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教师、石油工程学院许明标教授
以国家需求为要,执梦前行;以科技创新为念,砥砺奋进;以教书育人为趣,倾注心力。与时代同频,与理想共舞。他的血液融入国脉石油,日夜奔流;他的信念化为人生力量,扎根大地。
以国家需求为要,执梦前行
突围技术封锁,只为争一口“气”。2019年3月21日,湖北电视台在“爱国知识分子风采录”栏目,对许明标教授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攻克页岩气优快钻井等技术,研发、推广科技成果8项,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3月26日,在湖北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蒋超良对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如此点赞。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成员,许明标教授贡献突出。
说起许明标教授,总有一个词语与他如影随形,那就是岩页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页岩气如果能得以大规模开发,对缓解我国天然气紧张局面、降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意义重大。
8年前,在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中国石化发现了国内首个页岩气田,页岩气由此进入寻常百姓的视野,也从此与许明标教授结下不解之缘。
从长江大学所在地古城荆州出发,从一马平川的坦途到蜿蜒崎岖的山路,目标——重庆涪陵焦石坝。“这条路我们太熟了,8个年头,每年不知要跑多少趟。”许明标说。
时光回溯。2011年,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在钻探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时,当时引进了国外公司的油基钻井液技术,由于从未使用过油基钻井液作业,问题接踵而至,伴随着井下复杂,通井困难,下套管困难,费用居高不下……
通过在全国遍寻“良方”,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将难题交给了许明标教授团队。
“要想加快我国页岩气开采步伐,必须实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许明标说。
瞄准关键技术国产化这一“痛点”,许明标教授团队执梦前行,依据建页2HF井的井底温度及安全作业密度,开始对油基钻井进行研究。
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许明标带领团队成员起早贪黑频繁试验。“日子虽单调、枯燥,但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为置身国家页岩气开发主战场而自豪,也因为责任感而不敢有丝毫懈怠。”许明标回忆说。
许明标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工作场景:从焦石镇到作业现场全是山路,崎岖蜿蜒,急陡难行,人坐在车上,十分颠簸。而且往返一次常常需要两三个小时。“尽管条件不好,费时费力,但团队成员们毫无怨言,相反,大家精气神都很足,都为能为国家这项伟大的事业‘添砖加瓦’而深感荣耀。”
经过紧张的科技攻关,建页2HF井顺利穿过2886米的完钻井深,在2888米完钻。
资料显示,建页2HF井不仅是中石化第一口完全采用国内技术页岩气水平井油基钻井液作业并获得成功的井,而且钻井液费用仅为国外钻井液体系的60%。
此次“技术大会战”胜利后,中石化江汉工程公司考虑到许明标教授团队不仅具有油基钻井液的技术储备,而且长期从事固井水泥浆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提议将油基钻井液水平井固井作业也一同委托给他们进行设计和体系配方调控,一揽子解决油基条件下水平井的固井技术问题。
2012年7月9日,经测试,固井作业试验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陆地钻井人的传统认识,破解了几十年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
迄今为止,油基钻井液及固井技术已成功应用253口井,为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降低成本6.6亿元。
目前,在油基钻井液技术方面,许明标教授团队开发出了一系列国产化材料,为国内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在非常规页岩气的开发中,许明标教授团队多次突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化,打破技术垄断,为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8月12日,《中国教育报》以“长江大学:技术创新助力页岩气革命”为题,对许明标教授团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进行了典型报道。
以科技创新为念,砥砺奋进
科技报国,是许明标教授的坚定信念。
因为这一信念,他总是在不断思索,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有技术难题,找长江大学,找许明标教授团队。”涪陵页岩气公司监督中心领导感言。
这句话是对许明标教授团队科研实力的最好印证。因为这个团队凭借充沛的干劲、强劲的实力,多次突围国际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化,打破技术垄断……
2000年,其研究团队参与研究的早期油基钻井液体系在南海西部高温井中得到应用,虽然该井成功完钻,但许明标并不满意,因为该技术与国际油服公司相比,差距明显。
要改变现状,必须科技创新。从2005年开始,许明标把办公室搬进了实验室,这一坐就是3年,从查阅资料、结构设计到化学合成,他都亲力亲为。那段时间,石油工程学院办公楼如果夜晚12点还亮着灯,那一定是103室,一定是许明标的办公室和实验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团队协力攻关,2007年底,具有现代意义的油基钻井液初具雏形,并在南海东部开发大位移井群气田得以应用。“与国际油服公司同台竞技,我们占据了一定优势。”许明标说。
2014年,中石油威远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设立,需要采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为研制高性能的油基钻井液,许明标带领团队成员奔赴长宁黄金坝作业现场,并结合现场需求和实地研究,成功解决了油基钻井液高密度下粘度问题。
“7148米,完钻了!”2015年,南海东部一口7148米的超大位移井同步顺利完钻。此喜讯意味着团队研究的油基钻井液在大位移井中再次获得突破。
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医治钻井漏失顽固旧疾,也是源于创新。
在钻井人心里,钻井漏失问题是一个顽疾,严重制约着页岩气开采。2014年,许明标下定决心,一定要破解钻井漏失难题。“如何破解?必须跳出传统思维的桎梏,弃旧开新,对钻井堵漏技术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说干就干!团队立马成立攻关小组。历经多次失败,2015年初,在许明标新理念下的堵漏技术基本成型,通过现场试验,终于有效控制了井下漏失问题。
得益于科技创新,许明标教授团队坚持在石油工程和油田应用化学领域不懈探索、砥砺前行,先后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项,横纵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70多项,获得授权的专利21项。系列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科技创新成果不束之高阁,许明标还创办了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始终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据统计,许明标教授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在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转化后,公司产值由2010年的4200万元跃至2014年的1.65亿元;2014年以来,虽然受世界原油价格大跌的影响,但公司仍连续几年实现年产值1.4亿元,税收从2010年的150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100万元。2018年公司产值突破2.1亿,累计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并获2018年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奖,获批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正是这些厚重的数据,许明标教授团队被誉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典范。去年5月,《楚天都市报》对其创业创新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
以教书育人为趣,倾注心力
“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许明标说。
虽然科研占据了许明标很多时间,但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他从不松懈,从不因为科研任务的繁重而找托词。“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必须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是做人的信条。”一次,在参加一个重要项目的论证会后,为赶来学校上课,许明标从重庆赶最早的飞机回学校,“虽然打的‘飞的’,风尘仆仆,却心里踏实。”他说。
石油工程学院位于武汉校区,上个学期,许明标的两门本科生的课分别排在周二和周四。为了去给本科生上课,许明标会每个周一晚上,自己开车从荆州赶到武汉校区,一直到周四的课程结束后再回到荆州。“教书育人是大事,在精力和时间上都不能有半点失误。”他说。
除了给本科生代课,许明标现在还带着13个硕士研究生,2个博士研究生和1个博士后。
在教学中,许明标常常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科学方法融入教材,引进课堂和实验室,带领学生前往现场观摩实践,不断丰富、充实和提升教学资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致力于石油工程专业改革,2017年,他参与的“石油工程专业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特等奖。
因为责任、因为努力,许明标多次被长江大学授予“优秀班主任” “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海洋油气工程系主任,许明标对于院系工作也从不放松,对学科建设、课堂教学、实验室建设、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每年暑假,许明标都会想方设法找关系,组织学生去钻井平台、施工现场、生产单位实习,他认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所以不论科研任务多重,他都会抽空去给学生讲解介绍。
就业是学生发展的生命线,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前几年恰逢油价低迷,各大油田都不再招人,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裁员,学生的就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许明标鼓励学生考研,在油价低迷的时候去学习深造,当年海洋油气工程系考研录取率接近50%。同时扩大其成果转化单位——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引进数量,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目前就任嘉华科技有限公司固井事业部经理的王晓亮是许明标的学生。2004年,还在学校读大二的王晓亮,就向班主任许明标申请,能否业余时间去其公司勤工俭学。从那时起,王晓亮就跟着许明标。本科毕业后,王晓亮进了许明标的公司,工作两年后还考取了许明标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在了公司,现在正在准备考许明标的博士。“一路走来,深切感受到许老师对我成长的关爱。”王晓亮说。
像王晓亮一样,目前,嘉华公司70%的技术人员来自长江大学,并与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建了新兴战略产业培养班,为该院本科学生生产实习免费提供场所、实验和生产设备,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场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令人称道的是,嘉华公司还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的“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称号。2010年以来,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帮助,公司累计为长江大学捐赠达到120万元。
2014年,许明标教授做的一件事在长江大学被传为佳话。他向长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30多万元,用以购置苗木美化校园。2018年5月9日,他再次捐出200万元,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
2017年9月16日,在长江大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许明标勉励同学们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只要有勤奋进取的精神,有主动思考的意识,有踏实肯干的行动,有追求,有目标,就一定会达到所渴望得到的人生境界。”同时,许明标还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命运炙热相融,争做新时代奋进好青年。
以国家需求为要,以科技创新为念,以教书育人为趣。一路奋进,许明标与时代同频,与理想共舞,走得稳健、走得从容,走出了人生的风景,走出了人生的高度。
面对未来,他心中有一个愿景,那就是坚持教书育人,坚持科技报国,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成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忠实践行者,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宝搏188入口 记者 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