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充分发挥自有资源和对接全国、全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智力协作为核心、项目研发为主导、产学研一体化为途径、主动服务,推动地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效明显。
立足地方 服务宜春
宜春学院建立校领导分工联系宜春市各县、市、区的工作机制,主动与地方衔接;建立校地双方定期协调机制以解决“校地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对单点菜”开放式资源供给机制,提供学科名录、博士教授名单、科研成果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对单点菜”。一年来,宜春学院分别与袁州区、万载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实现校地产教紧密融合,成立产教融合办公室推动落地落实合作项目达37个,涉及农村振兴、医疗卫生、锂电产业、污染治理、红色文旅、技术指导、干部培训等多领域,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使命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将论文书写在宜春大地上。经管学院教师撰写的《赣西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研究》、《农民“等靠要”的“炼成”与化解》、《“后新冠”时期旅游产业的重振策略》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与肯定。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组织博士团队对袁州区部分区域存在不明原因的涉镉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大气与pm2.5协同治理,进行取样调查,研究处理,土壤得到有效改善,获得资助经费近100万元。今年以来,全校供派出20名教师到袁州区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获得40万元的经费支持。
发展需求 无缝对接
宜春学院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对接省“2+6+N”发展行动计划和市打造“4+3+N”现代产业体系需求,聚焦锂电新能源、人工智能、硒与大健康等领域,全力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2022年上半年,宜春学院与江西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多家公司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等多家行业协会共建硒与大健康产业学院;目前,锂电新能源产业学院在锂云母不脱泥浮选技术的开发、尾泥综合回收锂云母、长石提质增效综合利用技术、低品位锂长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课题经费达到2000多万元,为社会创造综合效益近5亿元,2022年8月,锂电新能源产业学院获批为江西省首批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全省共9家)。
此外,宜春学院响应健康中国战略,2022年3月26日,宜春学院与万载县签约共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该项目占地176亩,一期土建工程投资约11亿,设置床位1199张。医院建成验收交付使用后,学校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经费用于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实习实训,支持医院的持续发展,实现3年内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5年内实现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目标,此举既解决学校缺乏直属三甲附属医院难题,也有利于湘赣边区域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凝练文化 赓续血脉
宜春市是原湘鄂赣苏区核心区域,是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的聚集地。宜春学院与地方合作,发挥优势,积极凝练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与市史志办编纂《红土初心——湘鄂赣苏区经典革命故事选编》,选取发生在湘鄂赣苏区 60 余个红色故事,展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与万载县档案馆合作申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课题,200多名师生到档案馆开展社会实践和相关科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园区企业和社区建立党建共建机制,与地方党史、文博部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了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与慈化镇党委合作偏印《曙光前的鏖战》,《慈化土地革命史略》,探索红色教育新模式。该院组建了博士宣讲团和党史教员团,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团省委青年讲师团、宜春市委宣讲团、好人故事宣讲团,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农村、社区开展理论宣讲300多场次,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送进了千家万户。还选派优秀博士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博士帽与农民服、“泥腿子”与“马脑子”紧密结合起来;该校文传学院学生采写35个老兵故事,与宜春市军休所合印《宜春军休画册》,与袁州区史志办合作出版《袁州地方文化故事集》社会反响良好。
此外,该校还对万载傩舞、道佛教音乐、高安采茶戏、袁河锣鼓等宜春地区本土音乐舞蹈文化进行研究与传播,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文化发展。(作者:宜春学院产教融合办公室 邓 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