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施,则西施以加丽。粉黛施,大学课堂也可以充满美的体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的通识选修课《我爱美妆》就是这样一门充满美、创造美的课程。课堂上,视觉传达设计系三位教师谢静、鲁红梅、李雨若变身化妆教练,精心打造“美人计”。“二师姐”为美而来说起“二师姐”这一称呼,不得不首先提起老师谢静。2016年,谢静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设了通识选修课《创意美衣》,主讲服装穿搭技巧,传授穿衣服的“生活美学”。该课程在智慧树平台上线,广受好评,短短两个月,选课人数就达到4000余人次。
在服饰穿搭训练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整体效果,往往需要补充一定的妆容。“我发现课上大多数学生是不会化妆的,但能感受到她们对化妆技能的强烈渴望。”《创意美衣》取得成效之后,谢静有了开设化妆课程的打算。
谢静的想法与合作同事鲁红梅、李雨若不谋而合。今年暑假,三位老师重新研究、归纳各类教材,同时大量浏览美妆达人博主的视频资源,紧跟最新鲜的潮流,为开课做好充足的准备。设计专业出身,拿起画笔可以随时画“超写实”,拿起化妆刷,驾驭腮红眼影,自然也不在话下。三位老师的转型十分顺利,《我爱美妆》课在今年九月新鲜出炉。
“美的东西要分享才有价值。”按部就班地上好每一堂课还不够,老师们也一直致力于向大众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理念。课前课后,谢静都会带领老师拍摄短视频,记录上课状态、学校日常,偶尔还有老师的个人展示,从中能看到老师们活泼、潮流的一面。在短视频平台,她注册了“二师姐”账号。“大学老师并不是严肃死板的,也可以和同学们很亲近,像姐姐一样”谢静说,“二师姐为美而来,传递美的正能量。”沉浸于美的情境《我爱美妆》课的情境感与仪式感是其他课程难以媲美的,“这门课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氛围。”宽敞的教室里,几张大木桌上参差不齐地罗列着化妆镜、大盒眼影盘和各式各样的化妆工具,俨然是一个偌大的化妆间。
为了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妆容逐步呈现的过程,老师教授化妆时,都会以自己的脸为模型“亲自操刀”。每节课开始前,学生们首先会进行“化妆接龙”,互相打扮,练习所学的化妆手法。“学生们都很喜欢化妆,大家一起沉浸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李雨若说道。
艺术学院的美术教具也被拿到化妆课上使用。借助人的头部骨骼和面肌石膏像,学生能更清晰地观察人的面部比例、骨骼肌肉的走向,看到生理结构对妆容的影响,让化妆不再盲目。
身着唐装,播放古风音乐,搭起屏风和绘有梅花院落的背景图……在讲解我国古代的历史妆容时,老师们力求营造古色古香的上课环境。教室里还特意创设了摄影角,美颜灯和不同风格的背景可以满足学生们拍摄照片的欲望。每节课李雨若都会收集学生们素颜时和化妆后的照片,看到前后的对比,学生们有了更大的成就感。传递美的高级感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楚艳曾说,对汉服的复原和再现是为了找到那份高级的对美的品味,通过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找回中国的审美精神。《我爱美妆》课程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传授化妆技能,更重要的是揭示深谙在妆容中的审美规律和历史文化,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为了达到“知其所以然”,在《我爱美妆》课堂上,古代妆容复原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唐妆体验”,课程考试中,也必须完成一套唐妆。
在学习花钿(唐妆里的一种常见花饰)时,尽管有市面上售卖的花钿成品,学生们还是被要求亲自动手绘制,先在手上练习,再在额头上作画。“学习唐妆,要用心体会唐朝人的心境”谢静说,在实践中才能深入感受花钿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唐妆大面积地在脸上涂红,与现代的审美标准大相径庭,前段时间,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不少网友甚至吐槽剧中的妆容“丑”。鲁红梅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告诉学生:“唐朝是开放包容的时代,大面积地在脸上涂红并不符合现在的审美,但在当时是盛唐大气的体现,妆容本身也会经历渐变的过程,了解历史的妆容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现代。”她希望通过唐妆,大家对于美学、传统文化都会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课上传授变美的技能,将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课下,爱美、研究美,捕捉生活中的美,传递美中蕴含的正能量。“二师姐”一直都为美而来。《我爱美妆》的第一批学员结课后,三位老师开展了交流会,交谈中,谢静对学生们说:“美是一种修养和生活态度,美妆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30节课,但我们希望能为大家播散下美的种子,让美伴随大家一路前行,成就美丽人生!”(金宝搏188入口
融媒体记者 曹雨曦 张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