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复旦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极端天气气候与健康风险互联和治理”正式启动。该卓越中心的设立是实施联合国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气候变化应对巴黎协定、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全球重大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
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和联合国减灾署(UNDRR)共同建立的一项国际综合研究计划。复旦大学国际卓越中心是IRDR在中国大陆设立的首个卓越中心,也是IRDR国际卓越中心体系下唯一的跨气候变化应对、大气环境灾害风险响应、公共卫生治理等诸多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跨)专业中心。
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全球建立大(跨)专业卓越中心体系是IRDR推动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集成创新、知识辐射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科技支撑与实践的重要举措。
复旦大学IRDR国际卓越中心揭牌
卓越中心揭牌,专家探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乃至全球应对灾害系统风险、构建韧性社会作贡献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IRDR科学委员会主席Riyanti Djalante,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在授牌和启动仪式上致辞。
焦扬、张全、张忠伟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IRDR国际办公室(IPO)执行主任韩群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IRDR国际卓越中心主任张人禾共同为中心揭牌。
焦扬在致辞中指出,极端天气气候与环境风险正深刻影响甚至严重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世界各国的治理能力提出重大考验。建设“极端天气气候与健康风险互联和治理”国际卓越中心,是复旦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减灾需求、应对环境灾害挑战、履行大学使命的主动担当。IRDR中国大陆首个卓越中心选择落户复旦,并成为IRDR国际卓越中心体系下唯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专业中心,是对复旦大学的认可和信任。
焦扬强调,复旦大学将勇挑重担、不负使命,推动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集成创新、知识辐射和全球治理实践,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乃至全球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水平作出贡献。一是努力打造融合创新先行区,充分发挥复旦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强化跨学科融合创新机制,使中心真正成为凸显集群效应、注重专精攻关、具备一流水准的融合创新高地;二是全力推进一流人才蓄水池建设,以合作开放的态度,对标最高学术标准,加快汇聚全球一流科研力量,力争成为全球应对自然和人类引发环境灾害领域的中坚力量;三是着力构筑国际合作大平台,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作好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南南合作提供支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Riyanti Djalante 表示,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共同创立,旨在通过全球性跨学科研究来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问题并减少灾害影响、提升相关政策制定水平。作为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一环,国际卓越中心致力于创新科学知识,提升能力水平,同时也是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她很高兴复旦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能够成为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大家庭中的新成员,并称该中心高质量的科研水平、跨学科的研究背景给评审委员会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在当前疫情下,公共卫生问题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两大社会性挑战,她对复旦能够致力于攻克这两项重大难题表示赞赏,希望中心未来能取得更多紧扣政策发展并及时有效的科研成果,从而为全球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王庆林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复旦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是IRDR在中国大陆设立的首个且唯一一个卓越中心,这是对复旦大学在该领域科研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复旦大学参与国际治理能力的认可,将为中国更深入参与全球减少灾害风险的治理工作,发挥中国作用、贡献中国智慧提供平台。他强调,希望卓越中心在减少灾害风险领域当好服务国家和全球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加强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产出有影响的国际成果,助力国家和世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希望卓越中心坚持主动作为的国际合作方针,积极参与各种渠道气候变化对话磋商和全球治理,为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做出重要的贡献;希望复旦大学大力支持卓越中心开展工作,在交叉学科和跨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以开辟适应全球气候治理与一体化健康治理新格局的需要。
张全表示,建立卓越中心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上海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他希望,以此为契机,打造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平台,形成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人才规律的治理安排,促进多学科交叉,推进跨学科研究;持续产出高水平的成果,有效提升我国乃至全球极端气候的处置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构建国际科技开放平台的大网络,吸引更多优质国际科技组织和机构来沪发展,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张忠伟表示,“风险、治理、卓越”是卓越中心的三个关键词,通过联合研究实现卓越的风险治理,是卓越中心建立的最终目标。他说,对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而言,风险防控极为关键,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亟需建立一套韧性体系,保持城市的功能韧性和系统韧性。卓越中心的建立正逢其时,相信卓越中心团队将为上海建设“韧性城市”和长三角构建“区域韧性”提供支撑,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灾害风险等重点领域以及在中国履行全球发展议程中的承诺做出贡献。
IRDR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IRDR-IPO执行主任韩群力,复旦大学IRDR国际卓越中心执行主任、联合国特别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前司长汤绪,世界气象组织研究司环境气象研究科学主管Alexander Baklanov,联合国减灾署全球风险分析与报告办公室主任Marc Gord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院长Gretchen Kalonji分别围绕“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IRDR 科学计划及科学议程制定情况介绍”“复旦IRDR国际卓越中心介绍和2021年工作计划”“全球大气环境监测-城市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介绍”“风险与系统思考”“科研与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的跨国和多学科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验和全球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改革的潮流”带来特邀报告。
卓越中心为中国大陆首设,院士出任中心主任,多国多学科团队联合发力
灾害风险综合研究国际计划(IRDR)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和联合国减灾署(UNDRR)共同建立的一项国际综合研究计划。
2020年10月26日,IRDR科学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复旦大学“极端天气气候与人体健康风险互联和治理国际卓越中心”(简称复旦大学国际卓越中心)的建设方案,批准在复旦大学设立IRDR国际卓越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Excellence - ICoE)。
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全球建立大(跨)专业卓越中心体系是IRDR推动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集成创新、知识辐射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科技支撑与实践的重要举措。复旦大学国际卓越中心是IRDR在中国大陆设立的首个卓越中心,也是IRDR国际卓越中心体系下唯一的跨气候变化应对、大气环境灾害风险响应、公共卫生治理等诸多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跨)专业中心。
作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复旦大学国际卓越中心由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牵头,公共卫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数据学院、发展研究院等院系参与联合共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系主任、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出任中心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联合国特别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司前司长汤绪为执行主任。
全球变暖与健康风险预警与治理创新团队、极端天气气候与健康风险预警与治理创新团队、大气环境与健康风险预警与治理创新团队、风险互联大数据分析与建模创新团队、多风险互联与一体化健康治理集成创新团队分别由复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副系主任温之平、大气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建民、大数据学院院长冯建峰以及汤绪担任负责人。
据介绍,卓越中心将整合全校有关资源,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建立集大气科学、气候变化、大气与海洋环境、公共卫生、大数据、全球治理研究等为依托的大(跨)专业创新支柱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信息流分析等新手段新工具,重点开展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污染风险与公共健康治理,以及多灾种风险互联、群症识别与一体化健康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融合创新,强化认知与把握全球风险及其互联群侯特征的能力。
在强调多学科交叉集成的同时,卓越中心将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国际研究计划的深入合作,聚焦集成创新平台和国际合作网络建设,把科研教学能力及其成果转化为应用于国际治理实践的实际能力,大力提升多灾种大气环境灾害及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对和治理领域的科技研究、专业支持、决策咨询(公共治理)、最佳实践、组织领导和技能培训等六大能力与基础设施水平,积极引导复旦相关学科师生参与国家发展和全球治理实践,进一步提升复旦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