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结对共建,推动校企融合从“主动脉驱动”向“毛细管渗透”转型。拓展双创示范基地合作,面向企业类双创示范基地发布牵手合作清单,与相关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结对,通过互聘导师、联合开课,共建研发基地、成果转化中心、学生实践基地,联合举办双创赛事、孵化项目等方式,推动校企间融合由“主动脉驱动”向“毛细管渗透”合作转型,落实到教学科研和企业主营业务等各项具体工作中。2021年以来,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路演、项目对接等活动82场,学生创业项目活动724项次,组织165名企业家和投资咨询专家对60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培训辅导。加强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新建优质实习基地30个,打造三星堆遗址等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0个。“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在产业核心领域联合开发课程33门,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通过经费投入、仪器设备捐赠、技术转化及产品联合研发、学生联合培养、人员联合培训等合作模式,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25个。实施“社会实践金课培育计划”,聘请校外创新创业导师联合打造社会实践金课8门,开设《创造性思维》等双创课程61门。
注重项目孵化,推动发榜揭榜从“尝新式探索”向“主业态推进”转型。将“企业出题、高校揭榜”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产业资源引入人才培养主渠道,引导师生应需研发。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中,增设企业命题组,主动邀请企业命题,鼓励师生团队申报。2021年,共有54家企业命题128个,精选13个项目立项;与数字文创孵化器企业联合召开文创类项目“揭榜挂帅”发布会,8个文创类创业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企业出资1000万元,面向师生发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命题71项,20个师生团队成功入选。依托校企联合研发平台与项目,线上线下多渠道针对企业需求定制命题,截至2022年1月,已有20个项目成功立项,立项数量较上年度提高54%,经费增加48%。
注重活动组织,推动产创融合从“场景化营造”向“精准化对接”转型。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实施“金牌双创项目发现计划”,组织企业专家与师生高频、深度、多样化互动,协同孵化双创项目。持续开展“碰创”路演、“不服来辩”复活赛、直聘CEO等系列活动,在创业集训营组建6个行业类班级,助力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构建校外创新创业导师矩阵,建立专门对接渠道,推动导师与团队深度对接。研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熟度量表》,强化初创项目科学化评价。联合相关企业举办“1+N”校企融通创新创业专场活动,共建“双碳”新平台,30个校企双创项目同台路演;组织“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举办双创“校企行”专场活动,6支科创团队与9家投资机构线上对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携手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联网项目供需对接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0个。推荐科创项目参加成都“蓉漂杯”创新创业大赛,推动项目成功落地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斩获6金、2银、5铜。
注重岗位供给,推动创业就业从“跟进式服务”向“主动型带动”转型。持续完善“以创促就”工作机制,开拓挖掘就业岗位。走访邀请企业进校招聘,2021年以来举办现场宣讲和空中宣50余场,及时发布线上招聘信息,累计覆盖学生4万余人次。联合企业申请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探索校企在实习就业领域深度合作。实施短期助理聘用制度,每年聘用近200名短期科研助理参与创新研发。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通过发放“创新券”、减免工位费等方式,支持入驻双创团队140个,对初创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发挥大学科技园作用,每年新增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10余项,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在校生实习100多人。成立扶贫帮困创业平台“融乐坊”,为身体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助力学生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努力推动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