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对漆器艺术文化的理解,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红色陵青”非遗寻访团于10月17日前往扬州市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先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期从专业角度探索和发扬这一传统工艺。
张来喜,1961年生人,1981年进入扬州漆器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漆艺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江苏省非遗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美术师。
雕漆工艺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这一古老技艺的制作流程极为繁复且要求严格,涉及从精选材料到最终成品的诸多环节,每一步骤均需工匠们倾注心血与精湛技艺。以山水题材的漆器为例,其表面需涂抹300至500层乃至多达800层的漆料,随后的打磨与抛光工序更是考验匠人的细心与耐心,稍有不慎便可能磨损过度。由于制作周期漫长,完成一件作品至少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进行精心雕琢。在张来喜大师工作室中,团队看到一对已耗时四年精心打造的漆瓶,足见其工艺之精细与时间成本之高。
张来喜大师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分享了自己与红雕漆的深厚渊源。作为首届扬州工艺美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完成两年的专业学习后,张来喜前往扬州漆器厂进行实习,自此与红雕漆结下不解之缘。红雕漆作为雕漆工艺中最为复杂且难度极高的一种,尤其是山水题材,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张大师四十年来潜心钻研,不断创新发展,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
大师耐心解答了团队成员关于“红雕漆为什么用红色”的疑问,并指出红雕漆的配方自清朝乾隆年间传承至今。红色矿物颜料具有稳定性高、保存时间长、价值持久的特点。同时,他纠正了团队对大漆的误解:“大漆又名生漆,与化学漆不同,是漆树韧皮部分分泌的白色乳液,不含任何有毒成分。此外,它还是一味中药材,但某些特殊体质的人可能会对其过敏。”
张来喜大师认为,练好本领,做好手艺,创新开发,不拘泥于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他渴望与年轻一代深入交流,将新颖的思维与传统匠心相融合,激发更多创意火花。对于年轻人,张来喜大师表示要不畏难,沉下心,全面发展自己的技能。以漆器制作为例,打好基础至关重要,通常需要5至10年的潜心修炼。在精进雕刻技艺的同时,还需不断提升美术素养,方能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大师工作室中,成员们注意到大师的制作桌旁堆满了各种疼痛贴和牙疼药。每一张疼痛贴、每一颗牙疼药都象征着大师在创作过程中经历的种种不适与痛苦。无论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的肌肉酸痛,还是在追求极致细节时的过度劳累,团队成员们意识到,大师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果。
团队指导老师成容容老师强调了张来喜大师身上所体现的红色文化精神,包括工匠精神和团结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宝贵财富,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她表示,大学生应当从张大师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文稿:姜星妍
图片:李大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