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红色陵青”非遗寻访团与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杨春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青共赴仪征市月塘镇捺山,深入了解、学习承载着扬州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的名茶——绿杨春。
扬州仪征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期便是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绿杨春属于绿茶的一种,绿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其益处广泛且深远,不仅具备消炎杀菌、提神醒脑之效,更能明目护眼、抗氧化防衰、坚固牙齿,实乃日常养生之佳品,于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曹青,扬州市、仪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杨春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茶农家庭,与茶叶相伴已三十余年。此外,曹青还是全国首批餐酒搭配师,拜中国元老级烹饪大师、名人堂尊师、淮扬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居长龙先生为师。
捺山,作为古火山遗址,其地质特性显著,火山喷发遗留的火山灰与玄武岩共同孕育了此地独特的酸性土壤环境,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曹青老师带领团队成员近距离接触茶树,“种茶一般在春季和深秋时节,采茶一般在早春、谷雨前后。”曹青老师表示,绿杨春茶的采摘标准极高,严格遵循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分类原则,以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达到最优品质。
交谈中,团队了解到,绿杨春坚持手工制茶,其制茶流程严谨有序:清晨采摘后,随即摊凉,以防茶叶自然发酵;继而高温杀青,锁定茶叶色泽与香气;随后整形,使之形如凤尾,纤细秀长,最终确保干燥充分,如此便成就绿杨春的独特品质。
作为非遗传承人,曹青老师不仅致力于传承传统技艺,更以实际行动回馈故土,精心打造了一座集教育、体验于一体的“茶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基地内布置梯田式采摘茶园,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同时,四合院内设立大师工作室、青少年体验区等,构建全流程、全方位、多层次、沉浸式学习平台,让每一位访客都能在此深刻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随后,团队来到曹青老师位于文昌中路的茶铺,体验了传统茶道。曹青老师向众人详细介绍了泡茶所需的各种工具及其用途:从盛放茶壶的茶承,到用于煮水或泡茶叶时不可或缺的茶壶,以及帮助均匀分配茶汤浓度的分茶器,还有用来夹取茶叶碎片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影响口感的茶折和小巧玲珑便于控制分量添加进杯中的茶勺等。每一件器具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人智慧。
曹青老师行云流水般地向成员们演示了泡茶过程——先是温杯烫盏以去除器皿内的杂质并预热,接着是醒茶步骤让沉睡已久的干叶重新焕发生机,然后通过摇香动作释放出更加浓郁迷人的香气,紧接着便是扣茶礼这一体现尊重与礼仪的重要环节,最后才是细细品味那经过精心烹制而成的佳肴。整个过程赏心悦目,充分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曹青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都昱颖亲自动手尝试了一番泡茶的乐趣。虽然初次尝试难免有些生疏笨拙,但在老师耐心细致地教导下,逐渐掌握了要领,成功独立完成简单的泡茶程序,最终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明、味香醇厚。
在茶文化创新传承上,曹青老师有着独到的见解。多年来,她积极探索新中式茶饮文化,倡导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我们将茶叶精华融入护肤品中,这些都是健康、纯天然的。”访谈的最后,曹青老师向成员们展示着茶制的身体乳、精华水乳等,成员们上手体验。她表示,如今茶系列护肤品、牙膏等生活用品的出现,赋予了茶文化新时代的活力,将其带进更多大众的视野里。正如茶文化一般,非遗的传承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守正创新。
文稿:姜星妍
图片:李大鹏 冯频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