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作了题为《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的演讲,深情寄语2024级本科新生。
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
——在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奎岭
2024年8月29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东海之滨、思源湖畔,隆重举行2024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大家的一路成长辛勤付出的父母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今天于你们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交大人”将成为大家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的背后,是跨越三个世纪的交通大学与国同行的厚重底蕴、代代交大人丹心报国的赤诚情怀;是今日交大名师荟萃的求学环境、兼容并蓄的校园氛围;也是一幅向着未来徐徐展开的全新画卷,新中国成立75周年、建校130周年……你们将是其中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也将成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大学四年是人生宝贵的青春年华,是以学为基不断拓展视野、探索自我的重要时期,也是锤炼精神品格、明确未来方向的重要阶段。今日中国对优秀人才的渴望、对创新发展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面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更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各位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知识根基,进入大学后,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涵,努力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是亟需走好的第一步,也是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和创造美好人生的必由之路。借此机会,围绕“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我和杨振斌书记一起,和大家交流三点想法: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内生动力。目标如同灯塔,是个人志向追求的体现,也是勇毅前行的动力之源。在你们过去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考上心仪的大学是重要的奋斗目标。与高中有所不同,大学求知更像是在广阔天地中的自由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考高分”“拼绩点”,更要以高远的视野确立人生方向、厚植专业志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唯有如此,方能笃行不倦、抵达远方。
在今年6月刚刚毕业的交大2020级本科生中,有两位来自不同学院、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同学。其中,来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袁林同学,在高中时被交大学长研制辽宁舰、蛟龙号等大国重器的故事深深吸引,如愿考入交大后选择了“船数”双学位专业,愈发坚定了逐梦深蓝、向海图强的抱负,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科创竞赛,本科毕业后选择直博深造,继续从事深海平台相关研究。而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祯同学,却在进入大学之初一度对完全陌生的学科领域感到迷茫,但他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毅力坚持学习,鼓励自己勇于尝试,与师长深入交流,在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发现志趣所在,将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材料研发和应用作为自己的方向,毕业后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
同学们,如果说袁林同学的成长经历是“因为热爱,所以选择”的自觉追求,那么张祯同学的求学故事则是“因为选择,所以热爱”的执着坚守,背后都离不开对目标志向的确立和奔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远大目标的实现、专业志趣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不懈攀登的过程。交大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难度大、要求高,希望你们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学深悟透每一则原理、高质量完成每一次实验,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拾级而上、行稳致远。
二是改进学习方式,适应时代发展。从中学到大学,你们迎来的不仅是身份角色的转变,更是学习场景和方式的变革。大学学习不是高中知识的简单延伸与深化,也不再是以反复训练、强化记忆来巩固提升的过程,变“知识传授”为“知识探究”,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学习效果、构建知识体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修课。
在交大,你们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学长。他们有的积极投身创新创业计划、PRP等科研项目,深入体会学习研究的乐趣;有的活跃在“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科技赛场,团结协作共展青春风采;有的登上“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走进重大装备、大型工程现场,在实践中感悟专业使命;有的前往行业一线、基层社区、国际组织等,深入接触社会、推进学用结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不满足于接受既定答案、做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以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善于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与师长同学的深入探讨中共同寻求答案、深化认识;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与具象化应用场景相结合,深入地理解并运用专业知识,打牢攀登学术高峰的根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兴起,也为我们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用结合提供了新的助力。学校正在搭建“AI+教育教学”的广阔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多元的教学应用场景和更加丰富便捷的AI工具集,希望你们在提升自身AI素养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突破认知边界、积极创新作为。
三是丰富学习内涵,促进全面成长。大学学习以专业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兼具求知的深度与广度。既要以深入系统性学习打牢“基础”,练就扎实专业本领;又要在交叉融合中建立“链接”,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激发新的灵感。在交大,不同院系、学科汇聚交融,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打破专业壁垒的课程体系、丰富多彩的科研项目,给大家提供了全面学习成长的选择。
李政道先生是享誉全球的华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也是与交大多年友好交往的老朋友,倡导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躬行者。上周日,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在学校李政道研究所举行,大家共同回顾了他心通天宇、情系华夏的一生,被他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完美结合深深折服。他常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同时与艺术交叉融合,用彩笔抒发了对人生、对自然的真情诗意,用艺术的语言引导人们探索宇宙之奥秘。化学系1944届校友徐光宪学长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凭借在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的扎实基础,为了祖国所需四次更改研究方向。他在总结科研创新的经验时谈到:“实际的学科基础是金字塔,有比较广的知识,但是又要有塔尖,有高度,也就是你的专业知识高度。但是一条竹竿是站不直的,所以你除了‘高’,还要有一些‘宽’。”
“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办学传统。希望你们在学习中首先要做到“基础厚”,打牢过硬的“基本功”,以爬坡过坎、跋山涉水的精神扎牢专业根基。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成为常态的当下,大家还要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具备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储备,学会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激发自身强大的创新潜能。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求学交大的起点,如何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涵,是过好大学生活的重要思考。作为师长,希望你们能够以乐观之心面对成败得失,养成体育运动和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迎接磨砺锤炼,永葆身心健康;以包容之心接受差异多元,保持开放大气的心境,接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交流碰撞;以感恩之心涵养岁月真情,对于父母的培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支持铭记于心,在善待与尊重中收获友谊和成长。
同学们,你们的交大探索之旅于今天正式开启,我将和全体老师一起,陪伴、支撑着你们的学习和成长。希望你们继承并践行百廿交大的精神品格,“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做更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更好的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