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就业频道> 综合资讯
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正深刻影响就业结构
综合资讯
经济参考报
2021-04-01
分享: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新形态、新模式、新趋势(2021年)》称,数字经济助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正深刻影响我国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就业,是指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技能,依托信息网络进行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任务的相关就业。

  业界一般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报告分析称,从总体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就业岗位占比显著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实现的GDP占比,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从数字经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同期,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约占数字经济规模的20%。

  产业数字化领域则是就业吸纳主体,呈现三产大于二产,二产大于一产的特征。在数字经济结构方面,产业数字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岗位数的67.5%,招聘人数占总招聘人数的75.8%,吸纳数字经济就业能力更强。从招聘岗位看,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就业岗位占比高达60.2%,远高于第二产业的7.1%和第一产业的0.1%;第三产业的岗位薪资也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科研和生活性服务业是就业需求“主战场”,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推动就业效果明显,而第一产业的数字经济岗位还有待强化。

  在我国,小微企业就业辐射带动效应强,吸纳广泛就业主体作用凸显。从招聘岗位总量看,小微企业招聘岗位占全部岗位的比重达到34.2%;从岗位人数看,小微企业岗位平均招聘人数较大,每个岗位平均提供招聘人数为4.1人;从入职要求看,小微企业对数字经济岗位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其中92.4%的岗位要求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

  从区域分布看,面向消费端的产业数字化领域的大量岗位,吸引了大量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步伐加速的重要力量之一。数字经济岗位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在岗位数量方面,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聘岗位较多,分别占全国总岗位的25.74%、17.79%、12.25%和8.46%。从薪资水平看,呈现明显的“梯次效应”,上海、北京、浙江平均月薪高于8000元,薪资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

  值得重视的是,数字经济领域的高端岗位集聚偏向我国东部地区,区域间存在一定的人才差距。在东部地区,较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带动了更多高端人才的集聚,形成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岗位的跨省流动,尤其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就业岗位跨省流动频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降低了就业信息交易成本,畅通了跨地区人员招聘渠道;此外,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又催生出大量不需要本地化就业的新型灵活就业形式。

  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就业还面临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数字化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就业服务仍需加强、新就业形态发展和社会保障有待完善等问题或挑战。报告建议,继续壮大数字经济,积极发展新就业形态;保市场主体,推动就业政策惠企利民;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强化就业服务;探索新型劳动关系,强化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强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评价与奖励机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陈爱平 高少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首页> 就业频道> 综合资讯
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正深刻影响就业结构
经济参考报
综合资讯
2021-04-01
+关注就业频道
扫描二维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新形态、新模式、新趋势(2021年)》称,数字经济助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正深刻影响我国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就业,是指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技能,依托信息网络进行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任务的相关就业。

  业界一般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报告分析称,从总体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就业岗位占比显著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实现的GDP占比,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从数字经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同期,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约占数字经济规模的20%。

  产业数字化领域则是就业吸纳主体,呈现三产大于二产,二产大于一产的特征。在数字经济结构方面,产业数字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岗位数的67.5%,招聘人数占总招聘人数的75.8%,吸纳数字经济就业能力更强。从招聘岗位看,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就业岗位占比高达60.2%,远高于第二产业的7.1%和第一产业的0.1%;第三产业的岗位薪资也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科研和生活性服务业是就业需求“主战场”,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推动就业效果明显,而第一产业的数字经济岗位还有待强化。

  在我国,小微企业就业辐射带动效应强,吸纳广泛就业主体作用凸显。从招聘岗位总量看,小微企业招聘岗位占全部岗位的比重达到34.2%;从岗位人数看,小微企业岗位平均招聘人数较大,每个岗位平均提供招聘人数为4.1人;从入职要求看,小微企业对数字经济岗位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其中92.4%的岗位要求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

  从区域分布看,面向消费端的产业数字化领域的大量岗位,吸引了大量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步伐加速的重要力量之一。数字经济岗位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在岗位数量方面,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聘岗位较多,分别占全国总岗位的25.74%、17.79%、12.25%和8.46%。从薪资水平看,呈现明显的“梯次效应”,上海、北京、浙江平均月薪高于8000元,薪资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

  值得重视的是,数字经济领域的高端岗位集聚偏向我国东部地区,区域间存在一定的人才差距。在东部地区,较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带动了更多高端人才的集聚,形成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岗位的跨省流动,尤其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就业岗位跨省流动频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降低了就业信息交易成本,畅通了跨地区人员招聘渠道;此外,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又催生出大量不需要本地化就业的新型灵活就业形式。

  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就业还面临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数字化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就业服务仍需加强、新就业形态发展和社会保障有待完善等问题或挑战。报告建议,继续壮大数字经济,积极发展新就业形态;保市场主体,推动就业政策惠企利民;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强化就业服务;探索新型劳动关系,强化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强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评价与奖励机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陈爱平 高少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