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积极服务闽宁协作大局,在组织领导、科技赋能、教育帮扶等方面聚力用劲,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宁夏隆德县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支持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定点帮扶与促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下设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消费帮扶、理论研究、媒体宣传8个专项工作小组,压紧压实责任,推进各项帮扶工作落细落实。将定点帮扶工作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以及专题会、调度会等研究部署。建立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深入对接帮扶工作需求,近两年组织26批学校领导、专家团队、师生代表赴隆德县开展实地调研;接待4批隆德县基层干部、企业家代表团来校交流。2022年,与隆德县签署新一轮定点帮扶框架协议,涵盖11个方面36项具体工作。学校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并配备专门编制,在隆德县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协力织密定点帮扶“保障网”。
聚焦科技赋能,服务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隆德县厦门大学康业扶贫产业园建设,成立“厦门大学—宁夏大学—隆德县人民政府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累计投入600余万元用于新购置仪器设备,定期派驻专家团队、技术人员,围绕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园区开发马铃薯产品30余种。实施“南强大树”乡村创新试验项目,探索构建“肉牛养殖+胡萝卜种植”生态互补产业链,研制促进饲料增效的微生物制剂,投入近200万元建成生产线,有效提升肉牛青贮饲料利用率。学校自主育种高产胡萝卜品种,在隆德县建立4个示范点进行推广种植,实现亩产1.3万余斤,每亩增收4000余元。与隆德县人民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共建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成立“厦门大学与隆德县共建检测实验室专家委员会”,捐赠价值3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签订《开展中药材产业科技帮扶合作发展协议》,与隆德县科技局、隆德职业学校共建中草药种养科研实践示范田,组织师生实践队开展科学调研并提供技术指导,持续加强当地中草药专班队伍建设,助力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突出教育帮扶,夯实人才支撑。接续选派优秀研究生赴隆德支教,打造“南强名师云课堂”“嘉庚号海洋云讲堂”等特色平台,开展“七彩假期”等第二课堂品牌活动,推出“送教下乡”“山海情·两地书”等系列爱心公益活动,助力隆德学子全面发展。与隆德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服务“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与隆德县高级中学签订县中托管帮扶协议,围绕教师跟岗、联合教研、研学实践等方面,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促进县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山盟海誓·乡村振兴”等系列讲座,为当地干部讲授乡村振兴专题党课。举办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企业管理研修等专题培训班,推动教授专家到乡村地头进行农技示教、现场教学等,两年来组织培训基层干部2400余名、乡村振兴带头人和技术人员2800余名。
坚持多维发力,提升帮扶成效。积极开展健康帮扶,持续推进校地医院5G网络远程联合会诊,组织附属医院“组团式”援宁医疗队赴隆德县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学术讲座等,组织医学院实践队深入乡村开展义诊,投入资金为乡村医生配备相关医疗设备,并组织现场培训。积极推动消费帮扶,建设“精准帮扶特色产品直营中心”,在学校食堂开设“宁夏隆德精准帮扶特色食品”窗口,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帮助设计、宣传推广隆德农产品;统筹校内采购安排,两年来采购隆德等脱贫地区农产品1200余万元,帮助销售2000余万元。积极推进生态帮扶,募集投入专门资金用于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引进光伏供电项目、推动农村改水改厕,组织环境与生态学院专家团队深度参与隆德渝河流域治理,研制微生物制剂有效抑制肉牛粪便气味和污染物排放,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积极开展文化帮扶,成立促进隆德县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实践基地,推广特色文化作品,展销非遗文化产品,助力隆德县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