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188入口
金宝搏188入口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技能舞台绽放工匠精神之花
2025-03-08 17:16:00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员:戎晓云)巾帼英姿展风采,铿锵玫瑰绽芳华。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女教职工已成为全校教职工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占比高达53%,充分展现了“半边天”的强大力量。其中,有这样3位女性,她们于奋进中激荡青春,在挑战中放飞梦想。她们身上流淌的那股拼劲、韧劲与干劲,令人钦佩,也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学校文化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近这3位在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的女教师,倾听她们的奋斗故事。

陈亚梅:最大心愿是晚上11点前睡觉

  2017年以来,机械与交通学院的陈亚梅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30余个,获奖20余个,最好的成绩是国赛一等奖。

  “敢拼才会赢”,这是陈亚梅在访谈中给笔者留下的深刻烙印。当她初次涉足数控技术的行业比赛时,前几名几乎都是那几家固定的单位,光环鲜少旁落。有专家直言不讳地对陈亚梅说:“你们能入围,已属不易。”这番话语激发了她内心深处的斗志与决心。陈亚梅对学生的日常数控加工技术训练已然倾注了极大的心血,集训又让她对学生的指导追求更高的精准与完美。在决赛赛场上,陈亚梅的学生在这一关键领域的得分仅次于东道主,比赛最终获得全省第三名的佳绩。

  对陈亚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陈亚梅年年都来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们参加比赛可能就那么几天,但日常的训练则要花费一年之久。从扫描到创新设计、工程图绘制、创新报告、有限元分析、动画,再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得练得滚瓜烂熟。至于临场反应能力的锻炼,陈亚梅说:“以赛练赛。”进了赛场,鼠标都没办法停止1秒,脑子就更没办法停止运转了,脑和手都得不断地动,临场反应能力大概就是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逐步锻炼出来的吧。赛场如战场,所以陈亚梅每年都要带选手参加各种不同类别的比赛,有战斗经验的人才能在场上“临危不惧”。

  为了比赛,陈亚梅会放弃寒暑假的休息时间,陪同学生一起训练。开学后,她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训练,她让学生将白天训练过程全部录屏,晚上她再进行回顾点评,做到时时刻刻心里有数。训练期间,她经常陪伴学生到半夜,回到家就倒头就睡。“2025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晚上11点前能上床睡觉”陈亚梅说,过去的几年,她能在晚上12点前睡觉的次数少得可怜,比赛前夕更是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家里人都不知道她何时到家、何时睡觉的,经常是半夜起来看到她坐在电脑前,早上起来又不见她的踪影了。

  学生上手练习的题目,陈亚梅也都会上手练习一遍,只有这样才能真切理解学生遇到的难题。这是陈亚梅带比赛的心得体会。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封路,汽车根本没法开,学生们还在学校训练,陈亚梅愣是从家里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一个多小时到学校,中间穿越纺织学院时,不认识路,左拐右拐,因路面湿滑摔了个大跟头。家里人心疼她,说“你就不能线上指导吗?”她摇摇头,“有些环节、有些细节,还是得亲眼见到,才能面对面讲清楚。”

  知识在运用中会融会贯通,理论在实践中也转化成了真知灼见。 多年来超强的集训工作让陈亚梅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比赛之余,她还将比赛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转化为科研论文和专利。目前,她还有一个心愿,她想把这么多年训练学生比赛的感悟和实践经验带到日常教学中,变成课程,变成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于冰:愿做学生人生路上的托举者

  初见数字商务学院的于冰老师,她的平和与从容让人印象深刻,而在这份平和的背后,还隐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韧劲。九年来,她带领学生在电子商务比赛领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多次获江苏省技能比赛一等奖、二等奖。自初次涉足此赛项至今,她见证了很多挑战和变迁,很多熟悉的面孔也逐渐淡出,而她自己,也从一个“新人”变成了这个赛项指导老师中的“老人”。

  在赛场上,身为“老人”的于冰,紧张与焦虑却不亚于比赛选手。比赛都是封闭式的,指导老师只能在外面等待。2020年开始赛场外设置了大屏转播,从那时起,她就习惯盯着大屏,整整五小时,心情随着比赛进程波澜起伏。沙盘比赛对抗性极强,直接关系到整个比赛结果。凭借对学生的了解,她通过镜头里学生的表情或动作推断他们的赛况焦灼程度。比赛结束后,她立即跟学生复盘。这种复盘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于冰坦言,这么多年的比赛,最难忘的就是2022年。当年遭遇疫情,省选拔赛的时间一推再推,选手和指导老师都陷入了漫长的等待。看到其他省份陆续发出省赛前两名晋级国赛的通知,而江苏省却迟迟未有动静,不少参赛队伍心灰意冷,选择放弃。于冰的团队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选手们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徘徊,内心充满了挣扎。那段日子,于冰不断给予选手们安慰与鼓励,告诉他们训练照旧,只要不放弃,总会有一线希望。正是这种对国赛的热情与执着,让他们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最终,他们迎来了比赛,获得了晋级国赛的资格,并在国赛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而学生对于冰称呼的改变,也印证了于冰对学生管理方式的转变,见证了她和学生感情的升华。从“监工”到“小姐姐”,再到被学生亲切地称为“于妈妈”,起初,她最关注的是学生技能的成长,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学生们半开玩笑地称她为“监工”或“包工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她了解学生的忧虑,帮他们解决技能上的难题和思想中的困惑。跟学生无话不谈,不再有代沟后,学生们开始称呼她为“小姐姐”。后来,学生又叫她“于妈妈”,因为她的关心逐渐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情已亲如家人了。

  当被问及是否有过倦怠期时,于冰微微一愣,随即表示,身体上时有疲惫,但精神上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即便在小年夜这样温馨的时刻,她依然督促学生提交作品草图,对此,丈夫曾半开玩笑地说她:“资本家也不会这样剥削吧。”但是按照比赛的紧凑日程和学生的创作进度,此时不交图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备赛工作。为了随时掌握学生作品的进展,确保一切顺利,她只能这样做。

  于冰说她愿意当一位托举者,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多年来,她和搭档一起带领比赛,不仅追求优异的比赛成绩,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比起给现成的模板让学生反复练习,她们更愿意引导学生从零开始,从创意出发,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闭环,激发他们的创新力和爆发力。于冰认为,这样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大有裨益。她指导的学生,无论是步入职场还是继续深造,都表现出色,令人满意。

夷文玉:专注执着,激励我心

  夷文玉老师是一位拥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人才。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获2023年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她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并获一等奖。

  2007年,夷文玉大学毕业后踏入教育领域,成为电子系(现智能控制学院)的一名教辅人员。她十几年如一日,深耕于实验室维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对设备原理构成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经她精心维护的生产线,十几年来始终保持着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为学校节约了大量成本。

  在夷文玉眼中,比赛是实力与运气的双重考验。为了增强实力,她和团队老师紧跟知识迭代的步伐,每年暑假都会积极接受培训,接触新设备,掌握新技术。培训期间,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她也不浪费,与另一位老师轮流操作机器设备进行实操练习,并全方位拍摄记录,模拟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难点攻克。

  夷文玉的不懈学习精神深深影响了她的学生。在备赛期间,这种精神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们日复一日地沉浸在实训室中,为了节省时间,甚至有学生提议要住在实训室里。这让夷文玉感慨万千,她说:“我们的学生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他们无比专注与认真。”在长达近一年的备赛历程中,夷文玉始终与学生形影不离。从选拔到正式比赛,再到赛后的复盘总结,每一届学生在她的心中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学生们的努力与认真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有一次比赛,正值严冬时节,参赛团队需要提前一周抵达赛场。面对有限的训练设备、紧张的训练时间以及主办方严格的规定,学生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当其他院校因严寒、错过时间或设备故障而选择放弃时,夷文玉带领的团队却紧紧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进行练习。即便夜深人静,寒风凛冽,他们也坚守至最后一刻,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夷文玉不懈学习精神在学生们身上的生动体现。

  “设备安装决定下限,编程决定上限。”夷文玉指导的比赛选手主要来自智能控制学院工程师训练营。她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模拟真实比赛环境,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然而,比赛中的运气成分也不容忽视。因为训练设备与正式比赛设备不可能完全一致,模拟训练与真实的赛场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有一年比赛,选手实力强劲,但因设备变化而未能夺冠。谈及此,夷文玉虽略有遗憾,但也淡然接受。这大概就是比赛的魅力所在,总是充满未知的挑战。

  谈及未来,夷文玉表示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设备更新、考核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对选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她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