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九江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有关要求,坚持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为立足点,以创新红色育人形式为关键点,以打造红色育人文化氛围为落脚点,将红色文化育人融入学校育人的各环节全过程,取得了积极成效。
把握立足点,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
九江作为南昌起义策源地、秋收起义爆发地,有着丰富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九江学院历经百年办学历程,由四所各具特色和传统的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近年来,九江学院深入研究、挖掘、梳理、整合江西、九江红色文化资源及校史资源,开发具有九江学院特色的红色校本课程和读本,打造多功能红色教育基地,着力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
学校组织编写的《九江地域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集》《九江地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研究》已正式出版,《九江红色文化读本》即将正式出版。学校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九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和九江红色文化教育馆,致力于打造多功能红色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把省情市情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通过“红色故事天天讲”、辅导员“微党课”讲课比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大量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在新生中广泛开展入学省情市情教育,引导新生深入了解江西省、九江市的风土人情等基本信息,切实增强同学们对江西、九江以及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原来江西是这样的一片红色圣土!”“原来白鹿洞书院就在九江!”“大学四年,我一定要好好打卡九江的美食美景!”近日,一场在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举行的关于省情市情教育的主题班会上,来自天南地北的大一新生在班级集中观看《这里是江西》《九江图鉴》等视频后,饶有兴趣地展开了热烈讨论。
“九江学院主校区在70年代到80年代是某炮兵营,建校后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由上将洪学智题写校名,九八抗洪也是驻军地之一……”在九江学院西门升旗广场上,两尊舰炮威武挺立,外国语学院思政科老师江山正为2022级新生讲述题为《九江学院的“八一”缘》的校史故事。“作为新一代九院人,我们要把九院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那段历史,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中,新生们细抚着两尊舰炮,回望着那段艰辛的抗战史感叹道。
此外,学校还组织师生开展红色走读、红色访谈活动,通过采访九江地区老军人、老劳模等,抢救性保存九江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在校园网网站开设“红色走读”“云游”展播,源源不断地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养料。
聚力关键点,创新红色文化育人形式
学校聚焦新时代思政实践教育问题,不断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涵,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形式,持续推动红色教育从“灌输式”向体验式、感悟式转变,以理论联系实践的互融共进、互促共享构建思政育人实践体系,提升思政教育思想高度和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学校抽调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干师资力量组建“四史”教研室,集中研究探索“四史”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工作。3月9日,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九江片区牵头高校,该校组织举办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专题二)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来自赣南片区、景德镇片区、九江片区等高校近100位《原理》课教师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3月30日上午,一堂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的思政课在九江学院进行。两位教师在同一个课堂,共同为学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怎样探索和开辟的”这一章节内容。主讲教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汪红梅副教授从“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讲起,引出“敢不敢坚持革命”以及“怎样坚持革命”的问题。特邀讲师、九江市史志办原副主任柳秋荣则以深厚的区域红色文化研究素养,把在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的紧张氛围下,地方党组织保存和延续革命火种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两位老师配合默契、衔接顺畅,为学生奉献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学生听后纷纷表示,这样的授课方式十分新颖,两位老师相互配合又互为补充,让大家在更详细了解党史的同时,加深了对脚下这片红土地的感情,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
这样的思政创新课堂在九江学院并不少见。学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将第二课堂融入教学机制,坚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红色教育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校充分利用江西红色资源优势,将井冈山、南昌起义策划地、秋收起义纪念馆等确定为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师生开展“红色之旅”研学活动,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红色基因、认同红色基因。
学校开展“唱响红色经典”“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诵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读书会等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夕组织青年学生到九江市烈士陵园等标志性教育阵地开展以“清明祭英烈”为主题的“纪念碑前的思政课”,邀请全国育人楷模等给学生现场讲述烈士的感人事迹,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培根铸魂的“活教材”,将红色基因厚植青年心中。
抓牢落脚点,营造浓厚红色育人氛围
学校注重将红色文化、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营造潜移默化开展思政教育、红色育人的良好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好“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优势资源,发挥二级学院关工委的作用,着力打造红色文化育人环境。先后邀请全国育人楷模、九江学院关工委委员陈忠教授,九江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中共九江市委党校客座教授梅楚安等给大学生作讲座,勉励广大学生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立志向、长本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4月20日,武宁县鲁溪镇双新村的“童心港湾”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会,表达着稚嫩又坚定的报国决心。这是学校团委启动的读书月“红色阅读计划”系列活动现场,九院学子把思政课堂延伸到公益服务领域,托起留守儿童的梦想。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文心琢玉”思政工作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习社,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社团建设;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开展“院企共话二十大,双融双育红工匠”系列活动,联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共同擦亮“红工匠”党建品牌;艺术学院在九江青年歌舞团专场演出中通过演绎《禾梦》《黎明之前》等原创节目,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革命烈士夏明翰致敬。各二级学院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实际行动中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切实把红色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投稿单位:九江学院;作者:陈月苍、钟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