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走出教室学社科、懂哲学成为常态。”
9月8日下午,来自哈尔滨部分学校代表的百余名小学生及家长,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浪漫”社科宣讲课。本次主讲团队由高校教师、学生党员、支教志愿者、热心公益的“百姓名嘴”等组成。既有国家级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博士生导师刘振怡带队开展公益科普,也有清华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林菲讲授家乡“尔滨”的发展历史,还有曾获中国青年网报道支教事迹、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的支教老师李亚男重登孩子们的讲台。
(团队成员在为小朋友们介绍今天的“学习任务”)
“课堂之外,有更大的课堂”
这堂“浪漫”的社科课,是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组建的红色文化研学团队连续四年开展的“送课到校”社科文化体验活动的一部分,也是这群“小老师”与孩子们定期见面的约定。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红色研学团队自2020年起,持续关注以红色传统文化为践学内容的思政育人途径。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科优势,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的研学型模式,推行“学生角色翻转”实践模式,打造师生共建关系;从静态课堂记忆学习到动态体验学习,走进历史,亲和自然,研学共进。团队自成立以来已发表论文(见刊)13篇,同时基于所研成果为香坊区人民政府提供红色旅游路线,在高德地图与百度地图上标记有意义的老建筑,与各地方博物馆等搭建合作平台,与哈尔滨招商银行合作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构建哈尔滨时标(纪念日)体系。其开展的10余项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获多方媒体关注报道,也培养了一批批团队优秀学子升学深造、奔赴基层......
(博导带队、公益讲解、漆扇体验......吸引了国内外各地游客加入队伍)
“你好!老街区”
“知不知道我们的家乡哈尔滨的城源发展历史?” “这些融合着巴洛克风格与传统美学的建筑物,就叫做‘中华巴洛克’”“猜一下上世纪的物价”……一个个形式多样的与历史线索有关的互动讲解让孩子们大开脑洞。
在老街区的百年建筑群里,团队成员们开展了“大娃教小娃”志愿服务活动,运用专业知识讲解这里的民族工商业创立、中华巴洛克建筑设计、爱国主义故事。在漆扇体验与教学环节中,团队成员们也纷纷展现出自己的才艺和讲解能力,为老街区带来了欢乐和活力,让这群孩子们感受到了社科文化的力量,了解家乡的发展脉搏。
“和这群纯粹可爱的孩子一起重游旧街,与其说我是老师,不如说我才是受教育者。”沿街课堂上,刘振怡教授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民俗文化如何影响一座城市的风貌,引导孩子们去思索“何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最后,她分享了自己在求学路上与多年教学以来的难忘故事,激发孩子们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刘振怡教授在与孩子们互动交流)
(孩子与家长们认真聆听刘教授的故事)
“这群哥哥姐姐们带我重新认识了家乡。今后我更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像刘老师一样对社会有用的哲学家。”听完讲座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纷纷开心地说道。
“作为一名刚从我省边境完成支教工作的志愿者,能再次遇到一群可爱的孩子,为他们做一次社科普及教育,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在我省青年志愿者助力兴边富民计划第4届大学生支教团支教志愿者李亚男看来,教育事业是无比伟大且富有情怀的。带着孩子们学习社科知识,了解家乡历史,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靖宇街道工作人员说,老街区里来了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激起了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新活力,也带着市民朋友们寻访百年旧街的红色记忆。“这是青年志愿赋能助力冰城发展的走深走实,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团队成员合照)
(孩子们体验漆扇制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