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参观北师大附中,同学们所穿的蓝白运动校服再次引发网友关注。一边是对现今校服“单调老土丑到爆”的广泛吐槽,一边是“校服很丑,但不得不穿”语境下的无奈妥协。关于校服的丑,早已不是新话题。但是,校服的美丑却从来没有被当做真正的问题,很多人甚至认为穿得太漂亮容易导致无心学习。正是这种对美学教育的认知缺失导致了教育者认为校服丑正常,也导致了我们大多数人成长中缺失了美学这重要的一课。但是,美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课,它是文明的基础。校服的美丑可能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穿着这样的校服,缺少美学认知长大的一代却值得担忧。正如春天花不开秋天就不会结果一样,缺少美学熏陶的一代很难积淀出文明的软实力。
我们一直在讲提高文明素质、打造文明软实力,什么是文明素质与软实力?呼吁很难改变现状,文明素质的提高需要春风化雨式的改变,而美学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文明也许要从美开始。无论怎样,随着时代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校服也一定会与世界接轨,变得更加美丽和时尚。
|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
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名校女生是当时的时尚。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当时的大学生,经常是上身穿长布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到民国中后期,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五十年代,没有特定的校服,人们的审美口味都比较宁静和中庸,于是白色的上衣、深色的下装便成为了主流。在那个白衣黑裤的年代,所谓的校服也不能免俗。
九十年代,也就是众多80后念书的时候,校服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遍地开花。可这个时代的校服就好像“大跃进”一样,是完成“致富的政治任务”。这个年代的校服,毫无美感可言。
八十年代,真正意义上的校服出现在了
国人面前。由于上个十年的审美口味余温,
未消,所以在校服在设计上参考了很多
“军事元素”。黄军装太土、迷彩服
太杂、一身白的空军装扮不耐脏……
二十一世纪,面对着这越来越美丽的世界,大家有理由期许一个百花齐放的校服时代,校服越来越时尚、越来越美丽。
单一的样式,粗糙简陋的做工,与学生好动的天性为敌,一扯一拉就破烂不堪。许多孩子将校服视为噩梦,认为穿上它之后,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大幅度下降。
许多学校,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太大经济负担,在校服的选择上,基本以经济和实用为主,而运动型衣服的功能和价格,比较符合这一选择条件。
按照中国大部分家长的观点,中小学的学生们正在长身体,合身的衣服尺寸在不断加大。一款宽大的校服可以一穿多年,省下了买新校服的钱。
比起增加男女生之间的吸引力,学校宁愿选择虽然土但是“安全”的校服。最滑稽却又通行不昧的理由,就是校服就不应该做得太漂亮,以免让孩子们太早恋。
学校为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因穿着产生自卑感,也防止富裕家庭的学生炫耀,因此统一着装。校服大统一,整齐划一,虽不能使大家杜绝攀比但能减少攀比。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参观北师大附中,同学们所穿的蓝白运动校服再次引发网友关注。一边是对现今校服“单调老土丑到爆”的广泛吐槽,一边是“校服很丑,但不得不穿”语境下的无奈妥协。关于校服的丑,早已不是新话题。但是,校服的美丑却从来没有被当做真正的问题……[详细]
这些年来校服是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关校服落伍的争议从来没有止息过。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只要有可能,几乎都不会穿着校服上课。于是你会看到,明明应该正常穿着的校服,往往要有学校通知,或者在学校有重大活动时,才会看到学生穿。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花了几百元买校服……[详细]
有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校服的出现是源于战争后,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因穿着产生自卑感,也防止富裕家庭的学生炫耀,因此统一着装。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校服兴起。应“均贫富”而生的校服,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效果。有网友认为,校服虽不能杜绝攀比……[详细]
米歇尔来北师大附二中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观看学生们演示自己设计制作的几何机器人,另一件是与学生一起练习书法。一为科学,凸现智慧;一为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文明。文化和教育交流,主要应看内容,学生着什么装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形式。对此予以褒贬,只能是个人观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