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一流、重服务、创特色”为原则,以打造世界一流学科为重点,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断推动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建立科学研究“大平台”
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学校和学科名单公布,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借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东风,聚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安大成立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在校内整合8所理工科学院科研资源,校外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旨在交叉、创新、合作过程中打造一个科研“高峰平台”。这是安大推进科教融合,助推学科内涵发展的一次新尝试。
要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仅靠单个学科、单个平台难以支撑,要找到学科群坚实发展的动力。为此,安徽大学整合资源,按照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的思路,分层建设一流学科“大平台”。
一是科教融合,建立学科“交叉平台”。瞄准国家战略、学科前沿重大科技问题,积极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无缝对接,学校先后搭建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与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一起形成四大学科交叉平台。
二是聚焦重点,建立学科“创新平台”。为夯实一流学科基础,学校又相继建设了“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融合研究院”“多源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等一大批新兴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新增“功能杂化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重点实验室、“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为学科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深入拓展,搭建学科“国际平台”。围绕解决重大问题、攻克重要技术等问题,学校实施“111计划”学科引智基地建设,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强化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国际组织合作,组织协同开展科研攻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4所孔子学院、9个中国中心,2个平台入选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
瞄准“卡脖子”关键技术,安徽大学在功能材料设计与精准合成制备、量子材料微观结构与电子态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研究突破。安大重点培育的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徽州文化、徽州社会史、新安理学及皖派学术史等特色优势。正式出版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同时,安大积极构建国际徽学研究交流机制,通过举办首个全国性徽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全球首届徽学学术大会,推动徽学拓展成全球共享之学。
培育协同创新“新引擎”
由安徽大学科研人员牵头研发的光电感测科技成果,以5022万元作价入股创办科技企业,创下了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的最高纪录。这是安大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一个实例。
为探索灵活多样的校企、校校、校地等协同创新模式,安徽大学建立了涵盖文化传承、区域发展、行业产业等各类型协同创新中心,并引导各中心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是校地合作,贡献科学发展“新智慧”。围绕新农村建设,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宿州市政府等单位,安大成立“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宿州市成功试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国家六部委向全国推广;围绕依法治省,与省委政法委共建法治研究院,参与起草50余项法律法规规章。
二是校校合作,带动省属高校“新发展”。安徽大学通过与省属高校结对帮扶以及培养导师、支撑平台建设、牵头建立创新联盟等方式,带动提升省属高校整体水平。
三是校企合作,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围绕安徽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安大与400多家制造业相关企业紧密合作,聚焦全球先进制造业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合肥打造中国“白色家电之都”、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别是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落户安徽作出重要贡献。
安徽大学已与省内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在先进功能材料、信息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如研发激光测量与光纤传感特种装备、攻克水性聚氨酯材料工艺难关、创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设计新方法等,为创新发展培育了“新引擎”。
构建协同育人“立交桥”
“发表SCI学术论文40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0篇(包含JCR一区16篇,二区4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80,文章总被引超过700次……”这是安徽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康熙在硕、博期间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在康熙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得益于安大“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自2010年以来,安大共建设7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融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及其教育科研区资源,联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院所,通过选聘高层次人才、共享大科学装置、参与重点重大项目,开展联合培养,累计招生491人。
除搭建与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外,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安大不断拓展育人空间,探索开环教育体系,构建协同育人“立交桥”。
一是瞄准重点行业领域,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和科大讯飞、长鑫存储等科技企业共建“集成电路先进材料”“集成电路器件”等5个英才班,实施科研训练计划和海外交流计划,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
二是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培养紧缺人才。围绕两个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三基并重(知识、能力、素质)、三段培养(通识、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多种类型的“233N”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安徽大学与合肥市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培养“互联网+”战略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三是瞄准学术研究前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以“开放联动、共赢发展”的理念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体制,布局建设海外办学基地。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立“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实施“第二校园学习计划”,瞄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国际一流本科生教育优质资源,至今已组织400余人次学生赴境内外著名大学学习。
四是瞄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人才。安大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现形成“新思想进思政课创新行动”“问题导入、专题拓展”教学法等系列改革创新成果,着力做优思政课程,打造了“文典大讲堂”“磬苑对话”等系列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讲堂。围绕网络育人目标,学校承建全国首家省级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统筹和服务全省123所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不断拔高思政育人标杆。
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坚持引才与育才并重,以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优秀人才计划”等为抓手,构建一流学科“人才库”。一是加速汇聚高端“人才库”。抢抓编制周转池试点机遇,建设院士工作站,采取“大师+团队”“双聘”“特聘”“预聘”等形式,加速高端人才汇聚。二是积极培育卓越“人才库”。为加快教师能力提升,通过开展“金课”建设培训班、网络培训,构建团队“传、帮、带”机制,积极遴选支持多名骨干教师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提高教师产学研合作深度和人才培养能力。三是加大教师考评改革。2017年,安大成功入选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建立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专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
“合肥科学岛的大科学装置国际领先,如今已向安大开放,科学岛的研究员有一部分在安大教学,这样一来科研和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表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