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我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转方式、补短板,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服务质量,助力本市学科教学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制定《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计划》)。
一、总体目标
通过搭建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管理服务平台,鼓励中学教师发挥自身教育特长和优势,自主开放教学资源,提供多种形式的在线辅导服务,供全市中学学生按需选择适合的教师开展在线学习,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深化创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方式,实现教师服务属性精细化的萃取和在线流转,为中学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服务供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的创新,保护、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发展适应未来开放式学习环境的新型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实际获得感。
二、组织机构
市教委成立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市级协调小组),负责宏观决策与整体规划,包括在线辅导计划项目方案、实施细则与标准规范的制定等;下设协调小组办公室,作为在线辅导计划云平台建设和运营主体。
各区教委成立区级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研修机构,小组成员由区教委负责教师和学生工作的科室相关人员组成),在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区中学教师和学生参加在线辅导的组织管理。
各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成立校级协调小组和办公室(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在区级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校(机构)教师和学生参加在线辅导的组织管理。
三、在线辅导平台建设
建设教师在线辅导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提供体验便捷、界面友好的网页和APP服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实现在线辅导教师的申报、审核,在线辅导管理和实施,在线辅导分类别、分层次的数据统计、分析、监管,以及在线辅导相关资源的在线标记、智能推荐功能等。
四、在线辅导的实施
(一)辅导范围和时间
根据实施步骤,2021年上半年面向通州、延庆、怀柔、密云、平谷、房山、门头沟、大兴和经开区的初中学生开放,2021下半年和2022年拓展到全市所有初中学生。辅导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辅导时间为校历规定的每个学期周一到周五的18:00-21:00(原则上不含节假日和寒暑假)。
(二)辅导教师的招募和审核
在线辅导面向全市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在职在岗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招募,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拓展到部分有资质的校外教育机构学科教师、高校或社会各界知名专家。
申请辅导的教师须通过校、区、市三级审核进入云平台。申报信息由基本信息和辅导专长两部分组成。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学科、职称、骨干教师类别、所在区和单位名称、任教学段、手机号、电子邮箱等;辅导专长包括:最擅长的学科知识点、知识领域、研究领域等内容。教师基本信息和学生基本信息与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和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若学期中有信息变更,各校要对变化的教师信息(教育ID、区域、学校、学科、职称、称号等)和学生信息(教育ID、区域、学校、班级)进行及时调整和确认。
各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动员本校优质教师积极申报在线辅导,负责本校教师申请账号和辅导专长信息的初审以及相关培训工作。各区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本区教师申请账号的复审,督促各中学和研修机构做好教师的申报、审核、培训。
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在线教师申请账号的终审,通过后台数据挖掘对进入在线教师库的教师进行统一管理,为每一位在线教师开通网络空间,提供服务支持。
(三)辅导方式
教师和学生实行实名统一认证,使用本人教育ID(绑定姓名和手机号)实名登录,可按角色权限发布、更新在线信息并参与辅导。在线辅导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根据前期学生在系统的学习数据,由系统根据学生所在学段、学科、学习背景等情况推送相关专长的辅导教师,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开展一对一在线辅导。为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视力,单次辅导时长不超过30分钟。
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互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提前设定在线辅导专题、可预约的时间段同时面向多名学生开展实时在线教学和辅导,授课后录制的课程可供学生回放学习。单次辅导时长不超过30分钟,教师连续两次开课间隔不能少于10分钟。
问答中心。学生用文字、图片等方式描述问题进行开放提问,系统首先在已有题库中进行智能检索,匹配成功后推荐相似问题的解析及相关知识点学习资源。若无相关资源,再由教师认领并解答。
微课学习。教师可以将代表自己教学特长的微课上传到云平台,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学习。同时,平台将逐渐共享“互联网+基础教育”工作方案中的优质微课,由系统智能推送或学生自主选择观看。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指导学生开展基于微课的讨论、提问、微测等活动。
为提高辅导效果,鼓励辅导教师组合上述形态开展辅导,并结合自身专长围绕学生的高频问题点、学习疑难点开发相关微课资源(微课、研究课、研修活动等),供有需求的学生浏览和学习。学生还可结合平台对自身提问问题的知识点诊断,开展对应推荐资源的持续学习。同时,为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保护学生视力,平台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辅导时间。
(四)辅导记录与评价
教师辅导结束后,对被辅导学生、辅导问题等进行必要的在线标记和反馈。学生每次被辅导后要根据自己实际在线学习的情况(学习时长和学习的实际获得等)在云平台上按要求支付在线教师积分。在线辅导以分钟为单位,不足1分钟的部分不计入积分。
云平台记录在线教师辅导数据,建立在线辅导时长和绩效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每位在线教师的在线辅导档案。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制定工作量考核标准,根据云平台每学期汇总的数据,对在线辅导进行教师工作量考核评价,按照在线时长和在线辅导工作量计入云平台。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工作量包括在线辅导时间和在线辅导绩效两部分(每位教师一小时辅导工作量在12-16个积分之间)。其中,在线辅导时间按照实际有效辅导时长计算,每小时可获得6个积分;在线辅导绩效部分,根据被辅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满意度、教师辅导实际完成质量等因素综合评价并付给在线教师6-10个积分。每次辅导结束,按照辅导有效时长进行两部分工作量的积分折算,两部分之和即为该次辅导工作量积分。
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工作量包括在线辅导时间、在线辅导绩效和辅导系数三部分。其中,在线辅导时间按照实际有效辅导时长计算,每小时可获得6个积分;在线辅导绩效部分,根据实际参与辅导学生的平均满意度、教师辅导实际完成质量等因素综合评价,每小时可获得6-10个积分;辅导系数部分,结合辅导有效人数进行核算(辅导有效人数指所有参与辅导学生的有效辅导累计总时长除以课程有效时长),2人时系数为1.1,每增加2人系数增加0.1,上限为1.5。每次辅导结束,先根据辅导有效时长进行前两部分工作量的积分折算,再将前两部分积分之和乘以辅导系数,得出每次实际辅导的工作量积分。若经审核被认定为优质辅导(不超过20%),在上述工作量积分基础上乘以1.5,得出最终积分。
问答中心辅导工作量根据答案是否被学生采纳、对采纳答案的满意度和教师答案质量等因素综合评价和支付积分。学生根据回答情况,对被采纳的答案支付1-2个积分,没有被采纳答案的教师无积分。经采纳的答案可后续重复推荐学生学习,无需再额外支付积分。
微课学习辅导工作量根据微课内容质量、学生实际参与率和学生对微课学习评价三个维度进行相应绩效计算。其中微课经审核并认证将获得10个或15个积分(审核通过为10个积分,被标优增加5个积分,优质微课不超过20%),根据学生学习人数将会获得0-10个积分(每20人100%学习完毕获得1个积分,封顶为10个积分),根据所有学习微课学生对微课的评价,教师会再获得6-10个积分。
每周一对多辅导总时长不超过5小时,问答中心每周可计入积分的被采纳答案数量不超过30个,各种形式的同校辅导不计入绩效。每学期绩效的积分上限为5000分。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结束后,在线教师要对被辅导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系统自动记录每个学生每个月在线学习时长、所支付的积分、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给予的评价以及其他在线辅导行为等信息,并计入学生数据库。
五、实施保障
(一)经费保障
1.资金来源
《计划》实施所需经费分为项目实施经费、组织管理经费两部分,由市级资金保障。
2.支出方向
项目实施经费用于在线教师的辅导劳务费。按照每个积分10元计算辅导劳务费。组织管理经费包括在线辅导业务开展所需的音视频实时互动与点播以及语音转写等服务费、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与管理所需经费、面向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培训、知识点的标记和审核、辅导数据的挖掘分析等经费。平台运行所需的底层云存储、云计算资源、公网带宽由市教委统筹保障。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涉及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要按规定进行技术方案审核。
3.申报、拨付程序
项目实施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根据学校隶属关系通过市对区教育转移支付预算或市教委部门预算安排,按照据实结算的方式在下一个学年度结算,由区教委负责组织为辅导教师发放(市教委直属单位由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发放)。组织管理经费纳入市教委部门预算,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进行预算管理。
(二)管理机制保障
1.建立分层协同管理机制
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在线辅导面向全市的组织和落实,包括指导、培训、答疑、信息分享、数据反馈、质量监管、宣传总结等,并组织协调各参与方开展工作;结合平台沉淀的在线辅导数据,提炼辅导内容需求,指导各区、校级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在线辅导教师开展资源的梳理、设计和开发工作等。
各区级协调小组办公室结合学科教学改革和中考改革方案,制定本区实施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推进。指导、督促各中学定期做好面向本校学生家长的宣传工作、面向师生的培训工作;定期结合辅导数据,督促各校已申报教师积极履职;针对辅导行为不规范的师生,联合学校开展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研究辅导数据如何用于改进区域教研和教学;鼓励、动员本区在线辅导教师设计、开发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辅导资源;协助市级协调小组开展总结和宣传工作等。
各校级协调小组办公室为本校师生参与在线辅导提供保障,结合本校情况分层制定实施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推进。做好对本校辅导教师的信息更新、辅导监管等工作;持续跟踪本校师生参与辅导情况,组织督促已申报教师积极履职、保证辅导质量;做好本校学生在线辅导动员工作,定期组织面向学生、家长的培训宣传工作;根据反馈的本校学生知识点标记数据,研究线上辅导反哺线下教学和教研的策略;支持、鼓励辅导教师结合辅导数据设计、研发符合学生需求的资源;协助市、区级协调小组开展调研、访谈、总结和宣传工作等。
2.建立激励机制
在线辅导计划试行结束后,依据在线教师获取积分的数量、辅导质量等指标综合评选北京市在线辅导星级教师;依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长、在线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评价等指标综合评选出星级学员;依据每所中学学生在线学习平均时长、教师评价和符合条件的教师参与在线辅导所占比例、辅导质量、辅导时长、所获平均积分、在线辅导负面行为记录等指标综合评选出在线辅导优秀学校;依据每个区符合条件的教师参与在线辅导所占比例、辅导质量、辅导时长、所获平均积分、学生在线学习平均时长、教师评价等指标综合评选出在线辅导优秀区。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每学年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扬。鼓励各区和学校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定期总结表扬,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在线辅导与学习。参与辅导的教师和学生均可在学期结束后下载电子证书。
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在职在岗的骨干教师参与项目情况,将作为任期内履职的重要参考,也将作为后续各级骨干教师评选的参考条件之一。校长积极推动项目的情况,将作为校长职级制履职和参评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
各区教委、各中学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在线辅导,将作为落实学科教学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线辅导纳入对各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督导评价与绩效考核范围。
3.建立监督机制
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监督机制,对在线辅导的各环节工作进行全程监督,重点监督教师和学生在线辅导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辅导行为。主要采取网络核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一定周期对不规范辅导行为进行核实,并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及时提醒并要求改正。
区级和校级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对因参与在线辅导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辅导教师及时提醒并要求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