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办高校校长的18年坚守
58岁的杨利干了18年的民办教育。年轻的时候,他在国家级重点科研团队从事科研工作,担任过“银河-Ⅱ”巨型计算机系统主管设计师和“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系统主任设计师,后来在著名的东软集团担任高级管理者。突然转身去做民办高校的校长,是他未曾想过的职业选择。
多年以后,有人问他有没有后悔。杨利摇摇头说:“这是我的选择,我培养了三万多名学生,这是其他职业不能做到的。”走在大街上,遇到毕业生亲切地称呼他为“杨校长”,就是他最欣慰的时刻。
广东民办教育已经走过40年。12月11日,首届广东民办教育博览会暨第19届广东教育装备展览会举行,对专家评选出的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人物进行表彰。广东东软学院校长杨利博士入选了,这既是对杨利深耕民办教育18年的表彰,也是对他创办的广东东软学院的认可。
2002年,杨利在信息化浪潮中的佛山南海创办起这所民办高校。他带领学校从一片滩涂地上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大湾区知名的IT专业学府,为佛山乃至华南地区培养出大批IT复合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路径,也为广东民办教育提供了一个值得剖析的样本。
人物简介:
杨利,广东东软学院创校和现任校长,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士,东北大学博士后、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佛山市先进劳动者”、“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
民校真能办起来吗? 仅有1所教学楼,首年招生1251人
21世纪初,南海兴起了“信息化”建设浪潮,建立本土高校,培养IT人才,成为南海的当务之急。深思熟虑后,南海选择与当时国内的软件龙头企业东软集团合作,在狮山创办最早由企业投资建立的IT专业高校,这就是广东东软学院的前身。
2001年底,时任东软股份华南软件基地总经理的杨利被委派来创办这所学校。从辽宁沈阳只身一人来到广东佛山,面对校舍建设、师资、生源等问题,杨利心里没有底。“南海政府承诺,由政府出资建设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教学楼的投资作为合作办学中的政府股份,而学生宿舍则由政府建好租给学校,招到多少学生就租多少床位。这相当于东软零风险办学。”杨利感慨道,南海政府的魄力与务实,让他们打消了顾虑。
2002年2月,学校在狮山破土动工。当时,这里除了水塘、鸭子以及远处的鸡鸣声,就是大片的滩涂地和齐腰深的蒿草。杨利在南海桂城的经贸大厦租了一层办公室,一边招兵买马拉队伍,一边埋头在这片蒿草地里,一砖一瓦,开始投入了学校的建设。
那时,社会对民办大学、企业办大学的认可度很低,“为了赚钱”“成绩差的学生才去读”等社会偏见,让初入民办教育领域的杨利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为了招生,杨利想到了“摆摊”,搞起了“校巴”。“当时广州流行‘看楼巴士’,受此启发,我们就搞‘看校巴士’,从广州用大巴把家长拉到学校,让他们看建设中的教学楼,再看学校规划图和报纸报道。”杨利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第一年就成功招收1251名新生,超额完成了地方政府的办学要求,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办学奇迹。
民校学生不如人?
谨记校长叮嘱,求学足迹跨越三大洲
学校办起来了,教学能跟上吗?民校学生比别人差吗?广东东软学院2005届计算机系学生谭志远用自己的“逆袭”故事给出了答案。
2003年,谭志远怀揣着博士梦,成了该校的第二届学生。这所新学校的应用型教学对他日后跨越三大洲的求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提倡由外教讲授英语口语课,为我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也让我体验到西方教育与传统中式课堂的区别。”谭志远表示:“学校有第三学期来实习实践,这是当时传统高校少有的。”
这些教学方法,凝聚着教师团队的经验和智慧。杨利回忆道,创校之初,学校就特别邀请了刚从东北大学退休的副校长王智教授来主抓教学,帮助学校的教学迅速走上正轨。
多年后,谭志远仍然不忘杨利的鼓励。“校长对我考研表示全力支持,并提供大力帮助,为我提供了额外的数学与英语辅导。”谭志远说,杨利情真意切地叮嘱他:“好好学习,做好研究,以后教书育人回报社会。”短短一句话,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谭志远的心中,生根发芽。
本科毕业后,谭志远顺利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随后又远赴澳大利亚和荷兰继续深造。完成学业后,谭志远成功被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计算机学院录用,成为该校的数字安全专业讲师、博士生导师。
“学生在我心中,我在学生心中。”杨利坦言:“我就像学着做父亲一样,学着做校长。”在学生当中,杨利有个“平民校长”的称呼,从对校长衣着的看法到自己谈恋爱的心事,学生都愿意跟这位平易近人的校长说。
民办高校如何突围?
抓牢IT特色,产学结合育人才
谭志远的学术追梦之旅在广东东软学院并不鲜见,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是更多民办高校学子的目标,也是民校在竞争中突围的关键。早在创校之初,广东东软学院就明确了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利用广东地区经济发达的条件和民办学校机制灵活、包袱轻的特点,打造一所新型IT专业学府。
专业性是广东东软学院脱颖而出的首要优势。广东东软学院传承东北大学的血脉,继承了东软的创新基因,IT特色深深根植于其基因中,甚至连教学楼都是用编程语言命名的。
同时,学校背后有东软集团的技术背景支持,这也正是杨利被委派为创校校长的原因之一。以杨利为首的很多老师都来自科研和产业第一线,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进行反复讨论,并通过实践检验如何让学生更易接受。
办学以来,学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2013年以来各年度就业率均在98%以上,今年虽受到疫情影响,但毕业生就业情况仍居全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
杨利透露,IT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很多公司需要成批IT人才,东软学院一个计算机专业就有成百上千毕业生,规模优势让公司愿意来东软招聘。不少企业还会每年持续招聘,说明企业已认可了东软学子的实力。
学生创业如何圆梦? 完善双创系统, 助“95后”学生创业
在杨利的带领下,学校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教育理念,并发展出一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2003年,学校就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帮助学生在虚拟公司中实践锻炼。2015年,学校成立“创业18MALL”,当年即获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4年前,19岁的郑仲深在参观时看到了“创业18MALL”,当即决定考入该校,并成了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入学前,郑仲深曾多次创业,但都以失败告终。进入大学后,郑仲深先后加入了学校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和佛山创客空间。
大一的一次调研中,郑仲深敏锐地发现了困扰传统砂轮片生产商的痛点,便带领团队用半年时间研制出静态平衡测量仪,注册了国家专利,并于2017年创办佛山市众盛科技有限公司。当年7月,公司就获得了30万元的纯利润。“创业不是有一个想法就去干,要做很多准备,没有系统化训练是很难成功的。”郑仲深正是在学校创业生态体系的培养下,一步一步学习做商业计划书、接触双创活动、参加创业比赛到实现创业梦想。
这样的创业故事,在这所学校从未停止。“IT特色+创新创业”的双重优势,让学校成长为大湾区知名的IT专业学府。如今,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毕业生就业率和平均薪酬都位居全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
“民办教育的春天到来了。”杨利观察到,近年来,社会对民办教育的看法已有了很大改观,未来,民办教育将更注重内涵和品牌提升,这也是广东东软学院继续前行的方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