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从“二次创业”犇向“二次腾飞”
创业资讯
中国日报
2021-03-10
分享:
  夯实“两湖科创圈”,优化创新机制,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要突破500家;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链高端化……日前召开的合肥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合肥建设全球创新枢纽的嘹亮号角,而致力于构建“科创+产业”生态圈的合肥经开区,也在新的一年擂响了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犇向“二次腾飞”的战鼓。

各类创新要素集聚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合肥经开区迎来了众多创新资源。

  2020年11月26日,由清华合肥院组织建设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平台巨灾科学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建成后,将建设国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研设施,并贯通融合公共安全和应急科学领域“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产业培育”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

  与此同时,合肥南艳湖科创金融小镇正式揭牌,近二十家各类金融机构集中入驻。小镇以股权投资类、证券期货类、财富管理类等投资机构为核心,以科技创新、金融中介服务、金融科技产业等为补充,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创金融产业链,打造区域性科创金融集聚中心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金融生态圈。

  随着重大科研平台、科技金融等创新元素的汇聚,合肥经开区科创资源更加完善。目前,该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已引进孵化科技企业1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该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构建机器人“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目前已组建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的六大产业研究所。此外,合肥经开区还与复旦大学等名校对接,瞄准生物医药等领域引入服务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项目。大健康研究院、合肥国际应用超导中心也在加速落地。

战新产业蓬勃发展

  统计显示,2020年,合肥经开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8家,总量达到41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此外,2020年,该区新增科技型企业240家,总数达到1100家。该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同比增长48.18%。同时,2020年,该区还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

  在创新发展的驱动下,合肥经开区的产业转型也取得重大成效。2020年,该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0.7%,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贡献336亿元的产值增量,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9.1%。其中,集成电路产业2020年增长68.5%,实现产值36.9亿元,国产存储芯片产能稳步提升,带动集聚华东科技等项目62个,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迅速成长,增速达21.8%,实现产值169.4亿元。另外,合肥经开区智能终端产业在2020年冲破千亿元,联宝科技成为合肥首个“千亿企业”。

  战新产业和支柱产业共同发展让合肥经开区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2020年,该区全年实现GDP1114.4亿元,增长6.1%,总量、增速位居合肥四大开发区第一,对合肥“过万亿”贡献率达13.6%。据了解,2020年合肥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晋级2位,升至全国第11名。

多个重大项目将开建

  累累发展硕果,靠的是创新。经开区在“十四五”期间的“二次腾飞”,依然要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在2月底召开的全区2021年工作动员会上,合肥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表示,2021年,合肥经开区首先要聚焦“创新”,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据介绍,该区将夯实“两湖科创圈”,加快促进园区平台化、平台生态化。同时增加科创空间,推进清华合肥院二期等16个续建、在建平台项目,筹建明珠广场科技产业园、双创园二期等9个科技园区。

  此外,合肥经开区将优化创新机制,明确各类平台发展定位与产业方向,催化壮大项目。按照计划,该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5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将达到1200户。另外,该区将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户,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将达到1000件以上,万人拥有量超过180件。

  产业创新方面,合肥经开区将重点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新产业,加快产业链高端化,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经开区将推进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启动电子化工材料集中区建设,同时打造信创产业园,建立国家级信创产业基地,撬动千亿市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推进大众安徽等三个整车项目开工,并规划建设大众、蔚来零部件产业园等。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经开区将加快大健康研究院落户,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将组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科创促进中心,与相关企业共建数字化应用场景矩阵,数字赋能工业企业30家。

创新升级迈向高层级

  秦远望表示,经过多年来的创新发展,合肥经开区南区转型升级正呈现由“量”到“质”、北区建设由“夯基”到“起势”的根本性转变,全区迎来从“二次创业”到“二次腾飞”的战略机遇期。“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度变革,将加快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迅速崛起。而长三角一体化、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加快经开区开放发展、创新发展。”

  未来五年,合肥经开区将聚焦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先导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先行区、国际化都市圈新兴区”的“四区”定位,全面推进创新转型升级,全面建设新桥科创示范区,擘画“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按照计划,到2025年,合肥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1800亿元以上,综合发展水平将跨入全国前十强。该区将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2个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智能家电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也将壮大规模。

“十四五”期间,一个科、产、城、人共生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全国一流园区将逐渐成型,助推合肥加快迈向全球科创新枢纽,实现从科教基地向科创名城的伟大飞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首页> 就业频道> 创新创业> 创业资讯
合肥经开区:从“二次创业”犇向“二次腾飞”
中国日报
创业资讯
2021-03-10
+关注就业频道
扫描二维码
  夯实“两湖科创圈”,优化创新机制,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要突破500家;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链高端化……日前召开的合肥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合肥建设全球创新枢纽的嘹亮号角,而致力于构建“科创+产业”生态圈的合肥经开区,也在新的一年擂响了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犇向“二次腾飞”的战鼓。

各类创新要素集聚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合肥经开区迎来了众多创新资源。

  2020年11月26日,由清华合肥院组织建设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平台巨灾科学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建成后,将建设国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研设施,并贯通融合公共安全和应急科学领域“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产业培育”全链条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

  与此同时,合肥南艳湖科创金融小镇正式揭牌,近二十家各类金融机构集中入驻。小镇以股权投资类、证券期货类、财富管理类等投资机构为核心,以科技创新、金融中介服务、金融科技产业等为补充,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创金融产业链,打造区域性科创金融集聚中心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金融生态圈。

  随着重大科研平台、科技金融等创新元素的汇聚,合肥经开区科创资源更加完善。目前,该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已引进孵化科技企业1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该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构建机器人“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目前已组建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的六大产业研究所。此外,合肥经开区还与复旦大学等名校对接,瞄准生物医药等领域引入服务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项目。大健康研究院、合肥国际应用超导中心也在加速落地。

战新产业蓬勃发展

  统计显示,2020年,合肥经开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8家,总量达到41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此外,2020年,该区新增科技型企业240家,总数达到1100家。该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同比增长48.18%。同时,2020年,该区还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

  在创新发展的驱动下,合肥经开区的产业转型也取得重大成效。2020年,该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0.7%,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贡献336亿元的产值增量,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9.1%。其中,集成电路产业2020年增长68.5%,实现产值36.9亿元,国产存储芯片产能稳步提升,带动集聚华东科技等项目62个,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迅速成长,增速达21.8%,实现产值169.4亿元。另外,合肥经开区智能终端产业在2020年冲破千亿元,联宝科技成为合肥首个“千亿企业”。

  战新产业和支柱产业共同发展让合肥经开区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2020年,该区全年实现GDP1114.4亿元,增长6.1%,总量、增速位居合肥四大开发区第一,对合肥“过万亿”贡献率达13.6%。据了解,2020年合肥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晋级2位,升至全国第11名。

多个重大项目将开建

  累累发展硕果,靠的是创新。经开区在“十四五”期间的“二次腾飞”,依然要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在2月底召开的全区2021年工作动员会上,合肥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表示,2021年,合肥经开区首先要聚焦“创新”,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据介绍,该区将夯实“两湖科创圈”,加快促进园区平台化、平台生态化。同时增加科创空间,推进清华合肥院二期等16个续建、在建平台项目,筹建明珠广场科技产业园、双创园二期等9个科技园区。

  此外,合肥经开区将优化创新机制,明确各类平台发展定位与产业方向,催化壮大项目。按照计划,该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5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将达到1200户。另外,该区将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户,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将达到1000件以上,万人拥有量超过180件。

  产业创新方面,合肥经开区将重点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新产业,加快产业链高端化,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经开区将推进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启动电子化工材料集中区建设,同时打造信创产业园,建立国家级信创产业基地,撬动千亿市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推进大众安徽等三个整车项目开工,并规划建设大众、蔚来零部件产业园等。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经开区将加快大健康研究院落户,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将组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科创促进中心,与相关企业共建数字化应用场景矩阵,数字赋能工业企业30家。

创新升级迈向高层级

  秦远望表示,经过多年来的创新发展,合肥经开区南区转型升级正呈现由“量”到“质”、北区建设由“夯基”到“起势”的根本性转变,全区迎来从“二次创业”到“二次腾飞”的战略机遇期。“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度变革,将加快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迅速崛起。而长三角一体化、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加快经开区开放发展、创新发展。”

  未来五年,合肥经开区将聚焦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先导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先行区、国际化都市圈新兴区”的“四区”定位,全面推进创新转型升级,全面建设新桥科创示范区,擘画“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按照计划,到2025年,合肥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1800亿元以上,综合发展水平将跨入全国前十强。该区将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2个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智能家电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也将壮大规模。

“十四五”期间,一个科、产、城、人共生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全国一流园区将逐渐成型,助推合肥加快迈向全球科创新枢纽,实现从科教基地向科创名城的伟大飞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