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09:13:12 来源:国际教育
“树立平安理念,助力梦想实现”,为了使留学人员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风险,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留学服务中心整理近期留学安全案例,定期发布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请留学人员多多关注!
01
安全提醒:留学生打工须遵守新西兰签证有关规定
近期,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了解到,领区有个别持自费学生签证(Fee-paying student visa)的中国留学生,违反所持签证规定的打工要求,从事自雇形式工作(如做司导等)、无执照载客运营、学期内超时长工作等,不仅面临严重法律风险,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此,总领馆提醒广大中国留学生,务必遵守新西兰法律规定,工作内容、时长及从业要求均须符合新西兰法律规定,如有疑问务必提前向新西兰移民局和交通部门咨询确认,以免受到当地法律严厉处罚。
有关规定请详见新西兰移民局网站或咨询专业律师。
02
安全提醒:中国驻埃及使馆发布斋月期间领事提醒
据中国驻埃及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自3月1日起埃及进入斋月。对穆斯林而言,斋月是一年中最吉祥和尊贵的月份。中国驻埃及使馆在此温馨提醒:
一、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
斋月期间,请注意言行举止,勿谈论违背伊斯兰教义的话题。衣着得体,避免过于暴露。在斋戒时段内,避免在公共场所或穆斯林面前饮水、进食或吸烟,不劝穆斯林朋友吸烟饮食,不出于好奇心态向穆斯林提出质疑或发表不敬言论。
二、注意交通安全,适应节奏变化
斋月期间,晚高峰拥堵严重、事故频发,建议避免日落前后出行。埃及当地司机白天禁食,易疲劳和精力不济,如确需租车或包车长途旅行,建议要求车上有两名司机轮班,保持合理车速,同时增加中途休息次数。此外,埃及当地工作时间将大幅缩短,工作节奏放缓,建议及时留意政府、企业、景区、餐厅等开放时间,合理安排行程。
三、提高安全意识,妥善解决纠纷
妥善保管护照、钱包等证件财物,避免在住处存放或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尽量避免前往政府、军队、清真寺、教堂、广场等敏感区域活动。如与他人发生争执或矛盾,遇歧视、挑衅或骚扰言行,应尽快报警或请他人协助报警,及时准确据实向警方反映情况,注意记录报警编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与各类中介、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发生纠纷,保持理性冷静,避免过激言行,及时保存证据,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
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埃及使领馆联系。
03
安全提醒:驻法国使领馆提醒在法留学人员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近日,有不法分子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电号码伪装成中国驻法国使领馆电话号码,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谎称当事人有司法文书待领取、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涉及洗钱等刑事案件,并以配合办案为由索要当事人信息,继而诱导当事人转账汇款。甚至还有不法分子以案件“保密”为由,要求当事人不得告知亲友,对其进行“精神控制”和“虚拟绑架”,给当事人及家庭造成经济和精神双重伤害。
提醒在法留学人员:驻法国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和电信运营商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聊天软件等通知中国公民“涉案”并发送所谓“警官证”、“逮捕令”、“保密函”等文件,不会将电话转接至所谓“国际刑警中心”或“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索要银行账户信息,更不会要求缴纳“保证金”或将资金转移至所谓“安全账户”。
如接到此类电话,请勿紧张、勿轻信、勿转账。如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请及时向驻法国使领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核实。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法国警方报案,并向法国反诈骗热线(在法国境内拨打0805805817)寻求协助。如款项系通过国内银行账户转账,可同时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04
安全提醒:驻巴塞罗那总领馆提醒领区留学人员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近期,各类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驻巴塞罗那总领馆提醒领区留学人员各类诈骗。
常见骗局
一、办案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篡改来电显示号码,冒充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等进行所谓线上办案或营销推介,进而骗取当事人身份信息或要求转账汇款。
二、投资骗局
不法分子以所谓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项目作为诱饵,例如海外房产、虚拟货币、新兴科技项目等,吸引当事人参与投资。起初给予小额回报,随后诱导当事人投入大额资金,最终卷款潜逃。
三、换汇骗局
不法分子打着“优惠换汇”的幌子,诱骗当事人通过网上交易平台或第三方转账进行私下换汇交易。当事人转账后,不法分子以各种理由拒绝兑现并“失联”。
四、交友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线上交友软件或线下活动与当事人结为“好友”,待建立所谓信任或恋爱关系后,不法分子谎称急需经济救助,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
应对措施
一、杜绝幻想
不轻信“优惠换汇”“高额利息”等诱惑性信息,不心存侥幸或贪图便宜,摒弃“一夜暴富”或“赚快钱”的想法。
二、提高警惕
高度警惕冒充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等的电诈骗局,做到陌生来电莫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三、加强防范
为更好维护自身权益,建议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报案和来电预警功能),密切关注“领事直通车”新媒体平台和总领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反诈提醒,查阅《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了解反诈知识,不断增强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四、及时求助
如遇可疑情况,可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或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进一步咨询核实信息真伪。如不幸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并联系汇款银行申请止付。如款项系通过国内银行账户转账,可同时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05
安全提醒:特别提醒在瑞典留学人员谨防虚假恶意电话
近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收到多名旅瑞侨胞、中资企业员工、留学生等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大使馆工作人员致电当事人,以当事人有文件待领取、牵涉国内案件需配合警方调查等理由,索要当事人个人信息并要求当事人于指定时间前往大使馆处理相关事务。相关电话通过技术手段伪造成使馆对外公布的办公电话,具有较大迷惑性和欺骗性。
大使馆此前已多次发布相关提醒,现再次重申如下:
一、大使馆、国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聊天软件等通知个人“涉案”并发送所谓“警官证”“通缉令”“逮捕证”“保密函”“取保候审决定书”等文件,不会将电话转接至所谓“国际刑警中心”或“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索要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更不会要求缴纳“保证金”或将资金转移至所谓“安全账户”。
二、除护照、旅行证等当事人曾向大使馆主动申办的领事证件外,大使馆不会代为保管任何个人文件。
三、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46-763383654)仅用于接听中国公民紧急求助来电,不会主动外拨;证件咨询电话(0046-724448073)仅会就证件办理等事宜致电相关申办人,且系当事人首先向大使馆提出证件办理需求;大使馆网站对外公布的其它电话号码,均不会就“涉案”等个人事项对外拨打。
假冒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工作人员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请认真阅览《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http://se.china-embassy.gov.cn/lsfw/lsxxyfw/202406/t20240628_11442758.htm),切实增强反诈防骗意识和能力。如遇可疑情形,可拨打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或证件咨询电话进行反映或确认。
来源: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平安留学
上一篇:
下一篇:2025第7期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