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子三下乡:青马工程实践队,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
下农村,进校园,去支教,走调研,亲体验。文华学院青马工程实践队走进黄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学以致用,进行课堂之外的磨练。文华学院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6月25日赴武汉黄陂开展“青春与使命同行,奋进与荣光相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教育进长岭,革命精神润童心
6月25日,实践队抵达长轩岭镇中心小学,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对孩子们进行红色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队员们走进课堂,走上讲台,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播下希望的种子。
实践队员陈继尧为黄陂小学四年级同学带来手工石头绘画课,以美为切入点,鼓励孩子们在鹅卵石上充分创作。妙趣横生的课堂,悉心温暖的教导,无一不是队员们的付出与努力。队员张冯泉和彭舒民为孩子带来了红灯笼制作课,当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红灯笼与童真课堂相遇,一扎一捆,一写一画,童真童趣在红纸上起舞,孩子们千姿百态、魅力无穷的红色灯笼,更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后,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将支教队员与孩子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孩子们挥舞着红旗,洋溢着青春笑容,感受家国情怀,与实践队员们共唱红歌!孩子们与实践队尽情表达着对党、对祖国的深情祝福,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激情和活力。
关爱留守,情暖童心
6月26日,青马工程实践队在黄陂区长轩岭街道进行了关注留守儿童的一系列调研活动。实践队成员分为三组深入长轩岭街道,进行每家每户的走访,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切实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孩子们的教育我们能给予的帮助太少,学习大部分依靠孩子们自己的独立性”一位接受调研的阿姨说到。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察觉到教育问题已成为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家长缺乏对他们进行作业上的辅导与督促,学习的自觉性相对较低。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经过实践队员的走访,发现一部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在节假日才能与父母见面。父母只是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持,缺少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与引导。
在黄陂的第二天,实践队员的调研之旅,虽是“探究初体验”,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询问中他们鼓起了自己的勇气,在一句又一句的拒绝中看到青马人的坚韧,在一步又一步的尝试中见证彼此的成长。而这也坚定了他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开展的信念,他们深知这条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但每个人都抱定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这便是此次走进调研活动在青马人心底留下的印记。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心,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爱护。关注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五彩缤纷的童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对世界充满热情和希望,因为爱永远与你们同在!
传承红色基因,赘续红色血脉
红色烽火燃遍木兰山,红色旗帜扎根姚家山。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于6月27日深入姚家山村进行走访,探访红色足迹,参观革命旧址,追忆革命历史,感受革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了解到,姚家山被称为“武汉抗战第一村”,曾是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机关所在地,保存有大量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遗迹、遗址。
随后,实践队员对新四军第五师陈列馆馆内进行参观。整个展馆共有三层,抗战陈列主题分为“木兰烽火”、“怒潮喷涌”、“挺进鄂豫”、“中原抗战”、“战略包围”、“辉煌胜利”六个部分。陈列馆采用了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抗战场景,充分展示了新四军为了抗击日寇,共赴国难,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实践队员李伟豪表示:“这次寻访让我更加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宝贵性。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反思和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进入长轩岭镇中心小学支教,深入长轩岭街道进行调研,前往红色革命根据地,寻访红色革命老前辈,是实践成员不断超越自我,丰富自我的宝贵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直接生动的“思政大课堂”永远在路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