎的影响,2020年12月底举办了非遗教育云展。据总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参展作品的征集从2020年7月开始,共展出作品999件,参展单位遴选了各地开展非遗教育有特点的学校及幼儿园参展,涉及北京、浙江、河北、广东、上海、天津、云南等省份共97所学校及幼儿园。展览以多维视角,从不同侧面对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非遗教育现状进行了数字化的线上集成展示。不仅包括传统戏剧、民间曲艺文学、传统音乐舞蹈体育等舞台艺术,还涵盖剪纸、捏塑陶艺、织染秀、民间绘画、书法篆刻、木竹制作等多门手工艺。其中,小学和幼儿园为主体创作的作品数量高达594件,占比59.5%。非遗教育作为鲜活的文化传承,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非遗教育云展也是落实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提出“三个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中国人打底色工程)、“四件事”(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加强研究阐述、推进国际传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升广大青少年对非遗的了解和认知,有利于提高学校素质教育水平。
目前,全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372项(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18项,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10项,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91项,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53项),浙江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217项。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大门类,其中5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10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浙江省非遗种类主要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这些非遗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蕴。
杭州市下城区美协副主席王卫华、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唐西胜,充分认识到非遗与学生人文精神以及美术素养的关系,提出实现非遗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即通过美术教育来实施美育。非遗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时代相传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学校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学生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未来。为实现以美启智,融合育人,始终要坚持真正实现教师的教,贯彻落实学生的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学校育人的特色,成为美育的重要资源。他们主持的子课题《“有机融合,活态传承”非遗与基础美术教育区域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其方法是科研引领,科学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融合育人工作。该子课题立意在下城区以非遗与基础美术教育“有机融合活态传承”,进行区域化、中小幼一体化传承与发展为研究点,“立足师生,社校联手,研训教联动”,让美术课堂呈现“活态”教学等多元策略与方法,从而让非遗“有机而生态”地扎根校园,生长于学校,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意义。研究内容充实可行,理论联系实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案例,示范意义较强。寻找优秀非遗项目教学成长的“有机生态土壤”。整合社会与学校非遗教育资源,“互惠互助”,促使优秀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师直接有机联姻,活态生态持久发展。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实施步骤详细,相信该子课题团队能够推出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打造“非遗进校园”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体验馆、展示馆等落户区内的中小学校、教师教育学院、区域非遗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王卫华、唐西胜主编的《融合育人:非遗与美术课题》书中,就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新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他们认为,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落脚点,“人”有着契合之处。非遗进校园,与下城区域内学校教育的融合,既能改进各学校的教育教学,也能培养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与传承能力。非遗融合育人是一项复杂性工程,应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设立非遗专门调研中心,由专业人员在浙江省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适合进入学校的内容;二是在各学校设立教研组,集中优秀教师共同探讨,为选择促进学生发展的非遗项目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浙江省非遗文化融合育人,动员下城区学校积极将这一育人模式贯彻落实,从内容以及实施路径上对非物遗融入学校教育进行统筹规划。本书从217个浙江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精心挑选了西湖绸伞、西冷印泥、南宋官窑、越窑青瓷、王星记扇、木版水印、土布纺织、杭罗织造、萧山过江布、萧山花边、西子女红11个非遗项目。本书对上述非遗的精美传统工艺,逐一就赏析、天工开物、传承人小故事、项目活动等方面图文并茂地进行详细描述。本书通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坚持不懈的匠心精神,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美韵,有助于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以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非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中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王卫华、唐西胜同志要我作序,故回顾追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的产生历史背景和要点,文不尽意,是为序。
(作者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