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个小半年;种下庄稼,等不来雨;一年到头有没有收成,全看“老天爷脸色”……这是老一辈公合成村人对这片土地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他们对外人常讲的“故事”。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公合成村,现在风大雨少也不怕,因为坡地也能浇水;过去因为低产、虫病不敢种的庄稼如今又成了老百姓的新收入来源。而说起这一变化,人们都会说,这可多亏了内农大和小安。
小安,就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教师安达。2014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被确立为公合成行政村的定点帮扶单位,并选派安达担任公合成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初驻村的小安,对公合成村不熟悉,对如何开展扶贫更不懂,“这大学里教书的小后生,来村里能干成个甚?”村民对他也满心的怀疑。可6年下来,村民们发现,小安不仅能干成事儿,还干了不少事儿:
通过入户调查,安达发现,缺水,是公合成村农作物低产和生态保障最大瓶颈。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约2000毫米,全村近2万亩耕地,4/5是旱地。针对这一情况,安达和学校在当地大力宣传和推动当地村民采用“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使得马铃薯的灌水量从原来的约350m³/亩下降到80-90m³/亩,节水效率达到了74.3%,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的防止因水资源过度开采利用而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和生态恶化,提高了农业用水保证率,增加了农业生产产量及农民收入。“现在我们的水浇地有1.8万亩,连山坡上的地都能浇上了水。”村委会书记孙德宽告诉记者。
针对公合成村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程度弱、投入回报率差的问题,安达在当地政府脱贫攻坚整体工作部署下,积极协调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农林和畜牧类学科资源为当地免费开展科技培训,推广新品种、落实新技术、发展新模式。2014-2019年先后组织国家特色产业技术体系油料、向日葵、燕麦、玉米、马铃薯及庭院作物11位岗位科学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病虫害防治等。
6年里,安达每个月向校党委做一次驻村工作汇报,及时反映村民帮扶需求。针对当地种植品种单一、低产的问题,学校组织各科研团队先后捐赠5000亩各类抗病强、产量高、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新品种作物良种,捐赠价值24.3万元农机具,试点推广“公司+农户”特色种植模式,并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专家与贫困家庭“结对子”,精准帮扶。针对村民生活需求,学校每年组织校医院开展“送医送药”活动,通过组织师生捐赠,为村民建立了图书阅览室、“爱心衣屋”和爱心超市,村民可根据自己日常的公益劳动和公约品德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不仅方便了村里留守老年人和儿童的日常购物,也有助于村民公共道德与爱心奉献精神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2019年5月,学校增派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博士李超和畜牧专业博士徐元庆加入工作队。不到一年,两位新队员对每村每户熟门熟路。
孙润狗,种了大半辈子庄稼,过去就是看别人种啥自己就种啥,明知道燕麦、葵花(向日葵)的经济效益好,但因产量低、虫病害等不敢种。这两年听了内农大教授们的建议,新增了五六个新品种,也改了新种法,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玉米一亩多收六七百斤,原本一遭害“列当病”就颗粒无收的16亩葵花地,2019年也迎来了大丰收。
村委会主任赵强告诉记者,这几年,通过工作队请专家入村庄进田间的帮扶,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向日葵列当、黄萎病等问题,仅2019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7万余元,有效帮助1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11户脱贫户实现增产增收。
村委会主任赵强告诉记者,2015年合成村有贫困户162户375人,到2019年底仅剩1户,全村贫困率已降低至0.13%。2019年末,内蒙古农业大学将公合成行政村列为内蒙古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的科技服务站,这也是目前乌兰察布市唯一一家村级乡村振兴科技服务站。“来年我们将重点推动服务站有具体项目落地,将有力地保障公合成村脱贫不返贫。”安达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